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重返權力巔峰并不難
●本報駐俄羅斯、英國、德國特約記者 李亞龍 紀雙城 青木 ●聞一 鄭潤宇 柳直 陳一
“普京的心思,你還是別猜了”——俄羅斯的一位政治分析家在談到普京會不會在2012年上演“王者歸來”時,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了這樣一句話。事實也的確如此。11日,普京前所未有地清晰表達了,他正在考慮是否于2012年重返總統寶座,此言一出馬上引來了各種關注。然而,媒體已不再像以前那樣興奮而輕率地進行預言。當年,“從大公司的總裁到俄國家安全會議秘書”、“從俄白聯盟總統到俄羅斯奧委會主席”,在媒體對普京走出克里姆林宮后的命運的種種預測聲中,普京出人意料地選擇出任總理。而“俄羅斯2009年會提前大選”、“梅普組合走向解體”等猜測也都沒有成真。在俄羅斯,人們印象最深的就是普京下臺前說的一句話, “當我離開克里姆林宮時,我只會帶走一支鋼筆” 。有人解讀說,普京帶走的筆是當年葉利欽贈送的,它代表著一種掌控全局的力量。
“我們是有同一血統的人”
“我們有共同的血統”——這是12日俄羅斯《觀點報》一篇文章的標題。文章稱,俄羅斯總理普京9月11日在莫斯科近郊的官邸會見“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成員時表示,他不排除2012年重新競選俄總統的可能性,但不打算與現任總統梅德韋杰夫競爭。俄羅斯世界安全研究所俄羅斯和亞洲部主任尼古拉·茲洛賓說,在會面時,他向普京提出了在下屆總統競選時是否會與現總統競爭的問題,普京用反問方式做了回答:“難道我們在2008年選舉中競爭了?2012年也是不會競爭的。我們將達成一個協議,因為我們是有同一血統的人,并且有著相同的政治觀點。”他說,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與梅德韋杰夫會從2012年的實際情況出發,共同考慮政治計劃,政治力量分配和“統一俄羅斯黨”的狀況,然后再做出決定。他和梅德韋杰夫都沒有個人野心。
普京說這番話時,華東師范大學國際關系與地區發展研究院院長馮紹雷教授就在現場。他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本次會議是以一種酒會的形式舉行,氣氛非常融洽、輕松。與會專家認為,普京在2012年再次當選總統的可能性很大。普京借“瓦爾代”俱樂部活動對外闡述2012年總統大選的事情,不能完全認為是刻意安排的,但是產生的效果是全面的。
俄羅斯人已經“習慣了普京”
普京暗示重返總統崗位,俄羅斯人按說應該比較關心。但《環球時報》記者在對俄羅斯人進行采訪的過程中發現,他們對此事的關注度似乎并不是太高,有分析人士對《環球時報》記者說,9年多,普京已經成了俄羅斯人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人們已經“習慣了普京”,不管他以何種角色發揮作用。
莫斯科大學后蘇聯空間社會政治進程研究中心主任阿·維·弗拉索夫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普京總理宣布的2012年總統競選問題,實際上是一個開放性、可以做不同解讀的宣言。因距離2012年大選時間尚遠,中間變數很多,比如經濟危機雖然表面上有了一定的好轉,但是否會再有第二波經濟危機,如果有,如何克服?用什么樣的手段克服?會得出怎樣的結果?這些都是可變因素。所以在目前來看,對總統競選問題還不能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無論是普京還是梅德韋杰夫再任俄羅斯總統,從實質上來說不會有很大的區別。他們確實出自同一個團隊,有共同的對俄羅斯進行現代化升級的理念。這種理念主要體現在國家對經濟的滲透與控制,在必要的時候,政府還會對某些領域進行“手動治理”。當然,他們在治國手法上會有些不同。普京比較強硬、梅德韋杰夫會比較柔和些。
尤·里斯達巴達娃是莫斯科大學經濟系博士生,她對記者說,普京再次當選總統從總體上來說符合邏輯。大家都明白,梅德韋杰夫能成為總統更多的是借助于普京的安排才得以成功的。而且現總統做出的很多決定都有普京的影子。另外,梅德韋杰夫還這么年輕,他可以成為普京卸任后的總統。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歷史學家德·古德諾夫的觀點有所不同,他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從我個人角度看,談他們誰當總統這個問題顯得確實太早。普京是在國家混亂、分離主義活動猖獗的時候上臺的,他非常精確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世界在變化,但感覺他的治國方法沒有太大的變化,采取的一些措施也沒有效率。另外,總是同一個人站在國家的最高權力巔峰也不利于民主的發展。所以,如果把他和梅德韋杰夫做比較,我更傾向于后者。梅德韋杰夫在處理一些關鍵問題上更為執著,比如就是在他的強力動議下通過了“反腐敗法”。
與知識分子相比,俄羅斯的普通百姓更直白。來自卡爾梅克共和國的、在莫斯科當保安的阿爾卡基·阿格耶夫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非常激動,他說:“對于普京或者梅德韋杰夫在2012年當選總統,我持絕對的反對態度,主要原因在于他們說得多做得少,他們已經干了這么多年,但是老百姓獲得了什么呢?到處都是貪污腐敗。我來自于農業區,據說國家給撥款,用于支持農業,但是錢呢?我們看不到,據我了解,都進了當官的口袋。所以,對他們任何一個人當政,我都持反對態度,當然了,我的態度可能起不了作用!”在網上的相關討論也不少,一位名為奧德納科的網民說,盡管梅德韋杰夫已任俄總統一年多,但普京在俄羅斯民眾中仍擁有極高的影響力和地位。在下屆總統選舉中關鍵取決于普京自己的意愿。從目前形勢看,如果他宣布參加競選的話,那么他毫無疑問會再次坐上總統這一寶座。至于他說的不會與梅德韋杰夫競爭,這取決于屆時梅德韋杰夫能否與普京競爭。普京手中掌握著巨大的政黨資源,這是現總統所不具備的。而一位名為FF的網民說,最好讓梅德韋杰夫繼續擔任下屆總統,因為在他擔任總統一年多來,已顯示出他的領導能力,這樣有利于國家的穩定。而在普京擔任總統期間,由于實施強硬對外政策,俄羅斯與國際社會關系緊張,俄羅斯在世界上已沒有幾個朋友了。
西方認為,普京重當總統不會改變什么
西方媒體對于普京的關注經歷過幾個階段,如今,它們更感興趣的是普京赤裸上身在河邊騎馬的新聞,對于普京重返總統寶座的新聞,西方媒體表達的更多是一種無奈。
美國《華爾街日報》9月12日的文章稱,這是普京到目前為止釋放出的最為清晰的信號:他正在考慮重返其“老本行”——俄羅斯總統。如果普京在2012年重新競選成功,那么他潛在的統治時間可能會到2024年。美國廣播公司9月11日的報道題為“普京在再一次競選總統問題上忸怩作態”。文章分析說,觀察家們相信梅德韋杰夫只是在為他的導師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宮鋪路,很多專家也認為俄羅斯仍然在普京的控制之中。俄羅斯的一家獨立民調機構上個月的民調結果顯示,普京的支持率高達78%。
德國世界政治研究所俄羅斯問題專家哈恩斯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普京這時候宣布可能競選俄羅斯總統并不意外。雖然西方有人懷疑,普京的所謂經濟奇跡其實完全建立在俄羅斯豐富的石油與天然氣資源的基礎之上。在金融危機中,普京無能為力。但俄羅斯的民調顯示,普京仍是最受歡迎的政治家。俄羅斯的政界和經濟界精英仍要求普京出面。因為俄羅斯的政治首先是人事政治。普京的政治遺產是他的親信仍在崗位上。俄格戰爭、俄烏天然氣大戰等問題,都是由普京出面解決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普京重當總統并不會改變什么。
普京的總統之路沒有阻礙
俄《共青團真理報》9月1日的報道稱,本月對俄羅斯100名政治家影響力的調查顯示,梅德韋杰夫與普京的影響力相差只有5%。俄專家認為,他們之間的差距已非常小,現在幾乎可以認為二者影響力是持平的。而之前的調查表明,梅德韋杰夫與普京相差20至40個百分點。為此,俄專家認為,鑒于兩人共同的影響力,2008年組成的“梅普組合”還會保持下去。而俄《權力》周刊8月底進行的輿論調查顯示,在俄羅斯社會有許多人贊成實行極權統治,他們對實現了強大俄羅斯復興的普京給予了高度評價,并希望他于2012年能夠重返總統寶座。此外,盡管受金融危機影響,俄經濟大幅衰退,但俄民調顯示仍有67%的俄羅斯人認為,普京為使國家擺脫危機盡了最大努力,這表明普京在民眾中仍擁有很高的威望。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俄羅斯時政評論員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普京的回歸從法律角度來說并沒有問題。就普京執政而言,國內國外還是認可的人更多。俄羅斯國內對于普京任內的經濟成就和社會穩定是有共識的。從西方的角度來看,西方人對普京的看法更多的著眼點是俄羅斯的政治和經濟,西方所關注的實際上并不是所謂的民主不民主的問題。在見識到梅德韋杰夫的強硬后,西方發現他們不得不與普京和普京模式打交道。另一方面,就俄羅斯的總統選舉而言,西方是沒有任何實際影響力的,俄羅斯人因為上世紀90年代受到西方太多空頭許諾的傷害,對西方及西方支持的政治勢力很反感。所以,俄羅斯總統選舉中并不存在什么來自外部的壓力。
俄決策機制已經從個人轉向政黨
對于普京回歸的話題,中國社科院俄羅斯問題專家聞一先生說,無論就目前俄羅斯的國家發展情況,還是就俄羅斯的民眾輿論來看,俄羅斯已經習慣并接受了“梅普組合”,尤其是這個組合在強國和俄羅斯愛國主義上的決策、在世界舞臺上的日益強硬的聲音。這就是“梅普組合”的實質,只要這個實質不變,是梅德韋杰夫當總統的“梅普組合”,還是普京再當總統的“梅普組合”,都不會對俄羅斯的發展方針產生重大的、急變式的影響。
再說,自從梅德韋杰夫競選當上總統后,俄羅斯的政治力量已經發生了雖然微妙,但極其重大的變化,那就是總統的候選人已經不再由某個個人(比如普京)說了算,決策的機制已經從個人決斷轉向了黨(統一俄羅斯黨)的決斷。2012年,普京能不能再次競選總統和當總統,決定的不再完全是普京本人,而將取決于俄羅斯國家的發展情況、統一俄羅斯黨的力量變化、全社會和民眾對“梅普組合”執政的認可程度和期待值,并且還將受普京和梅德韋杰夫兩人私人關系變化的影響。▲
環球時報2009-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