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赴印度特約記者 金 海 ●余 秋
中國女籃隊員高舉亞錦賽冠軍杯。
貓鼠游戲!? 中韓女籃24日的亞錦賽決賽,并不像國際籃聯網站賽前預料的那般充滿戲劇性。身材高大的中國隊以91∶71輕松戰勝以速度見長的韓國隊,奪得本屆印度亞錦賽冠軍。這場勝利不僅改寫了長期交錯的中韓女籃交戰史,也給北京奧運會后盡顯頹勢的中國三大球挽回了些許顏面。
“還是萬里長城高呀”
輸掉20分,第四節完全淪為垃圾時間,以這樣的方式潰敗令韓國媒體大呼意外。《首爾體育》在第一時間分析道,賽前擔心的中國隊身高優勢仍然成為最可怕敵人。韓國隊身高2米的秘密武器何恩珠并沒有改變球隊的劣勢。韓國《朝鮮體育》曾把韓國女籃稱為“韓國籃球自尊心的支柱”,但在賽后,該網站承認韓國隊的老化影響了球隊快速、多變的技戰術發揮。
中國女籃主教練孫鳳武賽前擔心的中國隊體能問題似乎表現在了對手身上。中國隊兇狠的貼身防守和超過對手3倍的籃板球成為勝利的關鍵。難怪韓聯社在決賽后以《還是萬里長城高呀》撰文稱,沒有什么可抱怨的,中國隊是本次比賽平均身高最高的,韓國隊整矮了4厘米。
中國女籃“瘸腿走路”
國際籃聯之所以將中韓之戰稱為“貓鼠游戲”,就是因為兩隊間的戰績總呈現出犬牙交錯之勢。上屆亞錦賽冠軍韓國隊快速、多變、擅打外圍的戰術,其實代表著亞洲女子籃球的普遍特點。中華臺北、日本等女籃都在走韓國發展之路,只不過還不如后者成熟、穩定。
中國女籃奪回亞洲冠軍,并不意味著中國女籃真正走向了世界。綜觀本次大賽,“貓鼠游戲”似乎更意味著中國隊是以“貓”之高大在欺負“鼠”之矮小。先不說當中國隊面向亞洲以外對手時還是否“高大”,亞洲的矮小對手就經常在場面上令中國隊難堪。“小、快、靈”的打法在目前的中國隊身上已不見蹤影,比對手強N個級別的身高成了我們唯一的法寶。從球員來看,中國女籃同樣存在著青黃不接的危險。中鋒陳楠的籃下殺傷力正在減弱,北京奧運會上的得分王苗立杰已經不能再輕而易舉地得分。本屆亞錦賽得分榜的前幾名,已經沒有中國球員的影子。再看替補,馬增玉在本屆亞錦賽上令人眼前一亮,但她已經26歲了,還能叫做未來希望嗎?半決賽打中華臺北的第二節,雙方是替補對替補 ,中國女籃沒占到任何便宜。
中國三大球已無優勢
中國女籃雖然在瘸腿走路,但這個亞洲冠軍的確是近年來中國三大球里的稀罕物。2001年,中國男排丟掉亞錦賽冠軍;2007年,中國女排不敵日本丟掉亞錦賽冠軍,今年更是在越南河內恥辱性輸給泰國;同年,中國男籃丟掉亞錦賽冠軍,今年再次主場慘敗于伊朗;2008年,中國女足1∶2惜敗于朝鮮交出亞洲杯冠軍……中國三大球在新千年里幾乎丟掉了所有亞洲冠軍。
賀龍元帥曾喊出:“三大球搞不上去,我死不瞑目!”可見,三大球的意義已遠超其他體育項目。但時至今日,只有女排拿到過世界冠軍。中國男籃因為有了姚明變得“表面上走向世界”,而輝煌一時的中國女足越來越有向男足靠攏的危險。中國女籃今天的勝利只能一解 “亞洲冠軍荒”,但不從根本上找到三大球疲軟的原因,中國球迷恐怕還要為下一個亞洲冠軍苦苦等待。▲
環球時報200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