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司瑞 王光遠 寧丙文
在當前受金融危機影響的艱難經濟形勢下,一些企業降低了對安全的重視程度。然而,在杜邦公司,安全被看作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始終放在重要的位置,在目前的情況下,安全尤其具有重要的意義。杜邦公司認為,以增長為導向的企業如果能持續加大在安全方面的投資,將會實現業務的顯著增長,并能提高生產效率。高水平的安全所帶來的經濟益處很多,簡單地說,企業只有將安全變為一種生活方式,以及一種經營企業的方式,才能有所成就。
成立于1802年的杜邦公司一直很尊重科學和安全,安全一直是杜邦公司管理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
安全表現=業務績效
與杜邦公司一樣,世界上許多組織機構已經逐漸認識到,卓越的安全表現等同于良好的業務績效。確保雇員保持健康及在崗工作,是實現優化生產力和不斷達到甚至超出定額指標的最佳途徑。一個企業發生損失工時的傷害事故越多,其生產效率也就越低下。安全意識、特別是來自企業領導層的安全意識,可以幫助公司提高生產效率,并贏得尊重雇員生命安全及健康的美好聲譽。
2008年10月,杜邦公司在瑞士日內瓦舉行了“杜邦領袖論壇”。250位企業領導人參加了該論壇,討論了在當今和未來改進工作場所安全和可持續性的理念發展趨勢及協作方面的問題。在論壇上,這些來自歐洲公司的領導人參加了一次實時互動的關于工作場所安全的現場調查,結果分析如下。
52.3%的受訪者認為,影響工作場所安全的最重要問題是“不安全的行為與工作條件”。危險的工作條件所導致的結果是傷害事故、生產力損失、設備損壞、工作流程崩潰,有時甚至發生死亡事故。因此,對于所有企業的領導人來說,工作場所安全具有最高的重要性。
33.9%的受訪者認為,了解安全發展趨勢可激發新的思維方式與解決問題的方法,還可以使安全成為企業經營的核心部分。
56.6%的受訪者認為,安全生產應為首席執行官的責任,而只有2.5%的受訪者認為安全健康與環境主管應承擔這一責任。
50.8%的受訪者認為,老化的基礎設施和不健全的體制與流程是影響員工安全感與幸福感的首要問題。
當被問及公司在尋求新解決方案時何種因素最重要,47.8%的受訪者最關注解決方案能否順利融入其組織架構中,并便于實施。
85.5%的受訪者認為,不管是以小組形式的會議還是一對一會面,會議都是傳達安全信息的最有效方法。不到10%的受訪者通過電子郵件、電視電話會議、在線交流工具來進行溝通。可見,當面的直接溝通仍比通過科技手段更加有效。
55.7%的受訪者認為,安全績效及運營最優化是亟需新方法或解決方案的兩大最重要的業務挑戰。這兩個關注點是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為了確保健康、安全、生產率最大化和企業成功,安全應該成為所有公司運營結構的基本組成部分。
這些領導人對于其所在企業的安全現狀及其作用,都有著很清晰的理解。杜邦公司認為,這種自覺的安全意識對減少傷害和死亡事故的發生非常重要,因為這些事故會導致企業生產力降低和聲譽受損。
Bradley曲線
“杜邦Bradley曲線”可以幫助我們避免傷害事故和死亡事故的發生,該曲線是由杜邦公司的一名工廠經理VerlonBradley發明的。Bradley曲線可以幫助了解公司的安全狀況,或者還需要去改進哪些方面的工作。該曲線顯示,當雇員從被動應對安全挑戰轉變成積極主動應對安全挑戰時,工人的受傷率就會明顯地下降。
在曲線中最左邊的“自然本能”階段,公司的傷害率是最高的。它表明,公司的管理層沒有參與進來,雇員只是靠自然本能對安全問題做出反應。對任何公司來說,這些都是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
如果曲線向右邊移動,在“監督”階段,管理層參與進去,但是只是作為執行者,而不是指導者。安全規程作為雇工的條件,強制雇員執行。
如果公司能在“自覺”階段找到自己的位置,才是真正的進步。因為這時管理層參與了,雇員得到了管理層在安全方面的承諾,獲得了相應的安全知識的培訓,懂得為自己的安全負責。在這一階段,管理層充分認識到了安全的重要性,并公開獎勵實踐工作場所安全行為的雇員。
最右邊的“團隊”階段是公司領導層最期望達到的目標。在這一階段,管理層和雇員全部參與了安全管理。安全監管已經成為不必要的手段,因為雇員現在已經不僅全部負責自己的安全,同時還要負責同事的安全。他們互相提醒,以團隊的形式工作,提高了整個工作場所的安全水平。在這個階段,公司會贏得各種安全獎勵,員工的士氣和生產效率得到提高。雇員會得到更多的安全保障,一切都在可控的狀態。
安全管理3要素
在杜邦公司,工作場所安全管理的3個最重要的要素是領導力、架構與流程、行動。正是這3個要素,使杜邦公司成就了世界領先的可持續性的安全文化,從而保障了公司最寶貴的資源——員工的福祉。
1.領導力
企業的高層領導親自示范安全行為,是他們日常職責中最重要的部分。高層領導有責任為員工、資產及生產流程提供保障。在杜邦公司,首席執行官也是“首席安全官”。“有感領導”是一種安全意識,當公司已經達到了“有感領導”階段,意味著最高級別的管理人員不僅談論安全,而且也在踐行安全的行為。
最高級別的管理人員踐行安全承諾的方式,可以是通過在工作場所示范安全行為,如扶著樓梯欄桿上樓的方式,也可以在每次開會前強調安全的重要性或者重申一項安全規定。如果需要高層管理者在安全與生產之間做出選擇,安全通常會勝出。因為,卓越的安全表現等同于良好的業務績效。在長期的企業經營中,安全的工作場所意味著更高的生產效率和較低的成本。
2.架構與流程
一旦最高級別領導層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之后,他們必將安全貫徹到公司運營的每一項業務中,這就是第二個基本要素——架構與流程。
架構與流程包括:實施正確的制度,確保安全意識貫徹到公司的每一個層面,各級管理部門承擔安全責任,學習如何制訂有意義的安全目標,創建一種變化管理的程序,將公司的安全狀態從Bradley曲線的最左邊移到最右邊,安全期望應當滲透到公司流程的每一項工作中等。
3.行動
行動主要包括:雇員之間的交流、持續不斷的安全培訓、引進新的操作或程序、制訂代表安全進步的基準。
培養具備高效安全管理舉措的企業安全文化,可以在整個企業內建立信任,培養員工責任,并鼓勵人人盡職盡責。公司在把安全作為戰略性價值觀,并視其與成本、生產力和人力資源等問題同等重要后,企業內部各個層面可以實現安全文化的轉變。這種轉變不僅挽救了眾多生命,而且每年還可減少數以百萬計美元的經濟損失。卓越的安全表現所帶來的收益不僅包括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保險費用、改善雇主與雇員關系,而且還能留住更多的優秀員工。
編輯 寧 遠
2008年第12期“有錯必改”
1.p.9,左欄倒數第3行,“座落”應為“坐落”;
2.p.15,右欄第11行,“煤碳”應為“煤炭”;
3.p.16,左欄倒數第8行,“《危險化學品管理條理》”應為“《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4.p.86,左欄第6行,“跑到”應為“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