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映宇
“因為時間比較緊,所以我們還是請周立波少說兩句?!?/p>
8月16日中午,上海書展翁思再《非常梅蘭芳》的新書發布和簽售會上,為翁思再新書搖旗吶喊的周立波不免有喧賓奪主之嫌,主持人也許是害怕嘉賓周立波一開閘就收不住水,把書展當成海派清口,也沒多加思量,一句話脫口而出,“我還沒說話,已經叫我不要說了?!甭燥@尷尬的周立波只好自我打趣。
時間太緊人太多,今年的上海書展可能是有史以來參觀人數最多、簽售名人最多的一屆。一共7天,370多項活動,總參觀人數24萬,一天接待讀者3.43萬人(周末更多),密度之大,實在讓人對這彈丸之地的安全狀況捏一把汗。
讀者熱情高漲,沒有哪一場簽售會作者會擔心自己沒人捧場,大多數情況下,不管名氣大名氣小,清一色排成長龍。記者看到,8月14日17:30,離《一周悅讀》的簽售時間還有半個小時,可是熱情的讀者已經把狹小的會場中心擠滿了。文壇新人安意如、那多、笛安、崔曼莉個個都很篤定,年輕擁躉很多,簽不勝簽,口號是:只有更多,沒有最多。簽名簽到手軟的不在少數,那多一人就簽了400多本,安意如如果天天這樣簽,已銷售80萬冊的《人生若只如初見》恐怕也只是她寫作人生中一個美麗的插曲而已,而臺灣心靈暢銷書女作家張德芬一開簽就碰上了死忠,一男性讀者一口氣買了40本她的新書《活出全新的自己》。
“都簽?”張德芬訝異地盯著他的臉,表情不知道是喜是憂。
經典落寞
上海書展是一次全方位展示上海出版實力的好時機。
上海古籍出版社在書展上一口氣推出了《中國古典文學叢書》一百種,把我們的思緒又拉回到中華書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的黃金時代。21世紀誰在讀古籍?百家講壇風靡一時,可是哪家書店中的古籍類圖書不是寂寥生前身后名?
在《中國古典文學叢書》一百種出版座談會上,華東師大的胡曉明教授回頭一看:“呵呵,媒體的朋友都跑掉了?!边^了幾分鐘又說:“噢,媒體的朋友呢?都走了,他們去找大師去了。”言語中有些調侃。
上海譯文出版社新文本工作室的編輯羅穎杰一語道破天機:“這是一個淺思考、輕閱讀的時代,《精神領袖——俄羅斯思想家論陀思妥耶夫斯基》印了4000冊,還有1500多冊在庫里存著呢,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國新小說大師克洛德·西蒙的《弗蘭德公路》呢?還有一半沒銷出去?!?/p>
東邊日出西邊雨,有人歡喜有人愁。西方巨匠是如此,中國古典名著同樣逃不出‘淺思考”、“輕閱讀”夾擊的宿命,雖然這無損于其本身的價值:“從文學總集到大家的個人作品,從作家傳世的經典,到對此進行精心整理與研究的再經典化,這是一套可以當之無愧地稱為‘偉大的書。西方有‘偉大的書的傳統,但那里面包含了很多哲學、歷史、宗教等其他書,而這套叢書顯示了中國文學本身的偉大傳統。兩千多年前的詩經、楚辭,還是那個語言、還是那個句子,吟之誦之,我們今天還恍然可以回到兩三千年前的生活現場?!焙鷷悦鹘淌诙嗌儆行┘拥卣f。
名人扎堆
經典就是經典,它們似乎高高在上,總不那么討喜。
另一方面,說句玩笑話,也怪那些作者,都死了好幾百年了,也不能從墳堆里爬出來一天簽個百十來本為自己的著作造勢。書展是個現場互動的銷售環節,名人效應也不容小覷。
今年最大牌的來賓,非前英國首相布萊爾的夫人切麗·布萊爾莫屬。8月15日上午10點,切麗的自傳《道出真我》新書發布會在上海錦滄文華酒店文華宴會廳1號廳盛大舉行,和在上海展覽中心主會場里“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小場面不可同日而語。讀者們翹首以盼,既然以真我坦誠相見相標榜,這位前首相背后的女人將帶來怎樣的首相秘聞?
當了25年政治家的妻子,毫無疑問,切麗·布萊爾見證了其丈夫——托尼·布萊爾——的政治生涯和人生歷程,她絕對是最了解托尼·布萊爾的人。正如這本書中所透露的,布萊爾夫婦從平民階層蛻變成為處于權力巔峰的風云人物,在政治、生活和感情中都經歷了很多人生的歷練。和首相一樣,首相夫人也不是人人都能勝任的角色,她得陪同丈夫出席各種場合,舉止得體,笑不露齒,稍有不慎就可能成為反對黨攻擊的對象,而作為一位母親,回家還得帶孩子和做飯(雖然有保姆)。令人驚訝的是,入主唐寧街后,這對首相夫婦過著遠非人們想象中那種養尊處優、光鮮亮麗的尊貴生活,普通家庭中有的柴米油鹽問題在英國首相的家庭中同樣存在:“在唐寧街11號,就像在列治文新月家一樣,買菜都是由保姆代勞,而且首相夫人經常和保姆輪流做飯……”
事實上,這還不是切麗生活的全部。除了首相夫人的身份,她同時也是倫敦經濟學院法律學優等畢業生,王室法律顧問,成功進入英國法律的核心體系,榮膺“御用大律師”的最高榮譽。她有自己的事業,絕不依附于丈夫的光環,這也許是除了名人佚事之外,切麗·布萊爾寫出的這本自傳最有價值的地方所在。
切麗不是到上海書展簽售的唯一外國作者,印象中,渡邊淳一先生來上海已經N多次了,不過他自己對記者承認:“參加上海書展還是第一回?!睍股贤瞥龅氖撬乃谋拘聲膮R出版社的《女優》、《光與影》、《浮休》和作家出版社的隨筆集《欲情課》——看來還是一條道走到黑,把情愛進行到底。
除此之外,張大春、陳忠實、洪晃、易中天、周立波……名人扎堆現象在本屆上海書展上可謂表現得淋漓盡致,這當然是制造熱點的最佳手段之一,但是讓這些名人大老遠跑來,不過是促進銷售,不免功利性太強,大材小用。只是任何活動到了人聲嘈雜的書展會場,都會迅速演變成過場并最終直指簽售。
衛星沙龍
此次上海書展上,一些衛星沙龍的出現也引起了大家的興趣。
8月14日晚,譯林出版社最新推出的《制造伍德斯托克》(李安新片同名原著)首發式在華山路上的一家酒吧里舉行。專程從北京飛來的王小峰坐在酒吧中間,旁邊是樂評人袁越,還有剛剛從山東風塵仆仆趕回來的孫孟晉,昏暗的燈光下,雖然并不能很清楚地看清他的臉,卻能很清楚地聽到他的聲音。眾多音樂愛好者聞風而動蜂擁而至,一邊品嘗雞翅和飲料,一邊觀看《伍德斯托克》的音樂紀錄片。青春、激情、身體的解放和狂放不羈的音樂,構筑起60年代音樂革命的新浪潮。孫孟晉感慨地說:“伍德斯托克是被幾個熱血青年制造出來的,當伍德斯托克精神被反復念叨了40年,那種奔放的激情、那種一切以偶發事件為準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譯林出版社租下酒吧舉辦沙龍的舉動,令人耳目一新,顯然是從藝術活動的策劃中有所借鑒。是將作者和讀者圈在一個狹小的區域內制造火爆的現場印象,還是找一個僻靜之處進行思想的碰撞?譯林出版社顯然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不錯的思路。
國際思路
在本屆上海書展上出現了一些可喜的變化,但是在一個日益國際化的時代,和香港書展或者世界最大的書展——德國法蘭克福書展比較起來,上海書展則更像是一次圖書促銷會,一次市民的狂歡。以民為本自然應該是書展的重中之重,但是如何讓上海書展從自娛自樂中走出來,向著更加國際化、更有文化含量的方向邁進,這是主辦方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
比如法蘭克福書展會展公司的一大工作重點是建立并更新全球最大的網上書業數據庫,提供最新的行業信息;法蘭克福書展的另一大主要功能就是進行版權貿易,它是全球最重要的國際版權交易市場,據統計,在書展上達成的版權交易占世界全年總量的75%以上。而在上海書展上,媒體連篇累牘的報道中極少涉及版權交易的情況,著眼點或工作方向的不同導致了上海書展只能向市民傾斜,就是一個書籍大賣場——滿足平時一年不買一次書的大眾的購買欲望。
吁,長舒一口氣,沒有香港書展上靚模撐場面的情形出現。但是我們如何來保證,一種市民趣味在不遠的將來不把靚模請上神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