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江明
日本戰斗機五分鐘內就能從與那國島攻擊中國臺灣島,而臺灣島駐軍并沒有勢均力敵的防護力量本防衛省確認正在考慮向與那國島部署陸上自衛隊,并計劃將這一部署納入到將于年底修訂的防衛大綱中。
與那國島,隸屬日本沖繩縣八重山郡,地處北緯24度27分,東經123度00分,距離沖繩本島西南509公里,距離東京2028公里,距離中國臺灣省約110公里,距離北部的中國釣魚島約170公里。日本方面做出這樣的舉動并不是臨時起意的決定,從進駐與那國島被列入年度的防衛大綱中便足以說明這次部署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長期計劃。
為領海談判爭籌碼
日本在二戰期間曾搞過駐島守衛的把戲,其中硫磺島戰役是二戰中最為血腥的一場戰斗。20多萬美軍進攻2萬多日軍固守的硫磺島,雖然兵力差距很大,但日軍多年經營,整個島內都是精心構筑的工事要塞,依托堅固的據點,硫磺島上的戰爭進行了36天,美軍才攻下了這座小島。
雖然從軍事上來說,要依靠孤島固守并不現實,但日本已開始在與那國島上興建雷達設施,并在與那國島上動工修建軍用機場。一旦興建成功,日本的攻擊機將有能力直接對中國臺灣發動攻擊。由于與那國島和臺灣本島間最短的距離只有110公里,戰斗機從起飛到進入攻擊位置不會超過5分鐘。
日本這般銳意經營與那國島并非毫無道理。首先日本擔心臺灣與大陸的關系越來越近,如果中國完成統一大業,日本就會失去與中國的戰略緩沖。與那國島的駐防就是為了提前在東海建立一個戰略支撐點。其次,島東側1/3是日本的防空識別圈,西側的2/3是臺灣的防空識別圈。所謂防空識別圈并不是國際法上的概念,也不涉及任何領海或者領空的意義。現代的噴氣式飛機從領海上空到達領土上空,客機只需一分鐘,超音速軍機只需約幾十秒。如果等不明身份的飛機進入領空才進行識別就會來不及做出反應。各國的防空部隊都會設立一個縱深較大的防空識別圈,身份不明的飛行器一旦進入防空識別圈,防空部隊可采取強制驅離的措施,或緊追判明意圖。防空識別圈的范圍并無一定之規,很多時候是根據空中偵察能力和周邊國家軍情綜合考慮的。如果中國完成統一,則等于與那國島上空的2/3也變成了中國空軍的地盤。如此一來,日本在東海與中國領土領海爭議的軍事砝碼就會驟然減少一半。
與那國島與日本本土關系淡漠,歷史上與那國島是琉球群島的一部分,1897年才被日本吞并。由于該島距離日本本土太遠,且當地經濟不發達,該島島民對日本并無歸屬感。與那國島與臺灣島距離較近,居民間往來頻密,甚至在2006年曾開會決議并入臺灣,并通過了相關的政治宣言。與那國島的居民認為一旦并入臺灣,經貿往來將會極大地刺激當地經濟發展,島民也更容易從臺灣獲得廉價的生活必需品。而且島上缺乏勞動力,如果并入臺灣,正好臺灣很多人因為經濟不景氣失業,臺灣失業者遷入與那國島,足以緩解當地的勞動力市場。基于對未來戰略的擔憂和對島嶼分離的忌憚,日本才決定派出自衛隊駐防該島。
讓臺灣島暴于危險之中
日本此次出兵,臺灣方面自然非常不快。過去臺灣的軍事想定主要是針對西面,東部被視為較為安全的后方海域。日本自衛隊進入與那國島后,使得臺灣“參謀本部”不得不考慮東面侵入的可能性。在這種現實的軍事壓力下,以臺灣現在的軍事實力而言,顯然無法同時應付東西兩線的軍事威脅。尤其東部山區是臺灣苦心經營的佳山基地,原本是作為在臺海發生戰爭后的戰略反攻基地,現在卻完全置于與那國島的監視之下。日本空中自衛隊現在并不具備空中加油能力,過去日本想要直接攻擊臺灣本島,油料以及帶彈量都受到嚴格的限制。然而一旦與那國島的機場建成,日本軍機可以通過該島轉場攻擊,整個中國的臺灣島以及福建、廣東一帶都處于空中自衛隊的戰機威脅之下,臺灣當然不希望自己的側后方存在這樣一支精兵悍將時刻威脅。
可是以臺灣地區現在的軍力,要想攻擊與那國島確實存在一定的難度。首先臺灣地區的海軍力量與日本方面相距甚遠,軍艦作戰水平平均僅僅達到上個世紀80年代末的水平,最先進的不過是美軍70年代建造的基德級導彈驅逐艦,而日本已裝備了包括神盾艦在內的各型先進驅逐艦、護衛艦數十艘,擁有全球第一的反水雷能力和第二的反潛能力。
臺灣駐軍的水下戰力極為薄弱,現役的四艘潛艇過于老舊,幾乎沒有任何實戰能力,戰時臺軍并無能力從海上封鎖與那國島。相反日本擁有最新的蒼龍級絕氣動力推進柴電潛艇,水下戰斗力不容小覷。對于依賴外貿的臺灣地區,一旦被潛艇封鎖,后果會非常嚴重。日本潛艇戰力雖然強,臺灣的反潛能力卻不算弱,日本如果試圖封鎖臺灣就肯定會承擔很大的風險,而且最關鍵的是,臺灣西部是日本沒法封鎖的,所以破交戰在中國臺灣和日本之間出現的概率不太大。
臺灣地區的空軍力量相對較強,主力機種都是第三代水平的戰斗機,不過空對空能力強,對地和制海能力弱。在空戰中也未必有能力壓制日本的F—15J重型戰斗機,當然日本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無論是臺灣地區還是日本,都沒有一支攻擊型空軍。尤其日本現在并沒有任何武器有把握壓制住臺灣本島的機場和空軍基地,即便是空戰不利,臺灣空軍仍不至于在開戰初期被全殲。而且畢竟距離較近,壓制住與那國島上自衛隊空軍,臺灣地區還是有把握的。
尤其是臺灣駐軍近年來列裝的雄風三型超音速地對地巡航導彈以及專門用來壓制機場的萬劍彈都是對付與那國島駐軍的利器,使用此類武器可以在開戰前讓與那國島的機場陷于癱瘓。
由于距離較近,與那國島的海空軍一旦被壓制,臺灣地區可以采用直升機甚至氣墊船、快艇等高速機動工具突襲與那國島,建立島上的支撐點后肅清守島日軍。當然,對于臺灣駐軍而言,最大的問題并不完全在武器和裝備方面,而是在于指揮系統保密性差。首先臺灣駐軍肯定已被美國情報部門滲透。由于臺灣駐軍常有機會到美國受訓或攻讀軍事院校,而且美國情報部門素有滲透友好國家或地區的傳統,所以臺灣駐軍內部的中情局間諜并不在少數。歷史上就發生過著名的張憲義叛逃事件,張憲義在美國留學期間被中央情報局收羅,成為秘密臥底人員。回臺灣后慢慢升任臺灣“中科院”核能所副所長,參與領導當時蔣經國秘密授權組織的核武器計劃,1988年張憲義帶著蔣經國核計劃的全部資料叛逃至美國。迫于國際壓力,蔣經國只好宣布停止了核計劃,并且拆除相關措施。由此看來,如果臺灣駐軍意圖對日本搞襲擊,要想事前不泄密只能寄望美國的默許。
當然以現在的情況來看,與那國島爆發戰事的概率并不大。然而歷史告訴我們,戰爭的爆發往往來自小規模戰略沖突的積累。日本方面在東海的這種小動作,必將會使得本已復雜的東海局勢變得更加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