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調查20名中國學者,17人認為中國應參演
●本報駐澳大利亞特約記者 陳小丫 ●本報記者 王躍西 康娟 魏萊 劉揚 ●崔向升
美國和澳大利亞軍方3日戲劇性地通過媒體向中國發出參加聯合軍演的邀請。這一差不多是隔空喊話的外交行動幾乎令所有中國軍事專家和學者感到意外。中國駐澳使館在第一時間接受澳媒采訪時也顯得不知所措。中國國防部新聞事務局官員3日對《環球時報》說:“我們注意到澳大利亞軍方通過媒體釋放的這個信息。此前中國軍方沒有接到有關通報。”他還說:“有關國際軍事合作是有自身規律和特定渠道的。”同日,《環球時報》對20名國內知名國際政治和軍事問題專家進行調查(參加學者名單見文尾),對美澳這種不通過正常渠道發出邀請的方式,有11人表示“在意”甚至“反對”,有9人表示“不需要在意”。而在問到美澳邀請的聯合軍演中國該不該去時,多達17人說“去”,僅3人說“不去”。3日環球網上的留帖有一多半主張中國“不去”,認為“澳美就是想刺探軍情”。對此,空軍上校戴旭說:“他們摸我們,我們也探他們”。
“中國不要在亞太地區顯得孤零零”
3日,《悉尼先驅晨報》等澳媒紛紛報道,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基廷與澳大利亞國防軍總司令安格斯·豪斯敦本周在悉尼舉行了會晤,雙方同意“一有機會”就將分別與中國國防部進行接觸,努力促成一次三國聯合軍事演習。澳大利亞《獨立周報》稱這一舉動“史無前例”。
基廷2日在接受《世紀報》的采訪時表示,軍事演習將從“小型的海軍及陸地演習”開始,加上人員交流,使之成為改進與中國關系的“突破口”。他說,正如澳大利亞一樣,美國同樣擔心中國的軍事建設“超出純粹防御的限度”,因此美方“急切”想與中國進行接洽,進一步了解中國(軍事發展)的意圖。他說:“中國確實發表了(國防)白皮書,但我們發現這還是不能讓我們感到滿意。我們想說,‘(中國)不要在亞太地區顯得孤零零”。
澳大利亞國防部發言人3日就此事發表談話說,近幾年來,澳大利亞已經開始在軍事上加強與中國的關系。這樣的軍事演習將對“理解各自的軍事實力和意圖”至關重要。她還說:“我們把在集體安全利益領域與中國的接觸放在很高的優先級別上,我們能夠直言不諱地在諸如中國的軍事現代化上發表意見,表明了兩國關系發展成熟。”
基廷高度評價澳大利亞的作用,他說,澳大利亞將在鼓勵中國更加開放,加強中美關系上起到“關鍵性作用”,“我們希望中方能與澳大利亞進行接洽”。他還說,“中國人民解放軍沒有參加過我們所形容的軍事演習,如果中方拒絕,那么我方會感到非常擔憂。”
當被問到加強與中國的軍事聯系會否讓這一地區的其他大國諸如印度、日本和韓國感到不安時,基廷表示,這種影響是可控的,并會邀請其他國家進行觀察和參與,“這是一個挺簡單的事情”。他還說,力拓集團胡士泰案件以及澳大利亞頒發簽證給熱比婭引起的澳中之間的爭議是“不幸”的,這也突出了增進與中國軍事和外交關系的需求。
澳方夸軍演是“好主意”
9月3日,澳大利亞從總理到學者都熱烈追捧這個想法。澳大利亞外長史密斯3日表示,澳中美舉行聯合軍演的計劃合情合理,自己“看不出為什么澳大利亞與美國不應該邀請中國參加聯合軍演”。他說,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邁克爾·馬倫上將已經簽署國防部對該軍演計劃的同意書。澳總理陸克文當天也發表談話,稱該聯合軍演將是一次透明、合作良好的演習。他說:“舉例來說,我們這個地區經常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地區中的各個國家應該在軍事方面更緊密合作應對這些災害。”
澳大利亞聯合新聞社的文章稱,在經歷了一系列對華關系的波折后,澳大利亞政府這一舉動耐人尋味。近日澳方頗有一些向中方示好的舉措。比如2日,由維吾爾族和漢族音樂家組成的艾斯卡爾灰狼樂隊來澳演出時受到澳方的超高規格接待。
關于三國軍演的消息也迅速被國際媒體轉引。美聯社3日報道提到,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稱,未被授權就軍演發表看法。文章說,因澳大利亞給熱比婭發放簽證以及力拓案的出現,兩國關系近來緊張起來。但3日下午,中國駐澳大使章均賽針對軍演對澳大利亞廣播公司說,任何有利于地區和平與穩定的事情,中方都表示歡迎,“兩國關系鞏固,任何積極的信號都能夠增進國與國之間的關系”。
路透社在報道此事時強調,堪培拉和華盛頓都擔心中國發展海軍和空軍實力,“被北京視為分離省份的臺灣也對此深表憂慮”,“中國國防費用連續20年兩位數增長”,澳大利亞5月發布國防白皮書,將中國的崛起視作“亞洲安全的最大挑戰”,
環球時報2009-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