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力拓門”案件,成為海內外關注的焦點。
力拓胡士泰等人被拘,顯示中國政府對于外資企業在中國的一些做法已經不能容忍,故而動用司法力量重擊不法分子。以往這些外資企業獲得的一些“特殊保護”和“超國民待遇”將不再可靠。外資企業不會再是商業社會之中的“特殊分子”。曾幾何時,在中國各地招商引資過程中,很多外資企業獲得了相當優惠的條件。實事求是地說,只要是合約簽訂的,符合現代商業契約的精神的外商利益,應該堅決保護。但是,部分外資企業習慣性利用灰色地帶進行騰挪,尤其是心存僥幸—— 覺得在中國可以做一些在發達國家不敢做的事情——那么他們的風險會就大大增加。對于外資企業來說,無論規模大小,影響力多寡,無論是否有過類似的不當舉措,都應該及時反思自身行為,在中國要合法合規地做生意。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被刑拘的力拓鐵礦石部門中國業務負責人胡士泰,80年代曾在中信集團工作。中信集團是我國進行海外資源性布局的一家窗口企業。1998年,冶金工業部的許多掌握核心資料的官員進入力拓等企業,被外資公司委以重任。這些對中國鋼鐵行業了如指掌的人士收集到了多少中國鋼鐵行業的商業秘密,還沒有被完全披露。但是胡士泰們獲得的百萬美元高薪,讓中國企業付出了上百倍的代價,已對中國社會造成了一種莫大的傷害。
力拓胡士泰們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此類商業間諜的所做所為,已實際構成對中國經濟利益的重大威脅。從前幾年開始,中國人在與澳洲、巴西等鐵礦石采購中就一直處與下風,不得不接受高得離譜的價格。這幾年鐵礦石價格每年以超過50%的價格上漲,去年漲幅甚至超過80%,對中國經濟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
鋼鐵為現代工業的基礎,鋼鐵價格的連年上漲,造成中國其他工業產品的價格連帶攀升,每個中國居民都要為此付出不必要的費用。更可怕的是,這種潛伏和竊密的手段,絕不僅僅只發生在鋼鐵行業。中國其他重要的經濟命脈和牽涉國家安全的行業,同樣諜影重重。
改革開放以來,有一些外資公司在中國看到一些體制轉型之間的利益空間,按捺不住,鋌而走險??滔碌纳虡I爭戰已經日漸升溫,滲透到經濟領域的各個層面。我們并非“陰謀論”的愛好者,但是以竊取商業秘密為目的的商業間諜的存在不容人們掉以輕心。連力拓這樣在外國江湖地位顯赫的企業,都會采取此類不上臺面的手段,更遑論其他中小公司。他們可能是外國商務代表,可能是名義上和商業組織的“國際友好人士”,甚至就是你身邊的一個海歸背包族。當然,公司的秘書,或者是你的銷售員、你的親朋好友……都可能利用商業秘密來獲取利益。因此,加強國家利益的信息保密,完善企業的商業秘密機制,已經不僅僅是書面上的書生爭論,而是非常現實地影響到國家安全和公眾利益的當務之急,無論怎么重視都不為過。
事實上,胡士泰們包下女歌星專場招待鋼鐵企業的高管,奧運期間包下天價貴賓包間,以及多次奢華的出國考察……這類赤裸裸的商業賄賂,在西方國家的普世價值體系之中也是無法忍受的。胡士泰們更派遣人潛伏打入中國鋼鐵企業,全方位滲透,從而獲得中方談判小組的會議紀要,獲得中國鐵礦石需求量和儲備量的準確數據,獲得中國鋼鐵行業的平均毛利率以及中國鐵礦產量的真實數據……這些作為,無怪乎中國政府震怒,全社會嘩然。
以往在中國做生意的一些手法已經行不通——這是“力拓門”給予外資公司的一個清楚信號。以前一些能夠上下其手予以公關運作的商業黑暗地帶,也正在逐步被陽光照耀。在改革開放的第31年,外資企業確實有必要以“力拓門”案件為鑒,切莫鋌而走險,一定要學會在中國政府和社會輿論接受的邊界之下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