嚴 昆
國際礦商拉攏收買中國鋼鐵業內部人員、刺探竊取情報的內幕正逐漸被揭露出來。
“胡士泰看上去溫文爾雅,顯得低調,接受采訪言語不多,如果能回避大多選擇回避。”一位經常參與鋼鐵原材料論壇的記者說。這與近幾年與胡士泰有過接觸的鋼廠人士描述的印象有些相似。“他是一個比較容易相處的人,做事庸說話都比較客氣和得體,而且善于傾聽,”與他打交道給人的感覺是“既不是跟你特別近,也不是特別遠”。
胡士泰并不是力拓在中國的最高管理層,此前有關他的報道也很少,自“間諜門”事件爆發后,這個名字每天頻繁地出現在中澳媒體的報道中。
7月9日,上海市國家安全局證實,澳大利亞力拓集團上海辦事處的4名員工因涉嫌竊取中國國家機密在上海被拘捕,其中包括該辦事處總經理、力拓鐵礦石部門中國業務負責人胡士泰。
胡士泰其人
胡士泰出生于1963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已加入澳大利亞國籍。上世紀80年代曾在國有企業中信集團工作。90年代初,胡士泰進入了一家澳洲公司在北京設立的代表處,做咨詢和貿易。據知情人士透露,胡士泰目前在力拓的職位,年薪應該有10萬美元左右,他的收人還包括每年幾倍于年薪的獎金。
接觸過胡士泰的業內人士表示,“低調”的胡士泰平時接電話很少用手機,一般會要求對方撥他的座機,“現在看來,可能是擔心被竊聽”。胡平時與業內人士交往頻繁,“每天的任務幾乎都是會見內地業內人士,行程很滿,”“在被捕前兩天,還與中方鐵礦石談判隊伍商討價格問題。”
有鋼廠老總介紹,胡士泰平時與鋼廠接觸,并不是洽談鐵礦石價格,而是對鐵礦石合同的執行量進行商議或修改。盡可能多地將力拓的鐵礦石銷售給更多中國客戶,是胡士泰的另一重要工作,為此,他經常到一些中小型鋼鐵廠做推銷,同時,還要與中國大中鋼廠維持住長期的合同。

外企礦山重金網羅人才
事實上,三大礦山企業都依靠胡士泰這樣的中國區高管與中國鋼廠接觸,她們就變成了連接三大礦山企業和國內鋼廠的信息紐帶。在正式的鐵礦石談判場合,外方代表一般由礦山企業高層擔任,中國區員工主要負責收集市場信息,以便制定談判策略之用。相關人士分析,三大礦山企業對中國市場的掌握和了解相當透徹,三大礦山企業的中國區除了對中鋼協會員鋼廠下工夫鉆研,還會對三四線城市的中小鋼廠下工夫。
對于三大礦山企業,胡士泰這樣擁有國企背景,對中國市場熟悉、有行業豐富經驗和人脈的人成為中國區員工招聘的主要目標。目前在三大礦山企業中國區任職的高管,也都有類似胡士泰的經歷。一同被刑拘的其他三名力拓員工中,劉才魁也曾在央企中國五礦集團公司工作過。
三大礦山企業在中國招募高級人才,始于1998年。那一年,國務院機構改革,被認為是鋼鐵業頂級專家匯集地的冶金工業部被撤銷,力拓等礦山公司卻抓住了這個機遇,依靠重金網羅了大批重量級人馬。相關人士透露,一位原冶金部煉鐵處的處長被以年薪30萬元聘請到力拓,這位處長當時是“中國煉鐵行業最具權威的官員之一”,在煉鐵領域有豐富經驗、專業知識和人脈。必和必拓、淡水河谷也紛紛在中國展開一場高級人才暗戰。
“涉間諜案被拘第五人”
在胡士泰等4名力拓員工被拘捕后,“間諜門”風波還在蔓延,據稱與胡士泰“來往頗多,關系密切”的譚以新成為“涉間諜案被拘第五人”,譚以新目前的身份是首鋼國際貿易工程公司總經理助理兼礦業部部長,負責首鋼鐵礦石進口業務。
譚以新,40余歲,2004年在公司內舉行公開競聘中,順利通過篩選就任投資部部長,此前在鐵礦石業務上有不俗的業績表現。他是負責采購的“實權人物”,首鋼每年的礦石進口量和礦石價格,皆通過他所在的首鋼國際來執行,所以對譚以新來說,與三大礦山公司高層保持接觸也在工作范圍之內。今年4月初,胡士泰曾親自前往首鋼總公司拜會首鋼高層領導,譚以新也在其列。
而圍繞胡士泰這個名字,一場鋼鐵業的整肅大網正緩緩鋪開。有報道稱,相關部門接下來可能把調查范圍擴大到山東、河北等鋼鐵重地,負責鐵礦石談判的組織方——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也有多位人士接受了有關部門的“審查”。
“奧運包廂”事件
7月14日,號稱“歌劇女王”的“超女”唐笑在自己的博客中極力撇清與力拓案件的關系,這位曝光度并不高的歌手被網友懷疑參與了去年“奧運觀光團”的演出。隨著力拓“間諜門”曝光,國際礦商拉攏收買鋼鐵業內部人員、刺探竊取情報的內幕也逐漸被揭露出來,資深業內人士表示,這“已不是一兩年的事忣了”。
“看看去年的‘奧運包廂事件,商業賄賂簡直明目張膽。”在北京奧運期間,先后有中國的寶鋼、馬鋼等鋼鐵、有色金屬企業的高層出現在必和必拓的“奧運觀光團”中。
必和必拓為此專門成立了代號“IMT”的接待小組,高價聘請美國接待公司安排嘉賓行程,白天邀請嘉賓觀看比賽,晚上安排客人下榻每間每天上千元的酒店,并與他們在預定的場所進行交流,還專門請來以演唱“貓”和“mamamia”歌劇而知名的一位女歌手來為嘉賓們獻唱,必和必拓中國區高層直言不諱,這種場合的交流更容易“培養感情”。
他們泄露了什么
“從國家有關部門掌握的證據看,力拓案涉及的主要是刺探竊取國家秘密罪,當然也不排除商業秘密罪和商業賄賂。”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王海橋對媒體這樣表示。
一家參與中方談判組的鋼企負責人坦承“感覺每一次談判對方準備都很周密,先機總是掌握在他們手里。”眾多業內人士披露,涉案人士多是將鋼鐵企業或業內重要的機密數據泄露給了力拓等鐵礦石談判對手,對方也由此掌握了國內鐵礦石談判團隊的底線。
一位國有鋼廠的負責人說,鋼企原料庫存的周轉天數、進口礦的平均成本、噸鋼單位毛利、生鐵的單位消耗等財務數據,屬于鋼鐵企業機密信息,不得隨便外傳;此外,一個鋼鐵企業的生產安排、煉鋼配比、采購計劃等,也屬于企業內部資料。
“公開的行業信息都是給外人看的,而且統計上存在不同標準,未公開的一般是各個企業的具體生產資料,以及影響交易的行業真實成本數據,比如噸鋼鐵水成本。”上述鋼廠負責人表示。
“所謂涉密的情報,包括企業的生產成本——這涉及對于礦石等原材料價格的承受能力;企業的技術改造水平、具體經濟技術指標——比如內外礦配比比例;生產技術參數一高爐生產系數、焦爐系數,甚至國家政策發展動向等,都是屬于涉密因素;而從鐵礦石談判的商業機密上來說,中國出什么招,中方談判對策幾何,都是重點。”
消息人士說,譚以新這樣身份的人,肯定知道內部談判的很多東西。“因為這不是中鋼協自己就能定,是把大鋼廠的具體業務負責人聚在一起溝通好后才定,他們能不知道嗎?”
利益鏈條
資料顯示,去年中國進口了約4.4億噸鐵礦石。中國國產的礦石含鐵量不高,進口鐵礦石是提高效率的辦法。中鋼協作為中國最大的鋼鐵企業聯合體,代表國內大中型鋼廠與海外礦山企業進行談判,以期確定一個長期協議價。為了淘汰能耗高的中小民營鋼廠,中國采取了礦石進口資質的限制政策,在國內1200家國內鋼鐵企業中只有112家擁有長協礦進口資質,這其中主要是國有大中型鋼廠。這些鋼廠紛紛成立礦石貿易公司,增加長協礦進口量倒賣給中小鋼廠牟取暴利。
去年長協礦價格在每噸七八百元左右,但中小鋼廠最終從貿易商手里買進的價格高達每噸1400元,幾乎翻了一番。對于許多大型鋼廠來說,倒賣鐵礦石的利潤,比生產鋼材本身還要高。
在此情形之下,泄露情報“于私,個人可能從中收取好處,于公,鋼廠爭取多拿到礦石,首先滿足自己的生產,超量部分再拋到現貨市場。”大鋼廠鐵礦石貿易部門中的某些人為了拿到更多的長協礦以套利,拿國家機密與國際礦山私下進行非法交易也不無可能。
混亂的現狀
從2003年開始,中國參與全球鐵礦石價格談判,作為全球最大需方,一直謀求鐵礦石的定價權,但在談判中卻屢屢屈服于對方的高額要價。這其中有多大的損失難以統計,但最近6年,“鋼鐵企業僅因價格上漲就多支出約7000多億元人民幣,相當于同期中國鋼鐵企業利潤總和的一倍多。”
一位資深分析人士表示,力拓“間諜門”其實只是經濟諜戰的冰山一角。跨國公司在中國賄賂趨勢已經愈演愈烈,IBM、朗訊、西門子、家樂福等都曾卷入其中。這一現象往往被解釋為“入鄉隨俗”而不被揭露和懲罰。
上述人士稱,“力拓事件的發生,顯示出中國經濟結構和體制確實需要整頓、改善,比如鐵礦石市場混亂,還有中國鋼鐵業自身畸形發展,正是這種現狀給外商提供了刺探情報的機會。這次的間諜門事件對于規范行業秩寧是一個機會,中國鋼鐵業要獲得話語權,據說修煉內功是必需的,也是迫在眉睫的。”
政治因素
中國官方在公開的通報中指出,“間諜門”一案,胡士泰等人在中外進出口鐵礦石談判期間,采取不正當手段,通過拉攏收買中國鋼鐵生產單位內部人員,刺探竊取了中國國家秘密,對中國國家經濟安全和利益造成重大損害。
對此說法,澳外長史密斯連續數日指責中國,稱中國寬泛的保密法把澳大利亞“搞糊涂了”,澳媒體和反對派也毫不客氣地質疑中國政府“亂抓人”。
力拓上個月放棄了與中國鋁業公司195億美元的交易,轉而與必和必拓合作,有人懷疑本案與力拓在中國的業務有關,澳大利亞政府對此表示反駁。“間諜門”事件震驚了澳大利亞礦業界,并引發反對派政治家的強烈反應。在澳大利亞,反華情緒數月來一直在升溫,一些人對中國公司大肆收購澳能源公司股份也表示擔憂。
有媒體評論稱,顯然,中澳緊張關系的發生大大出乎了說得一口流利漢語、一向重視同中國關系的陸克文總理的預料。面對內閣壓力,陸克文可能與中國領導^取得聯系,就力拓4名員工被拘一事進行會談。
中國政府則低調謹慎。“間諜門”詳細案情尚未披露,案情進展情況也未得到進一步證實,中方更是力避此事件牽涉到更多的政治因素。
拉鋸戰仍在繼續
2008年下半年,在金融風暴的沖擊之下,鐵礦石需求量減少,2008年的協議價甚至低于現貨價。這本是談判的有利籌碼。但是近日有消息傳來,中鋼協與力拓就鐵礦石談判在最后日期沒有達成合約。
近日,韓日鋼鐵企業與三大礦山企業中的巴西淡水河谷談妥鐵礦石價格,雙方簽署的協議規定2009年鐵礦石長協價格大致降價33%,這個價格與中國鋼廠期待降價40%~45%的底線相去甚遠。
中國鋼協秘書長立即強硬表態:中方已經為談判破裂做好準備。如果出現鐵礦石供應問題,中國鋼廠寧可減產,不會讓步。事實上,面對不斷有其他國家與礦山企業達成協議的現狀,中國鋼企正陷入孤軍奮戰的境地。
當前正值中國鐵礦石價格談判的膠著期,而作為礦商代表的力拓“后院失火”,使這場原本就十分艱苦的談判更增添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