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文偉先生(1914-1988),廣東開平人,祖上系當地的世宦鄉紳。書香世家。關先生自幼勤奮,刻苦學習。青少年時即因其才華出眾而得鄉鄰交口稱贊。在校讀書,各門功課考試必登榜首,因此每年能都享受獎學金,被譽為“神童”、“百科全書”。
民國24年(1935年),關先生于廣州中山大學化學系畢業。為了實現自己的志愿和理想,他先后到美國及國內一些城市進行考察,最后,作出一項驚人的決定:要在祖國西南貧困山區貴州投資,開創汽車運輸業。由于關先生的家人原希望他赴美發展,因而引發激烈的家庭爭論。然而,關先生終于以其充分的理由耐心說服了父親和家人。
他認為:西南地處祖國邊遠地區,山路崎嶇,交通閉塞,先進的科學技術、文化、思想、教育交流傳播滯后,與中原、沿海地區相比,經濟極為落后。人民更為貧困……因此,要促進西南地區經濟發展,首先就要開創現代交通運輸,將外地,特別是廣東等沿海先進地區的技術設備和物資輸入。加快現代科學文化傳播,同時,又將西南地區土特產和礦產資源等輸出,通過資源流通,有效提高全國的經濟實力。
關先生最終選擇貴陽作為公司基地。是因為貴陽地處西南中心位置,北接四川,西達云南,南通廣西,東連湖南,是理想的交通戰略要地。于是關先生在貴陽購地一塊:在中山公園(2006年以前中共貴陽市委辦公大樓所在地)旁,西起環城西路(今瑞金路),東抵飛山橫街,北至飛山街,南鄰通衢街。購置了4C余輛美國、德國產貨運卡車。民國27年(1938年12月16日,汽車運輸公司正式成立,以成立日期作為公司名“貴陽216汽車運輸公司”。
由于順應了時代的需求,“216”汽車運輸公司本身也獲得很大效益。截至1949年11月貴陽解放時,公司汽車數量已近百輛。還不包括以前為支援抗日捐贈的20余輛。
民國31年(1942年),關文偉先生在貴陽市中心大十字購買了地皮(今老百貨大樓所在地),修建樓房五層,開辦了當時全省規模最大的“美都”照相館(一、二樓為營業間。三樓為辦公室、五樓為家人居室),增強了本地照相業的實力。
關先生在廣州結識許多名人、學者,使其各方面的知識極為豐富充實,打下了用科學技術和產業為國效力的堅實基礎。因此。關先生在貴州創業不到10年,便創了兩個“貴州第一”和三個“中國之最”:兩個貴州第一是指:一、創辦全省第一個民營汽車運輸業;二、創辦了全省第一個免費的、學堂式太極培訓班(文偉太極拳社):三個中國之最是指:一、最先研制、發明中國的“彩色攝影照片”:二、最先將彩色攝影技術應用到照相業:三、最先研制出中國的“汽車剎車油”。
關先生是廣州中山大學化學系畢業的高才生,早在畢業前就開始研制彩色攝影術和汽車剎車油。他于1942年研制成功彩色攝影膠片。為當時世界首創(德國、美國的相同研究尚處于絕對保密狀態)。他研制出的汽車剎車油,比日本宣布的發明還早10年。許多國外的大企業和政府機構,都想用高額的酬金和榮譽地位來換取關先生這兩項發明,有的甚至用恐嚇手段來逼迫關先生。但關先生出于對祖國的熱愛與忠誠。斷然拒絕交出發明的秘密。可惜我國當時正處于戰亂期間,無法及時利用這兩項發明,更談不上申請專利。直到貴陽市解放。關先生無償將發明奉獻給國家。1953年,越劇戲曲片《梁山泊與祝英臺》完成,這是新中國第一部彩色影片。1954年4月,周恩來總理將《梁山泊與祝英臺》帶到日內瓦會議放映,當即在各國代表中引起轟動。1955年,《梁山伯與祝英臺》參加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在巴黎“明星”電影院上映。1956年。北京電影制片廠拍攝了電影《祝福》,影片于1957年獲第十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1958年獲墨西哥國際電影周“銀帽獎“。這兩部彩色影片,都是利用關先生的秘方,并在關先生指導下拍攝的。而汽車剎車油的廣泛應用。則對西南地區汽車行駛安全起到不可估量影響。
1956年,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中,關先生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參加“公私合營”。將自己的企業連同80余輛汽車交給人民政府,并堅持不擔任職務,甘當普通職工。
作為民營企業家兼發明家,關先生為國家和人民做出的貢獻,意義是極為重要的。他崇高的愛國熱情和博大的胸襟。贏得貴陽市黨政部門和群眾的高度評價。
關先生不僅在經濟活動中有很高的成就,在傳統武術方面的成就也不同凡響。他是貴州省著名的太極拳家、武術教育家和理論家,曾為貴州省武術協會第一、二屆常務委員和全國武術協會會員。
關文偉先生在讀初中時就開始學習南拳,民國21年(1932年)師從吳式太極名家、吳鑒泉的高徒趙壽郵、鄧贊二人學習吳式太極拳小架,器械、推手等技術達4年之久。民國24年(1935年),拜楊式太極名家楊澄浦的高徒盧子苓為師。學習楊式太極拳各種徒手套路、器械及實戰技法:民國34年(1945)年,又拜楊式太極名家楊少侯的弟子顧麗生為師,并從顧師學習跌打骨傷、按摩、推拿、氣功等治療法。因其品質優良,學習刻苦,善于鉆研。得到所有老師的喜愛。而深得楊式太極拳真傳。掌握了中醫傷科的許多療法和密方。
民國23年(1934年),他結識了全國公認的武林泰斗,廣州國術館館長顧汝章、福建自然門大師萬籟聲等。其中萬籟聲的“自然門”對關先生影響尤其重要。關先生經長期研習,使自己的太極拳功夫獨具一格。1938年。在“216”運輸公司開業慶典上,關先生舞劍助興,引起轟動,很多人要求拜他為師。當年八九月間。關先生就借用曹狀元街“貴陽基督教青年會”(現郵電大樓后)房屋開辦太極拳社。有時也在博物館(今臺灣大廈后面)和民教館(今人民劇場處)帶領學員練習太極拳。太極拳社由關先生任社長,吳鴻飛為副社長。拳社不收學費,學員來去自由。關先生出差在外時,總要走訪當地的武術名流,與他們結為至交,虛心求教。回家后把自己所學認真教授給學生。
抗戰期間,各地難民紛紛撤入西南地區。其中武術名師來貴陽的也不少,關先生經常接納、幫助各方避難人士。如民國31年(1942)年來貴陽的王之和、沙國政、民國33年(1944年)到貴陽的顧汝章、顧乃熹、顧錦章、楊奉雨、白志祥、梁深石。以及民國34年(1945年)和民國36年(1947年)先后遷居貴陽的顧麗生、梁漢勛等武術名師,都曾受到關先生的關懷和物質幫助。他為顧汝章、顧麗笙、梁深石、白志祥出資開辦傷科診所。并為其他人介紹工作。民國33年(1944年),湖北武術名師溫敬銘、劉玉華夫妻路過貴陽,得到關先生的
熱情款待。在關先生幫助下,許多武術家得以留駐貴陽,有力地推動了貴州武術事業的發展。關先生經常說:“每個人都會有困難的時候,遇方便時行方便;行善是人之本能,積德則是人之所為。”除武術家外,有一些音樂、電影業、體育、文化界的文化名人和中共地下黨員,也得到過關先生的資助。
關先生與顧麗笙一見面。即拜其為師,同時聘請顧擔任太極拳社教師。出資為他購買房屋,購置醫療設備和藥品開辦傷科診所,使之安居樂業。關先生的這一舉措,對貴陽市太極拳運動產生歷史性影響:今貴陽市太極拳練家。包括獲得過全國第三屆運動會太極拳比賽第三名的李克俊、“太極藤球操”創編者、貴州大學武術教授劉德榮,以及陳硯田、池慶生、趙祥麟、關鐘鳴(關先生第五子)等貴陽市當代太極拳活躍分子,都是顧麗笙傳人;各晨練點教練人員,多數為顧麗笙所傳楊式太極一脈。
從1943年起,關文偉先生將“美都照相館”的四樓開放為武術活動場所和窮困難民臨時住處,常邀請武術界的名師聚會切磋。促進了武術界的團結和技藝的提高。在他50年的教學活動中,指導過的學生數以千計,現已遍布世界各地。關先生在技擊方面的功夫精湛,西南諸省武術名師一致稱贊其手法為上乘功夫。建國后,他與貴陽的武術工作者關系同樣非常融洽。1974年夏天,梁漢勛的愛徒宋文、劉正緒慕名登門拜訪,當時,宋、劉二人已是省內知名的武術教練,在得到他的指導后,均感受益非淺,此后,他二人太極拳功夫也得到群眾認可。
關先生一直想找到解決繁忙工作與傳統練功方法之間矛盾的辦法。他在廣州與自然門大師萬籟聲交換意見后,突發奇想:體育運動是否能融合到日常工作與生活當中?他認定:只要遵守科學規律,太極拳一定可以“生活化”。關先生經過努力研究和反復地驗證,“運動可與日常生活并存一太極日常生活化”的理念終于在1942年形成。1942年,關先生撰文在《中央日報》發表文章。文章指出:把科學的太極內功貫穿到整個日常生活當中,每時每刻都在煅煉。既能使人體得到充分的休息,又能達到煅煉的目的,從而提高了學習、工作的效率,兼顧祛病延年和娛樂。他精辟地指出:“太極拳生活化”,是將生理、心理、力學、醫療衛生諸學科在太極拳運動中的合理應用,從而使應用者獲得到更大的健身效益。這一成果及他在推手、實戰等方面的造詣,贏得武術界很高的評價。
“216”運輸公司建立后的很長時間,正值戰亂之際,汽車經過偏僻山區,常遭土匪騷擾,盡管政府允許武裝押運,但搶劫仍時有發生。一次,關先生隨車押運,深夜行至婁山關附近,車隊被突然沖出的武裝土匪數十人攔住。關先生以為留下“買路錢”就可通過,便只身下車相迎,不料匪眾一擁而上,圍攻關先生,他被迫還擊,連續發放(太極拳術語,將對手凌空摔出110多人倒地,但不傷害其性命,匪眾大驚,倉皇逃散。又一次,車隊經過云南某地,一輛汽車不慎撞死一頭耕牛,數百名村民涌至,圍堵車隊。關先生答應優價賠償,但有的村民想乘機敲詐,漫天要價。關先生見談判不成,又怕傷及無辜,便從駕駛室內拿出一根鋼質的搖車柄,運起內氣,朝著自己的頭頂連擊幾下,把鋼棒打得彎成月芽狀。然后笑嘻嘻地說:“還是合理地賠償吧?”在場的數百名村民瞠目結舌。只得接受合理的賠償。關于關先生的這類傳奇故事有很多,至今還被貴陽市民津津樂道。
責任編輯: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