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文潔
偶然中,進了這個專業。那天打電話查詢的時候,聽到我被錄取在檔案專業,一下子有種迷茫的感覺。后來一個個去通知老師、同學,他們一個個問我,這個專業干什么的。再次迷茫。說真的。對這個專業沒有什么很清晰的概念。畢竟不是我想進的專業,而且感覺跟我將來想從事的工作好像也沒多大的關系。我對檔案專業的了解真是少之又少,我所了解的檔案也就是我們的個人檔案而已。高三填了很多表格。最后裝入了一個袋子,封住。蓋了圖章。很機密的樣子,不能隨意拆封。僅此而已。也就是從個人檔案中感覺到檔案需要真實性。不允許隨意拆封就是為了保證其真實可靠,或者需要一種原始性,是什么就是什么,容不得半點虛假,很確定的東西。至于檔案專業,那更是沒頭緒了。太偶然了,完全沒想到進這個專業。那時填高考志愿的時候不了解,隨便挑了幾個喜歡的,然后發現填不滿,就挑了幾個名字聽上去還可以的。然后這樣糊里糊涂地,進了檔案學專業。要談對檔案專業的認識。還真蠻難的。學些什么,將來干什么,都不清楚。這段時間學了點課程,知道原來檔案不僅僅只局限于人事檔案,還有很多種類。檔案也有著許多不同的定義,比如檔案學現代學派的代表人——謝倫伯格在《現代檔案——原則與技術》一書中所下的定義:“經鑒定值得永久保存以供考察和研究之用,業已藏入或準備藏人某一檔案機構的文件。”比如國際檔案理事會(ICA)在《檔案術語詞典》中對檔案的定義是:由那些形成它們的人或由他們的職能繼任者,為了他們自己的目的或他們的檔案價值,經過挑選由某個適當的檔案館永久保存的非現行文件。些許的了解讓我感覺原來檔案也是如此“五彩繽紛”。從陌生到熟悉,社會就是這樣。所以我要慢慢去熟悉這個原本不屬于我的專業。既來之則安之,古話既然這樣說肯定就有這樣的道理了。很喜歡沙巴,馮的一首詩:每天,在河流上拼搏,每天,在細嚼生命,每天,活在日出日落之間,每天,然后又每天。
以前憧憬的大學生活在每天又每天中成為了現實。現在,每天又每天中,對著檔案專業,漸漸了解,然后喜歡上這個專業。不了解才有神秘的感覺,才會好奇,才會想去了解。這也很好。哥倫布每天的航海日志最后一句總是“我們繼續前進”。對,繼續前進,夜深人靜,仰望天空,構建我的將來。與檔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第一次,這么深切地談論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