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唯誠
金星與火星
金星與火星都是緊靠著地球的行星,金星位于地球的內側,火星位于地球的外側,它們在結構上和地球非常相似。
研究表明,火星有可能先于地球出現生命。2000年,“火星全球勘探者”太空船發現了一些像是流水沖刷而成的峽谷,那些峽谷看上去非常年輕,清晰的邊緣越過古老的地貌顯示出新鮮的痕跡。這一發現使行星科學家們相信,火星存在過大量的液態水,這些水甚至有可能剛消失不久。2003年升空的“火星快車”也于不久前找到了火星早期環境的重要線索,它上面的可見光和紅外礦物測繪分光計“OMEGA”在火星上發現了頁硅酸鹽。頁硅酸鹽是火山噴出的玄武巖在水中長時間浸泡后形成的,它是火星上存在過大量水的有力證據。科學家就此推斷,在35億年至38億年前,火星表面的大部分地區是被海洋覆蓋著的,這種潮濕的環境完全有可能孕育出生命來。
金星也被認為是地球的姊妹星球。它離地球挨得最近,在質量、密度、化學組成等方面和地球相差不大,原始的金星不僅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且還都擁有大量的液態水。科學家用計算機對金星早期氣候進行過模擬,模擬的結果顯示,在金星形成后的10億年或者更長的時期里,金星的表面有可能存在過海洋,因此,早期的金星也可能曾經是一顆宜于居住的星球。2002年9月,美國科學家聲稱,他們發現金星大氣云團中存在微生物活動的痕跡。近期根據金星探測器“金星快車”獲取的數據,人們又發現在金星云層中有一些通常與微生物共存的化學物質。科學家據此推測,只要具備一定的條件,那些微生物就有可能到地球上來。
然而,即便金星和火星上的早期生命果真存在,它們又是如何到地球上來的呢?
“乘坐”隕石的生命遷移
科學家認為,假若火星上有生命的話,它們之中的微生物可以“乘坐”火星隕石到地球上來,那些隕石是由彗星和小行星撞擊火星表面時被拋射出來的。科學家估計,被拋射出的隕石里每一百五十塊中只可能有一塊降落到地球上來,但即便如此,在過去的四十億年里,還是有大約五十億塊隕石從火星上飛到了地球,這足以將生命的種子帶到地球上來了。
不過從火星到地球的旅行并不舒服,生命要忍受在太空中高速飛行時產生的極端高溫、高壓和輻射,許多人因此認為,那些微生物不可能活著到達它們的目的地。然而實際的情況卻是樂觀的,近期的研究發現,有些微生物的生命力非常頑強,例如有兩種細菌:枯草芽孢桿菌和抗輻射菌就被證明可以經受太空高速飛行時的極端高溫、高壓和輻射。以前人們認為細菌無法在有強輻射的水中生存,但事實證明有些細菌甚至能夠適應致命的在核反應堆包圍下的水環境。科學家還做過一個實驗,他們在實驗室中復制了木星的大氣環境,然后將一些微生物放進這個環境中,在這之前,人們從未認為那些細菌可以存活,然而后來他們發現,類似木星大氣環境中的氨、甲烷和氫都沒能殺死它們。
盡管微生物的生命力是非常頑強的,但在飛往地球的路途上,它們中的絕大多數還是被殺死了,不過這阻擋不了火星生命“入侵”地球,科學家說,只要有百分之一的細菌存活下來,生命從火星到地球的大遷移就可以大功告成了。
太陽風吹來的生命
根據“金星快車”發回最新數據,雖然金星表面的環境極為嚴酷,溫度極高,氣壓極大,并含有大量腐蝕性氣體,但大氣層的云中卻有可能存在低級的生命,它們可能是一些菌群,這些微生物可能生活在離金星表面50千米的云中,那里的環境相對好一些,溫度和壓力與地球上接近。這些微生物有可能會借助太陽風的作用到達地球。
太陽風是一種帶電離子流,它雖然稀薄,但猛烈的程度遠勝于地球上的風,因此當太陽、金星和地球處于一條直線上的時候,金星上的微生物是有可能借助太陽風的作用到達地球的。這一過程或許需要幾星期也或許只要幾天時間便可完成。
不過也有科學家對這種說法表示懷疑,他們認為金星大氣層的高度非常低,太陽風不太可能吹到這么低的地方,而且微生物相對于太陽風中的粒子來說質量太重,很難被太陽風吹走。對于這種疑問,提出地球生命來自金星觀點的錢德拉·維克拉馬辛格教授解釋說,金星大氣層中的氣流活動可以將微生物送到更高的地方,雖然微生物粒子相對較重,但在太陽風和太陽輻射壓的雙重作用下,它們還是可以到達地球的。
傳統的觀點認為,地球生命起源于40億年前。地球生命來自金星和火星只是其中的一種說法,但僅僅根據目前的研究還不能做出最終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