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城,一個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部的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是“絲綢之路”的南路重鎮,全縣耕地面積7.33萬公頃,以維吾爾族為絕對主體的農村人口有30萬。在探尋農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該縣1993年確定了核桃等特色產業,歷經幾屆縣委政府的接力發展,目前核桃已成為促進當地各族農民持續增收的支柱產業。
農民人均核桃收入1092元
6月2日,葉城縣薩依巴格鄉薩依巴格村村民亞庫布·阿不力米提告訴筆者:“我家的1.33公頃承包地里,原來就零星長有90棵老核桃樹。從1994年開始,又先后栽了500多棵,基本上都在掛果。去年大約收了2噸,掙了45000多元。”
薩依巴格鄉黨委書記魯德福介紹說:“我們在全鄉0.34萬公頃耕地上栽了0.82萬公頃68萬株核桃,通過強化標準化生產,成立了230人的技術服務隊,常年巡回指導和幫助農民群眾采用田問管理等具體措施。把核桃發展成了我鄉經濟的支柱產業,去年的總產已達6000噸,1.9萬多農民人均核桃收入3236元。”
據該縣林業局黨組書記梁建新介紹,葉城全縣的核桃面積目前已達3.33萬公頃,2008年每千克均價40多元。最好的賣到了200多元,盛果期的667平方米收入普遍達到4000元,初果期約2000元。去年在遭受了50年一遇的春季凍害的情況下,進入產果期的2.67萬公頃核桃仍然收獲了2.4萬多噸,總產值4.3億多元,全縣農民人均核桃收入1092元。
領導班子接力促成3.33萬公頃基地
就葉城3.3萬公頃核桃基地的發展歷程,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原林業局黨組書記趙冀魯介紹說:“核桃在我縣至少有800年的種植歷史,從上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縣里提出搞核桃產業以來,歷屆縣委政府領導班子堅持一屆干給一屆看、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張藍圖畫到底的發展思路,才有了今天的良好局面。”
1993年。時任縣委書記的劉學虎帶領葉城縣委政府領導班子,針對當地屬次宜棉區的具體情況請自治區有關專家科學論證后,首次提出發展優質核桃0.67萬公頃100萬株,全縣廣大干群齊心協力,在原有0.33多萬公頃零星土著核桃的基礎上,用了不到3年時間,就完成了這一目標。此后的兩屆政府也連續將核桃作為主導產業大力發展。基地規模2004年達到了2.67萬公頃,成為新疆乃至全國的核桃大縣。
2005年。新任縣委書記何利民及縣領導班子,把工作重點放在了提質增效方面,提出“以質取勝、以特創優、斤果斤肥”的發展理念,大力實施以核桃為主的林果“521”工程。幾年來,他們全面推行核桃標準化生產。將商品率提高到了80%以上,通過了“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有機核桃產品認定,并新增了0.67萬公頃面積。
農民經紀人成為核桃銷售主力軍
為加快推進產業化經營,該縣2005年就引進了中糧集團等大型農產品經營企業,還自籌2000萬元資金。目前正加緊建設面積達26萬多平方米的核桃批發市場,8月底投入營運后,將成為南疆地區最大的核桃集散地。
該縣各級黨委政府充分發揮當地維吾爾族同胞商業文化底蘊深厚的優勢,大力實施“萬千百工程”,使農民經紀人隊伍得以迅猛發展。加快了“葉城核桃”走向國內外的步伐。所謂“萬千百工程”就是,培育10000名全國市場農民經紀人、1000名疆內市場農民經紀人和100名走向國際市場的經紀人。
縣農產品銷售辦主任呂學勁介紹說:“目前全縣年銷售核桃上10噸的農民經紀人已有654名,其中達50噸以上的43名,超過100噸的也有5名。他們使我縣的核桃在收獲后兩個月內就基本銷完,絕大部分都賣到了疆外,并出口到了日本、韓國、巴基斯坦等地。”
魯德福還告訴筆者:“我鄉年銷售核桃10噸以上的維吾爾族農民經紀人有65名。他們把90%以上的核桃銷到了區內外市場,其中最為有名的當數吾依力村的肉孜買提·玉素云。”
核桃經銷與民族文化互動雙贏
據了解。今年53歲的肉孜買提·玉素云早在改革開放初期就率先搞起了核桃經銷,把鄉親們的核桃賣到了喀什、烏魯木齊等地。20多年來,他帶動不少鄉鄰走上了致富路。為了把核桃生意做到國內外,他8年前在烏魯木齊市東環路市場購買了店面,成立了“葉城縣特色林果專賣店”,目前每年的核桃經銷量達350噸以上。
在經銷核桃有了積蓄后,他組建成立了“十二木卡姆民間藝術團”,去年9月,應湖南長沙市的卡西姆民族餐廳邀請,在長沙民族公園和這家餐廳表演維吾爾族傳統音樂藝術,截至5月底。已累計演出近200場次,贏得了眾多長沙市民的喝彩,并結識了全國各地的農產品經銷商20多名,促銷“葉城核桃”90多噸。
今年,肉孜買提·玉素云為自己制定了更高目標,力爭銷售500噸以上,為此又在長沙開了家“葉城縣特色林果專賣店”,目前正實施聯手營銷“葉城核桃”具體方案,已同陜西、河南、山東、上海、深圳等地的10余名經銷商簽訂了合作協議,客商們將于9月期間相聚葉城縣。
有關專家認為,肉孜買提·玉素云的核桃經銷與民族文化互動雙贏,提升了“葉城核桃”的品位,值得葉城方面借鑒,若深入挖掘當地的絲路文化,豐富“葉城核桃”內涵,并注冊符合葉城深厚文化的商標,則更能引起國內外對“葉城核桃”乃至葉城縣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