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勝利 李 強
為探討豐水梨在魯西青石山地的栽培技術,2001年秋季我們從泰安市鴻岳園藝場引進豐水梨二年生壯苗,定植在東平縣老湖鎮(zhèn)焦鋪村的青石山地,建園8公頃,通過7年的栽培試驗,取得了良好效果,現(xiàn)總結如下。
1試驗園基本情況
試驗園屬于魯西青石山地,土壤厚度大于80厘米,有機質(zhì)含量0.7%,沙壤土,有少量石礫。該區(qū)年平均氣溫13.4℃,年日照時數(shù)2474.2小時,年降水量640毫米,無霜期199天。試驗區(qū)有水澆條件。主栽品種為豐水,授粉品種為瑪瑙、新高梨,授粉樹的比例為6:1,南北行向,株行距3米×5米。每667平方米栽45株。
2引種表現(xiàn)
2.1植物學特征
樹姿較直立,樹冠為圓頭形。枝干暗褐色,光滑,1年生枝平均長1.3米,平均粗1.5厘米,節(jié)間中等。葉片為狹橢圓形,綠色,銳鋸齒,葉柄平均長2.1厘米。每花序有6-8朵花,花冠白色.花粉多。果實5心室,種子小、扁圓形、黑褐色。
2.2果實經(jīng)濟性狀
果實近圓形,果形指數(shù)0.67。平均單果質(zhì)量250克,最大790克.果形端正而整齊,果皮黃褐色,果點小而色淡,比較稀疏,果面稍粗糙。果肉白色,幾乎元石細胞,汁多,味香甜。果肉硬度為8.6千克,平方厘米,可溶性固形物13%~16%,品質(zhì)上等。果核小,可食率90%以I-;果實極耐貯藏,常溫下可存放10-15天,在1—4℃下可貯藏4個月。
2.3生長結果習性
豐水梨生長旺盛,萌芽率高。成枝力中等。1年生枝最長2.2米,7年生樹干38.3厘米,平均冠幅3.0米,長枝拉枝緩放易形成短枝和葉叢枝。70厘米以上的1年生枝中短截后,平均抽生長枝2條。中枝2.5條,短枝和葉叢枝6.1條。7年生樹的枝類中,長枝占2.2%,中枝占3.3%,短枝和葉叢枝占94.5%,以短果枝結果為主。中、長枝均易形成腋花芽,豐產(chǎn)性強,坐果率高。
2.4物候期觀察
在我區(qū)3月24日花芽萌動.花期4月1—10日,盛花4月4—7日,新梢生長期在4月lO日至6月8日.8月底至9月初果實成熟。果實發(fā)育期150天左右。落葉期在11月上旬。
2.5旱果性和豐產(chǎn)性
豐水梨結果早,定植2年見花,3年初產(chǎn),4年豐產(chǎn)。為了確保4年后的優(yōu)質(zhì)豐產(chǎn),第3年要進行疏花疏果,減少結果量,使樹體健壯生長,擴大樹冠。第3—7年每667平方米產(chǎn)量分別為480千克、1580千克、2240千克、2615千克、3208千克,平均產(chǎn)量2024.6千克。試驗表明,為提高果實經(jīng)濟性狀。生產(chǎn)優(yōu)質(zhì)果,豐水梨在魯西青石山區(qū)進入結果期后,每667平方米產(chǎn)量應控制在2500~3000千克,超過4000千克則果品質(zhì)量不良。
3栽培技術要點
3.1科學定植
定植前按株行距3米×5米的密度挖定植穴,穴深、寬各40厘米,每穴施磷鉀肥或果樹專用肥1千克,將苗木放人穴中央,舒展根系,扶正苗木,縱橫成行,當回填土2/3深時,將苗木向上輕提,踩實土壤。苗木栽植深度高于根莖2-3厘米,土壤填滿踏實后,沿苗木行培出1米寬的營養(yǎng)帶,灌透水,水干后每株覆蓋1平方米的地膜保墑。
3.2營養(yǎng)溝改土
2001年秋季。定植前20天左右進行營養(yǎng)溝改土,溝深、寬各80厘米,將表土與心土分放兩側(cè),每667平方米施圈肥、廄肥、餅肥、堆漚肥及腐熟的雞糞等有機肥3000~4000千克,并摻施鍘碎的麥秸、玉米秸等秸草1000-1500千克,與表土混勻后回填,再回填心土,灌透水沉實。
3.3肥水管理
魯西青石山地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低.宜在采果后增施有機肥。培肥地力。有機肥以腐熟的圈肥、廄肥、堆漚肥、雞糞等為主.每667平方米施3000~4000千克。并摻施50千克三元復合肥或果樹專用肥,挖環(huán)狀溝施入。溝深20-30厘米,寬40厘米,將肥土以1:3混勻回填。采果后的基肥每年在行間交替進行,施后無雨時灌透水。
豐水梨每年進行3次追肥.第1次在萌芽前,株施磷酸二銨或果樹專用肥0.5千克,第2次在花后2周.株施尿素0.5千克,第3次在果實膨大期,株施復合肥0.5千克加尿素0.25千克。追肥采用穴施或溝施。同時可結合噴藥進行葉面噴肥,也可單獨噴施。萌芽前15天噴3%硫酸鋅液,花前噴O.3%~O.5%的硼砂液,萌芽前和坐果后2周各噴1次0.1%~0.3%的硫酸亞鐵液,防治生理黃葉,生長后期可噴0.3%的磷酸二氫鉀或4%-7%的草木灰浸出液。
3.4花果管理
豐水梨的主要花果管理措施有人工輔助授粉、疏花疏果和套袋。豐水梨花量較大,可在開花前疏花序.按15~20厘米留1個花序,其余全部疏除.以留枝條中部花序為主;疏花時保留1-2朵質(zhì)量好的邊花,疏除中心花和其它邊花;疏果時疏除病蟲果、歪斜果、小果、銹果,一般按所留花序只留壯枝單果.背上較壯的結果枝組可多留,背下弱結果枝不留果。疏果完成后噴一遍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加20%滅掃利3000倍液,待藥液晾干后進行套袋。要選用正規(guī)廠家生產(chǎn)的外淺褐內(nèi)紅、規(guī)格為150~160毫米×180~190毫米的雙層紙袋,捻開袋口,將紙袋用手撐開,使果實套人紙袋中央,從袋口中間果柄處向兩側(cè)縱向擠褶,把袋口折疊到果柄處.于絲口上方撒開將捆扎絲反轉(zhuǎn)900.沿袋口旋轉(zhuǎn)一周于果柄上方2/3處扎緊袋口,然后打一下袋底中部。使袋底兩通氣放水口張開。果袋處于直立下垂狀態(tài)。8月底至9月初帶袋采收。
為確保生產(chǎn)優(yōu)質(zhì)果,還需花期放蜂和人工授粉。試驗中掌握1箱蜜蜂承擔0.33公頃左右梨園的授粉任務。人工授粉采用混合花粉,人工點授預留花序的1~2朵花。
3.5整形修剪
試驗園樹形采用紡錘形,注意樹高控制在3~3.5米,干高70~80厘米,冠徑2.5-3米,在中心干上螺旋狀每隔20-25厘米自然著生一主枝,共留8~10個主枝.主枝與中心干的分枝角度以70°~80°為宜。
定干后,對發(fā)出的枝條于6月上旬進行摘心,促發(fā)分枝,秋季枝條木質(zhì)化前拉枝開角,當年冬剪時疏除部分競爭枝、徒長枝、背上枝及交叉枝,主干適當短截,其余盡量輕剪,以增加枝葉量。第2年有花時全部疏除,繼續(xù)采取摘心及拉枝開角的方法整形,角度700-800,并調(diào)整好主枝的方位。第3年后采取先放后縮的方法培養(yǎng)結果枝組。盛果期注意對枝組的及時更新,連續(xù)結果2年的結果枝應及時回縮,利用幼齡果枝結果,保持健壯樹勢。
3.6病蟲害防治
豐水梨的病蟲害主要包括梨黑星病、梨木虱、梨小食心蟲等.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進行病蟲害防治,并按照生產(chǎn)無公害果品的要求選用藥劑。具體操作上采取萌芽前噴一遍3—5波美度石硫合劑,殺滅越冬病蟲源:花序分離期噴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4月下旬后間隔15天噴10%吡蟲啉3000倍液加800倍80%大生M-45.連噴3~4次,防治梨木虱及葉部病害,并可與上述藥劑交替噴施1:2:200倍的波爾多液,連噴3次防治葉斑病:5月中旬噴20%的螨死凈2000倍液,間隔15天再噴1次,防治紅蜘蛛;7月上旬后與上述藥劑間隔15天噴2~3次25%的滅幼脲3號懸浮劑2000倍液,防治鱗翅目害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