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婕
“戰爭,讓女人走開!”這似乎已成為千百年來各國軍隊的信條。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軍隊中都有了女兵,一些國家還誕生了女將軍。目前,世界各國軍隊已基本打破了性別的界限,女兵不僅僅在數量上有所突破,她們還與男兵享受同等的政治待遇。在世界各國,越來越多的軍兵種吸納女性,越來越多的領域對女兵開放,越來越多的女軍官問鼎“將星”。“挑戰偏見,追求平等”,風采獨具的女性在軍中已經成為戰爭中不可缺少的力量。
英姿颯爽的中國女兵

與外軍相比,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堪稱踐行婦女解放理念的先鋒;早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工農紅軍的隊伍中就不乏巾幗英雄。1935年初,紅軍在川東北建立了建制最大的婦女部隊——紅四方面軍婦女獨立師,擔任師長的張琴秋是我軍歷史上首位女將領。在1955年授銜時,時任總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長的李貞,成為當時解放軍中惟一的女少將。
我軍于1988年恢復軍銜制后,共計5名女將軍隨之誕生。時至今日,解放軍三軍及武警部隊中都出現了女將軍的身影,其中大部分為陸軍編制,空軍女將軍有3人,她們是:空軍指揮學院副院長劉彌群(劉伯承元帥次女)、廣州軍區空軍副參謀長岳喜翠、空軍指揮學院副院長劉曉蓮。剛剛晉升為師長的程曉健距將軍尚有一步之遙,但卻是我軍僅有的擔任一線部隊單位正職的女軍官,也是軍史上繼張琴秋后的第二位女師長。程曉健是我軍第5批女飛行員,在6種機型上有超過3200小時的飛行經驗。此外,程曉健還是第八、九、十、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去年四川地震期間,作為空軍抗震救災指揮中心協調員的她,出色地完成了上級賦予的任務。
這些杰出的女性投身人民軍隊,用自己的青春和行動,在創建和捍衛共和國的道路上寫下壯麗動人的篇章,在中國軍事史上留下了她們色彩斑瀾的身影。
日益壯大的美國女兵
美軍中出現女性,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后。當時美國為了解決海外駐軍通信聯絡的問題,征召了200名女性到軍中服役,擔任電話接線員。二戰爆發以后,美軍又招募了大量的女性,主要在軍中擔任護士、打字員、話務員、勤雜工等職務。戰后,美國女軍人的地位有了進一步的提高。1951年,美軍中第一位女將軍誕生了。1976年,西點軍校、海軍學院、空軍學院開始招收女學員。1993年,美國國防部取消了禁止婦女參加海上和空中戰斗行動的禁令,美國女兵不但進入了空軍的戰斗航空聯隊、海軍的海上艦艇編隊,而且也進入了陸軍步兵師、騎兵師和裝甲部隊。1994年,美國防部再次宣布,所有地面部隊專業必須向女性開放。
美國是當今世界上女兵最多的國家之一。美軍中女兵的數量達30多萬,已經占到了全部兵員的15%以上。美軍中的女兵在伊拉克戰爭中發揮的作用超過了以往任何一次戰爭,她們駕駛飛機轟炸地方目標,在地面與伊軍作戰,看管伊拉克戰俘,在可能遭到伊軍狙擊的情況下駕駛裝滿后勤物資的卡車在前方與后方之間穿梭。
海灣戰爭中,美軍有3萬余名女兵參戰。1998年12月,在美軍的“沙漠之狐”行動中,有9位女飛行員駕駛轟炸機、空中加油機和救援直升機,執行空襲任務。現在,美國海軍中所有允許女兵服役的戰艦上都會出現女兵。
沖破藩籬的德國女兵
德國軍隊對女兵的排斥是有歷史根源的。二戰時德國女兵曾在德軍中擔任護士、電話員以及秘書,但女兵一旦被俘往往會受到非人的虐待。于是,1944年11月,德國政府作出規定,為了女性自身的利益,不允許女性在軍隊中服役,包括國內的自衛隊也不許參加。
2000年1月11日,德國推翻了禁止女性從軍的法律,德國女性又獲得了加入德國聯邦國防軍的權利。2001年1月2日,244名女兵正式開始在德國聯邦國防軍作戰部隊服役,從而改寫了戰后50多年來婦女只能在德國軍隊中從事醫療或文藝工作的歷史。此外,女兵考入軍官大學后將學習3年,之后還要通過相應的軍事訓練才能進入戰斗崗位。
任重道遠的英國女兵
1998年4月英國開始實施男女軍人機會均等計劃后,報名參軍的英國女青年日益增多。她們既可以在陸海空三軍中服役,還可以參加維和部隊。截止2001年,英國軍隊中的女兵約占軍隊總兵員的8 %,比10年前增加了三分之一。

英國國防部的一位官員說:“在歷史上,軍隊的很多工作一直由男性擔任,現在我們想對偏見提出挑戰。”2000年,英國皇家海軍結束了歷經400年的規定,第一次任命了兩名女指揮官出海指揮英國軍艦。目前,英國的海陸空三軍中都有女軍人,女兵可以當飛行員、領航員以及擔任其它高級職務。
迅速成長的法國女兵
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女性逐步進入法國軍隊。目前,法國軍隊中的女兵在歐洲各國中首屈一指。
以前,法國女兵主要在陸軍中服役。1995年以來,盡管法國空軍一再強調“男性使用化”,但在空軍的女兵已占到11%,女飛行員占飛行員總數的1. 4%。她們駕駛各種型號的飛機,包括作戰飛機。法國女兵還打破了婦女不能出海的戒律。海軍中除了突擊隊以外所有兵種都對女兵開放,女兵們甚至可以在潛艇上服役,進步十分驚人。目前,在法國海軍水面艦艇部隊服役的官兵中每10人就有1人是女性,有的已經成長為女艦長。1998年11月法國誕生了第一位女將軍。
瀟灑美麗的澳大利亞女兵
澳大利亞軍方已修改“禁止把女性派往危險軍事地區”的相關規定,破例允許把女兵調遣到陸軍前線戰場。來自澳大利亞的“巾幗英雄”們可能會開赴到像伊拉克和阿富汗這樣“極度危險”的一線戰區,從事與英美女兵完全不一樣的“非輔助性”軍事活動。雖然目前名義上女兵仍然“不能直接參與戰斗”,但她們已經可以加入步兵、坦克兵、裝甲兵等兵種的部隊以及重機槍分隊。事實上,澳大利亞女兵會隨時出現在“槍林彈雨”之中,與男性士兵“并肩作戰”。
高學歷的俄羅斯女兵
從二戰爆發開始,蘇聯打破了1923年制定的軍隊不征召女兵的禁令,開始動員婦女參軍。俄羅斯女兵的傳奇風采早已為世人所知。目前,俄軍中有女軍人15萬余人,約占兵員總數的12%,其中包括300名高級軍官。在今日的俄羅斯軍隊中,僅指揮專業就有170種崗位對女兵開放。
當她們走進了軍營,就擔負起了保衛國家的神圣使命。俄軍女兵的訓練標準與男兵一樣,沒有什么照顧。指揮員認為,女兵首先是兵,其次才是女人。俄羅斯女軍官百分之百受過高等教育。在女士兵中也有28%的人受過高等教育,而男士兵則只有11%;女士兵畢業于中等技術學校的占到50%,而男士兵則僅占20%。在戰略火箭部隊有2萬余名女兵,平均每9名女兵中就有一名畢業于高等院校。有8000多名女軍人和男兵一起在導彈團和通信樞紐執行戰備值班任務。大量高知識女性走進軍營,不僅改變了軍中的知識結構,而且也有助于軍事建設向高質量方向發展。
身懷絕技的以色列女兵
1948年5月28日開始,以色列女兵主要擔任勤務支援。由于長期處于戰爭環境,本國人力缺乏,越來越多的女兵走向了作戰崗位。目前以軍女兵中,只有不到40%的人在純意義上的后勤部門工作。許多女兵都是身懷絕技的專業軍官或軍士,譬如幼獅式及F-15戰斗機的維修技師,還有裝甲部隊技術教官、傘訓教官及突擊部隊特制裝備教官等,這些具備專業技能的女兵,對保持以軍戰斗力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以色列是世界上惟一一個婦女必須服兵役的國家,根據以色列強制兵役制度,猶太女性滿18歲后必須服兵役21個月,只有已婚女性、已育女性和虔誠的猶太女教徒可以免除兵役。
在全民皆兵的以色列,腰間橫跨一把M-4突擊步槍的女兵并不少見。她們很酷,也很苦,還略帶幾分讓人難以捉摸的神秘色彩。女兵在以色列國防體系內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她們在軍隊中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今天,女兵甚至可以走上步兵戰斗教官、核生化戰術運用專家這些以往只能由男性擔任的崗位。
2000年,以色列建立了一支叫“山貓”的女兵連。這支部隊的主要任務是阻止敵方沿約旦邊界潛入以色列領土。
膽量過人的泰國女兵

泰國擁有一支訓練嚴格的第一旅步兵團。該步兵團的女兵年齡為16歲至25歲,專門訓練用來對付恐怖分子。女兵訓練的地點和方式保密,訓練科目十分嚴格。她們可以單獨在森林里生存,能用最快及最有效的方式殺死敵人。新加入的女兵要接受一次測試,需要在一周內單獨在野外生活,包括捕捉蜥蜴、以毛毛蟲為食物,并要赤手空拳對付野生動物的襲擊。訓練及格后,每個女兵還要單獨在墳場內與尸體、骷髏骨共度一晚。
一專多能的韓國女兵
韓國軍隊中目前共有5萬多名女軍人。其中國防部系統有3.5萬名女軍人,此外空降兵也有數千名女兵,其余的女兵則分布在機關、院校、后勤和其他部隊。韓國海軍已經有幾名年輕的女少尉在4300噸級的救援艦上服役。通過入伍測試的女兵,進行為期4周的新兵訓練之后被分到相應的部隊。每一位應征入伍的姑娘還要接受短期救護培訓,必要時擔負護士和救生員的工作。
升職不易的日本女兵
日本女性一改傳統印象,不愛紅妝愛武裝,走入軍營。1968年3月,陸上自衛隊公開向社會招聘了11名女自衛隊軍官,從此揭開了自衛隊擁有女軍官的新紀元。海上自衛隊和航空自衛隊相繼于1974年5月開始招聘女軍官。到1999年末,在自衛隊中服現役的女軍官總人數約有1萬多人。約占自衛隊軍官總數的4%。日本陸上自衛隊每年招募340名左右的女兵,女兵數量每年穩定在1600名左右,女軍人要在部隊服役3年才能獲得參加軍士候補生的考試資格。學完軍士候補生課程后,提升為下士,再服役3至4年,可獲得干部候補生考試資格。日本自衛隊絕大部分領域都已對女性開放,女兵們活躍在陸海空三軍各個自衛隊中。
蓬勃發展的其他各國女兵
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等國家,在改為全志愿兵役制后,給軍隊征召女兵增加了額外動力。
意大利:以前不準女性參軍,后來國會通過立法賦予了女性服兵役的權利,這項法案一出臺就贏得了公眾的認可。
加拿大:軍隊中不僅有空軍中隊的女指揮官,而且女兵還開始擔任搜索與救援任務的技師,這被認為是女兵首次在加拿大軍隊中擔任最艱苦、最吃力的工作。
西班牙:已有6000多名女兵在武裝部隊中服役。女兵已經被批準進入前線部隊、傘兵部隊以及潛艇部隊。
巴西:自1981年修憲之后開始允許女性服役。目前,在巴西的陸海空三軍中共有5600名女兵。但根據慣例,她們只能在行政和后勤部門任職。不過,近年巴西陸軍邁出了大膽的一步,招募自愿接受正規軍事訓練的女兵。巴西歷史上第一支女子步兵團正式成立。
希臘:女兵人數占部隊總人數的3.75%。現在希臘的女性可以考入任何軍事院校學習,但在希臘軍隊中軍銜最高的女性都是軍醫,有幾位女軍醫已經是陸軍準將了。
丹麥、挪威、瑞典等國軍隊中女兵所占比例相對較小,但這些國家正準備通過放寬體檢條件,提高女軍官待遇等種種方法來吸引更多的女性進入部隊服務。同時,挪威和瑞典還是率先允許女兵上潛艇服役的國家,最近挪威已有一艘潛艇交由一位女軍官指揮。
不要說戰爭只是男人的專利,也不要說戰爭只是男人的事業。“戰爭讓女人走開”早已是不合時宜的古訓。隨著技術的進步、觀念的變革與女軍人們的努力,必定會有更多的杰出女性進入大眾的視野,讓軍營中的風景更加絢麗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