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娟
教學,你孤獨嗎?
合上書本,不由輕輕問自己。
那些逝去的時光如浪花,在記憶的長河里翻騰,跌宕,洶涌。
如何不曾孤獨過?只是孤獨的時候,似乎從未向他人言說過。最初的課堂上,遭遇頑童、紀律渙散、束手無策時,羞于向同行求教,是怕被嘲笑無能?那么長的工作時間里,學生的成績被作為考量教師工作成效的依據,這樣理所當然的以為,在平行班排名次的時候,如何不曾孤獨過?站在講臺上,盯著學生的成績,有多少時間真正俯下身來,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教育和教學,如何不曾感到孤獨?孩子的學習有問題了,向家長“告狀”,家長把孩子痛罵一番,自己居然感到出了一口氣,那時,如何不曾感到孤獨?最記得,那個“頑劣”的孩子的莽撞、無禮,怎樣使自己陷入無助的深淵。如何不孤獨?
教學,你孤獨嗎?
再次這樣問自己。過去不曾問過。種種問題出現的時候,更多的,只是一味地在負面情緒里獨自孤獨……
《教學不孤獨》,讓我們看到那些熱忱而閃亮的教育夢想:爭取社區、家長的支持,合力將一項有意義的活動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真正讓孩子在實踐中獲得真知——米歇爾·埃文斯與同事花費整個暑假的時間,在教室里建造了幾艘模擬宇宙飛船,讓學生隨時漫游太空,“每次漫游可以用不同的學科作為主題,有時是科學,有時是數學,有時是閱讀”。而“家長——教師聯合會”則根據太空船上不同的角色制作服裝,把很多科目的教學變成一趟虛擬的太空之旅,讓學生們穿越時空,回到某些重大的歷史時刻,與哥白尼、伽利略等偉大人物“會面”……
教學,有夢!教學,如此激動人心!教學,如此齊心協力!
教學,有愛!《找回天使的聲音》里,從不開口說話的女孩摩根終于第一次開口了,因為有愛;《寄往遠方的愛》中,家長和學校密切配合,全社會大力支持,幫助俄羅斯一個學校的小朋友們,那樣浩大的工程的成功,對孩子們來說意味著什么?
有愛、有夢的教學,不孤獨!
可是,還是要問自己:教學,你孤獨嗎?
在已逝的歲月里,不得不承認,孤獨,一直存在著。那么,現在呢?一如從前?想起孩子們的短信,想起他們日記中的我,想起家長的新年問候,想起那一句“總有一種情懷系在孩子們的身上,真為自己和孩子感到幸福”,想起……
什么時候開始,慢慢走出孤獨?
教學,你孤獨嗎?
以后的日子里,還會這樣問自己。
(博客地址:http://blog.edu11.net/space.php?uid=2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