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知識產權局
2006年9月13日。貴州省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貴陽市人民檢察院訴東北大學設計研究院材料冶金分院及呂定雄、王新軍、崔德成、汪秀文、楊影侵犯商業秘密案,并當庭作出了判決,使這場歷時3年、被業內人士稱為國內鋁行業知識產權保護“第一案”的侵權官司終于塵埃落定。該案的受害方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沈陽鋁鎂設計研究院在法律上為其自主開發的技術成果討回了公道,而由此引發業界對產業發展現狀的審視和反思,對自主科技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的思考與探索,其意義則遠遠超過了案件本身。
2003年,針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國務院及時采取了宏觀調控措施。抑制電解鋁等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過速增長。然而,一些地方企業受利益驅動,投資鋁行業的“熱情”不減,紛紛上馬氧化鋁、電解鋁項目。作為行業設計的主力軍,貴陽院、沈陽院主動退出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業務領域,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一些設計單位卻置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和行業健康發展于不顧,乘機進入鋁行業承攬地方鋁項目設計。由于國內鋁冶煉專有技術主要集中在中國鋁業公司特別是所屬貴陽院和沈陽院,個別設計單位便采取從兩院挖人、竊取設計圖紙和技術資料等手段,非法從事設計業務。
2003年5月,貴陽院、沈陽院發現東北大學設計研究院材料冶金分院以下簡稱“東大材冶分院”,在貴陽設立了分部,以各種手段拉攏貴陽院和沈陽院的專業技術人員跳槽、并以非法手段獲取了兩院的技術資料。2003年9月,貴陽院和沈陽院以東大材冶分院涉嫌侵犯商業秘密向貴陽市公安局報案,貴陽市公安局對此高度重視,經過認真研究決定立案偵查。
2005年11月,貴陽市公安局正式將該案移交貴陽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2006年4月。貴陽市人民檢察院向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指控東大材冶分院及呂定雄、崔德成、王新軍、汪秀文、楊影5人犯侵犯商業秘密罪。
日本豐田與吉利:豐田不可能贏的訴訟
豐田和吉利的商標爭端是中國汽車行業知識產權訴訟危機的肇始。這是汽車領域第一場涉外知識產權官司。吉利是中國第一家生產轎車的民營企業,正是從這里開始,中國汽車產業拉開了“知識產權本土保衛戰爭”的序幕。
2002年12月,豐田公司以“商標和不正當競爭侵權”為由提起對吉利的訴訟,將浙江吉利汽車有限公司、北京聯創汽車貿易有限責任公司、北京亞辰偉業汽車銷售中心一并告上法庭,稱吉利侵害了豐田公司的知識產權。
豐田稱,從2000年5月份開始,吉利汽車公司在吉利集團旗下的美日汽車前蓋、輪胎、方向盤、車輛后備箱等顯著位置上使用的車標酷似豐田汽車“牛頭”造型的注冊商標,對消費者造成了誤導,侵害了豐田公司的商標權。豐田根據吉利在被起訴時23200輛的銷量和1%的利潤率,算出吉利應賠償1392萬元,加上律師費等總計索賠1407萬元,要求吉利賠償人民幣1400萬元。
吉利適時地召開了一個“保護民族知識產權座談會”,扛出民族大旗,聲明“吉利集團要為中國汽車業爭口氣”,使自己的高大形象立刻光芒四射,李書福頓時成為民族英雄的化身,激起了全國人民保護民族工業的愛國熱情。
2003年年底,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一審駁回豐田的訴訟請求。至此,豐田對吉利的訴訟以失敗告終,這為中國汽車行業外國企業在社會輿論上的整體失敗奠定了基調,成為跨國汽車企業打著知識產權大旗無理危害民族汽車品牌的鐵證。
DVD專利費之爭:中國制造業的蒙羞
如今,一談到中國企業因為缺少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產業標準而受外國企業壓榨,言必稱DVD專利費。這個持續7年的爭端,已經成為中國制造業的一大舊傷,并且至今還在時時作痛,不斷引發各界的關注和反思。
1999年6月,正是DVD開始在市場上流行的時代,6C(包括日立、松下、JVC、三菱、東芝、時代華納)宣布“DVD專利聯合許可”聲明,要求世界上所有生產DVD的廠商必須向他們購買“專利許可”。
2000年11月,6C又出臺“DVD專利許可激勵計劃”,并開始與中國DVD企業就專利費繳納進行談判。
2002年1月9日,深圳普迪公司出口到英國的3864臺DVD機,被飛利浦通過當地海關扣押,依據是未經專利授權;2月21日,德國海關也扣押了惠州德賽公司的DVD機。至此,專利費之爭走上國際貿易前臺,逼迫出口量占世界DVD總產量70%的中國DVD企業直面此問題。
2002年3月8日,6C發出最后通牒稱,就DVD專利費問題,6C在過去的兩年間努力與中國電子音像協會進行了多達9次的談判未果,所以現在中國DVD企業務必在3月31日之前與6C達成DVD專利費交納協議,否則他們將提起訴訟。6C的要價是每臺DVD收取20美元,在當時中國DVD廠商200元人民幣的利潤空間中,6C就要拿走一多半。
2002年4月19日,6C與中國電子音響工業協會達成協議,中國公司每出口1臺DVD,將支付4美元專利使用費。2002年11月,持有DVD專利的6C聯盟再次提出要求:明年中國的內銷DVD也得交專利費,要價每臺12美元。
隨后,該協會又與3C簽訂每出口1臺DVD播放機向其支付5美元的專利使用費協議。其他專利使用費支付情況是:lc湯姆遜收取每臺售價的2%(最低2美元1的專利使用費,杜比每臺收取1美元的專利使用費,MPEG--LA每臺收取4美元的專利使用費f2002年調整為2,5美元)。至此,專利收費風波似乎告一段落。
責任編輯:管遠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