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法 王倩菲 侯雪梅 李雷雷
蘋果小葉病的發生呈逐年嚴重趨勢。有的園片40%以上的果樹都不同程度出現小葉。小葉病主要表現為開春蘋果樹枝條新梢頂端嫩葉變小,節間短而細成簇生狀,不易成花難坐果,產量低或沒產量,給果農帶來直接經濟損失。造成小葉病的病因有五點:
1缺鋅造成的小葉病
樹上枝條梢部小葉,在小葉的下部能抽生出一個強旺枝條。這是缺鋅小葉病的明顯特征。防治方法修剪時頂端小葉部分保留不疏除,后部強條按需要正常修剪。在芽萌動期,中心花露紅和秋梢生長前各噴1次德國拜耳公司生產的70%安泰生可濕性粉劑800倍液,也就是抓住每次新梢生長前給果樹補足鋅元素。安泰生含鋅15.8%是鉻合態,極易被果樹吸收利用,實驗證明葉面噴安泰生鋅元素的吸收利用率是硫酸鋅的10倍左右。安泰生在防病的同時就能解決果樹缺鋅問題既經濟又實惠。果樹根系對鋅的吸收有3次高峰:一是芽萌動期;二是新梢生長前期;三是果實采收前后,即3月中旬、6月下旬、10月中、下旬。葉面噴或用安泰生400-600倍液灌根,效果比硫酸鋅每棵多點土施250克明顯。
2根系受阻引發的小葉病
癥狀多出現在地頭,埝邊。黏土嚴重及老水道、古道路上的果樹,樹上表現癥狀大多一個枝條整枝小葉枝組萎縮不展、花少、色淡坐果率低、果小畸形。嚴重時會從病枝基部抽出一個新枝,隨著新枝枝齡的增長又逐步小葉,干旱年份易發病。這類小葉病在病枝一側深挖改土,挖半圓形溝,溝寬50厘米,深60厘米施入有機肥50~100千克,逐年外移施肥,能使病情緩解或根除。
3營養不良造成的小葉病
有機肥缺乏。連年環剝、長放不疏不截不回縮、氮、磷鉀比例失調造成的小葉病。癥狀多表現在中干、主枝全部梢部葉片小、節間短而細簇狀不明顯,樹勢衰弱下部沒有新枝出現。造成這種小葉病的原因是有機肥嚴重缺乏營養不全造成缺素癥:連年環剝使根系得到葉片制造的光合產物減少造成根系不發達;氮磷鉀比例失調。磷肥過量磷酸鹽抑制鋅元素的吸收使樹體缺鋅造成小葉。缺鋅又使樹體抗逆性下降易患腐爛病和干腐病。
解決辦法:早施有機肥特別是早期落葉的果園,果樹根系生長時間的長短與葉片制造光合產物的多少呈正相關。8月下旬至9月下旬中熟品種已采收完,晚熟品種采收前,采取環狀或放射性溝施。每株施含有機質30%的有機肥4~5千克加適量氮肥或腐熟好的羊、雞糞50~80千克。盛果期果樹要改控氮增磷補鉀。為增氮穩磷補鉀補微的施肥模式。把環剝在增施有機肥的基礎上逐步改環割到不環割。老齡樹及衰弱樹不可一直長放不縮不截,疏忽了枝組的更新,直接影響了根系的更新,冬剪注意糾正。
4改接品種親和力差,品種選擇不正確造成的小葉病
嫁接樹幼苗及未結果樹葉片正常。初果期轉盛果期易發病,肥水條件好的果園盛果期易發病。癥狀多為中干、主枝梢部全部小葉、下部沒有新枝條抽出。
改接新品種時。要考慮新品種與原品種、基砧的親和力。親和力差嫁接成活率低,成活后易干枯致死。例如山定子嫁接的新紅星再改華冠、紅富士。對基砧不明的改接品種要注意新品種的成熟期一定要早于原品種的成熟期。在秦冠改接品種的試驗中發現:在有銹病的秦冠樹上用無病毒嫁接的摩力斯美國八號,果個大無銹病;紅富士有輕微果銹,果個比原品種小。改換品種時要注意親和力、品種的成熟期,以增施有機肥來改變這種小葉病的發生。
5亂用除草劑造成小葉病
癥狀為開春頂部枝萌芽遲再萌發小葉隨后葉片正常,嚴重時一直小葉。果農為除雜草連年用氟樂靈澆地隨水滴流,除草效果好但它在土壤中有殘留,對果樹根系造成傷害。根系的側根生長緩慢,吸收根被殺死。嚴重時根部膨大如瘤造成人為的根系受阻導致上部小葉。
用除草劑時要慎重細心選擇。選擇內吸傳導無殘留的除草劑。如有效成份是精惡唑禾草靈,草甘膦等。有以上癥狀的果園,清園和中心花露紅噴藥時加復硝酚鉀或復硝酚納可緩解這類小葉病。
堿性土壤上施用硫酸鋅會使硫酸鋅的作用減弱。用70%安泰生400-600倍灌根見效快持續時間長效果好。或在果樹芽萌動期、謝花后、7月下旬各噴1次70%安泰生800倍液,既殺菌又補鋅一舉多得,連年堅持,克服由缺鋅造成的小葉病不失是一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