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瑛
談笑幫忙惹事故
家在山西省定襄縣李家坪的李茂是山西省某公司的職工。自2005年2月加入公司以來,李茂一直在生產加工彎管的車間負責彎管矯平的工作,每當上一道彎管軋制工序完成后就進入到他負責的工序。很多人都覺得在流水線上工作是個枯燥活,但從農村走出來的李茂對自己的這份工作卻很滿意。他的技術熟練,工作認真效率高,在他負責的工序中從來沒有積壓過工件。和他一起到這家公司來的,還有他的幾個老鄉,所以,只要自己的工作做完了,李茂就會去幫老鄉打打下手,是個閑不住的人。
2008年9月3日上午10:20,李茂矯平了前段工序送來的所有彎管,等了一會還不見有新的彎管送過來,他就走到彎管軋制工序處,發現新來的同鄉林宜正在手忙腳亂地往彎管機上送管。林宜才來不久,工作不熟練,李茂覺得自己干得快,不如先幫幫林宜,等一會再回到自己的工段。于是他就站到林宜的旁邊,一邊和他聊著廠里的新鮮事,一邊幫著往彎管機上送管。有了李茂的幫助,林宜也很高興,倆人一邊說笑一邊送管,工作速度似乎也快了不少。
但事故往往發生在一瞬間,就在倆人說說笑笑的時候,正在送管的李茂不慎將左手手指卷入了彎管機,瞬間就被整個拽了進去。林宜一下子被嚇呆了,等到李茂扭曲著臉沖他大吼他才反應過來,跌跌撞撞地跑過去按下彎管機的開關切斷電源。看到李茂出事了,其他工友也停下手里的活圍了上來,得到消息的廠領導立刻派人將李茂送到了醫院。
經過醫生的診斷,李茂被確診為手指粉碎性骨折。
工傷申請費周折
李茂家在農村,家庭負擔很大,弟弟妹妹還指著他在外打工的工資交學費。如果不能算作工傷,那在他養傷期間,單位還要按照規定扣除病假工資。這筆錢對于李茂和他的家庭來說,都不是一筆小數目。于是,在事故發生后,李茂趕緊向單位提出工傷認定申請。但單位領導研究后答復說,李茂的工作不是彎管,被彎管機軋傷是因為李茂去找林宜聊天順手干活弄傷的,不僅不能算作是工傷,還屬于嚴重違反勞動紀律。
對于單位的說法,李茂感到非常委屈,他覺得他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才去幫助技術不熟練的林宜的,就算他在工作中聊天了,但也不能否認他是在干活時候受傷的,怎么能不算工傷呢?
勞動部門定結論
李茂多次找單位也不能達成一致意見,無奈之下他直接找到了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進行咨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受理了李茂的工傷認定申請,相關人員到李茂的所在單位就相關情況進行了調查核實,最終認定李茂左手受傷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一款第(一)項“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規定,應該認定為工傷。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認為,李茂受傷的時間是在上班期間,而且是在車間干活時受傷,雖然受傷時所從事的工作不是彎管矯平工序的工作,但仍然是單位正常生產的組成部分。因此,屬于“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對于單位提出的李某違反勞動紀律問題,不能就此否定其從事工作過程中受傷的事實。在認定工傷的過程中,只要受傷情形符合工傷保險法規中認定工傷的條款,而沒有排除條款所列的事實,就可以認定為工傷。雖然在此次事故中李茂有違反勞動紀律的情況存在,但無責任賠償是工傷保險的基本原則之一,并不影響工傷的認定。
事故啟示不能忘
企業發生事故后,受傷職工和企業的權利和責任如何劃分,怎樣進行工傷認定,是傷者和企業共同關心的問題。首先是要通過工傷認定的程序,單位和個人都可以向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進行申請。事發后單位應當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為職工進行工傷認定申請,如果單位不給職工辦理申請手續,自發生人身傷害之日起1年內,職工或其直系親屬也可以直接向單位所在地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進行申請,只有經過工傷認定程序后,工傷待遇才有保障。在受傷職工治療和休養期間,單位不能按病假處理,職工工資應該照發。
除此以外,這個案件也應該給所有工作在一線的工人一個啟示。李茂的工傷雖然得到了認可,但對于他個人來說,他所承受的痛苦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在這個案例中,邊聊天邊干活是造成李茂受傷的直接原因。俗話說“一心不能二用”,注意力分散是最容易釀成事故的。所以,在工作中無論做什么都應當專心致志,避免發生傷害事故。
編輯 林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