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秋霞 姜雪美 吳惠英
【摘要】社區體育建設的兩個支撐點是場地器材和組織指導人員。為了完善社區體育設施首先要發揮現有的各類場所的潛力,重組現有體育資源做到資源共享;同時還必須抓好社區體育干部隊伍的培訓,培養專職指導員,新建職業者隊伍。
【關鍵詞】社區體育支撐點 場地設施 社區體育干部隊伍
社區建設的城市管理的基本單元,在社區的各項文化活動中,體育的實踐性最強、活動空間最大、群眾的參與度最高、對增強居民健康的作用最明顯。然而,開展群眾體育活動,場地設施和技術指導力量是必需的前提條件,這就是當前社區體育建設的支撐點。若缺少這兩項必備的落腳支點,社區體育建設將成為“空中樓閣”。
一、解決好社區體育場地設施的問題
1.宜春市社區體育場地設施的現狀調查
我們對宜春市大部分城區居民對社區體育最需要的因素進行了調查,調查表明:場地設施為第一需要占25%,第二需要器材用品為8%,合計為33%,顯示社區成員對解決場地器材的迫切。該問題在社區體育建設中非常重要和急需。
社區成員在極有限的體育鍛煉場地里,如何選擇鍛煉地點,就調查表明,因戶外活動空間有限,無奈而困于家中鍛煉的居民占60%,選擇在馬路、公路上鍛煉者占14%,選擇公園占12%,公共體育場占9%,學校體育場占5%。值得深思的是,占據現有場地將近一半的學校體育場僅被5%社區居民所利用,猶如被閑置的郊野那樣,只有5%的居民零星去“光顧”。
2.解決社區設施問題的對策建議
(1)挖掘現有各類場所的使用潛力。對非重大比賽期的公共體育場所要把群眾入場率作為考績的標準之一,想方設法吸引更多的居民進入場所鍛煉。例如在邊緣地帶開辟健身路徑,鵝卵石腳底健身小區,開辟健身房,配備技術指導等。
(2)加大執行現有國家體育設施法規的力度。根據國家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規劃規定,所有居住區和小區按國家建委和國家體委共同制定的有關城市公共體育設施用地標準配置公共體育場所,對不執行規定或未完全達標者要給與必要的處罰。
(3)重組現有體育資源,做到資源共享。體育、教育、民政、建設等部門要共同攜手將座落在各個社區的大專院校、中小學校的體育場地充分利用起來,服務于社區,向社會開放。開放的學校體育場地可以收取維護和管理的成本費用,不作商業性收費。體育局下屬的體育館、體育場、訓練房、游泳池可規定時間向廣大社區人員免費開放。
(4)開拓新的鍛煉場地。“綠色圍城,森林入城”的宜春城市建設規劃,將為社區體育設施開辟廣闊的境界。經濟開發區、宜陽新區、城南、城北等紛紛在郊野上大做文章,開拓新的體育設施,增添景點以及綠色的環境和“綠色”的健身結合起來,融為一體。
二、加強社區體育干部隊伍的建設
1.社區體育干部建設的必要性
調查表明,體育技術指導需要合計為16%。由此可見,當前社區居民對社區體育建設的需要除場地器材、體育經費之外,就是社區的指導力量和組織力量了。
2.搞好社區體育干部隊伍建設的建議
(1)培養、選拔社區體育干部充實到第一線。縣、區政府體育行政部門和街道辦事處要認真培養選拔德才兼備,熟練熱愛體育工作者充實到街道辦事處和社區體育組織。
(2)通過有關部門協商,研究城市社區體育專職人員的配套方案(比例)。
(3)抓好社區體育干部隊伍的培訓工作,力求分類培訓專職人員。
(4)新建職業者隊伍。社區體育志愿者是那些用自己的勞動技術、時間首先為社會服務,其次為體現自身社會價值、展示個人能力和個性,不謀求工資報酬的社會活動積極分子。社區體育志愿者可以從社會各階層中自愿報名審查吸收。體育知名人士,退休人員以及體育院校專業和相關的實習生等是社區體育志愿者的主要報名吸收對象。
三、結束語
總之,抓緊和加強社區體育這兩項支撐點建設,其意義不僅關系到某一部門,還具有深遠意義,有助于將廣大的社區居民吸引到陽光明媚、綠色、健康的活動場所中來,提高人民的身心健康,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利國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