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利南
1998年7月,一個扎著辮子的瑞士小伙兒克服著全方位的不適應踏上職業賽場,任何一個失誤都可能讓睥氣暴噪的他肆虐手中的球拍。2009年7月,同樣是這個瑞士人帶著自信成熟的笑容在溫布爾登中央球場淡定地舉起了自己的第15個大滿貫獎杯。11年的光陰,完美蛻變的羅杰·費德勒經歷著一場網球長跑。
256分鐘的麈戰之后,決賽落敗方羅迪克神情黯淡,不僅因為他沒能阻止費德勒超越自己的老鄉桑普拉斯,也因為他和瑞士人的交手記錄變得更為悲慘。但話說回來,沒有羅迪克這個對手的存在,費德勒也無法用這樣一場攝人心魄的比賽完成歷史性的超越。
放大了看,費德勒輝煌的職業生涯中也不缺少這樣那樣的對手。羅迪克、休伊特、薩芬與瑞士天王交手時的無奈襯托出了費德勒在80后一代中的鶴立雞群;而納達爾、小德、穆雷等人的輪番沖擊更是讓人們感覺到了費德勒15冠的來之不易。正如一場長跑比賽沒有激烈的競爭就很難創造出好成績,網球之路上的諸多對手使得費德勒的光芒更加耀眼。
2003到2007年費德勒在溫網取得了五連冠,而這五年正是他贏得與羅迪克、休伊特、薩芬等同輩天才之間的較量,逐漸屹立于世界之巔的過程。2001年溫網擊敗桑普拉斯一戰成名之后,經過兩年積淀的費德勒在2003年溫網奪得首個大滿貫冠軍,觸動了讓自己全面爆發的扳機。2003休斯頓大師杯,費德勒在小組賽中首次擊敗此前從未贏過的阿加西、納爾班迪安以及當時排名世界第二的費雷羅,半決賽中擊敗當時的世界第一羅迪克,決賽中則再次戰勝阿加西奪冠。從此以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被瑞士天王甩在身后的眾多球員只能從遠處遙見費德勒大步流星、輕快前行的背影。
長跑比賽中,有兩種戰術是最為常用的:一是領跑,擁有超群實力的人經常采用此種戰術,這是種實力跑,把對手們拖垮從而達到取勝的目的;二是跟隨跑,緊緊跟隨在對手身后,等待時機超越使對手望塵莫及。
綜合實力比同年齡段選手高出籌的費德勒領跑了職業網壇整整四年的時間。2004到2007年間,除了在2005年澳網止步于半決賽,費德勒年復一年地對澳網、溫網和美網三大滿貫進行著統治。羅迪克在2005年溫網決賽再度敗北之后半開玩笑地說:“他差不多接近無敵了,如果繼續保持這樣的水平,沒有人能擊敗他。我的數據接近完美,可還是直落三盤輸了,我只能一個人在這坐著生悶氣哭泣。我已經竭盡全力了?!?/p>
直到2008年,費德勒的溫網后花園被納達爾侵占,心高氣傲的他在那場4個半小時的決賽中猛然醒悟,自己的王朝已如被雨水侵襲的球場上空一般陰霾。很快,世界第一也不復存在,在和納達爾所領銜的85后選手的對抗中,費德勒開始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年初的澳網半決賽直落三盤不敵小德;年末的大師杯,帶傷上陣的他被穆雷淘汰,甚至沒有獲得小組出線的機會。2008年唯的亮點就是美網,費德勒抓住最后這一根稻草完成自我救贖。
猶如在陰暗灰沉的天空中閃爍著的孤星,這個冠軍并不足以扭轉乾坤,但為2009賽季射出了一道光芒。納達爾、穆雷、小德等85后對手的步步緊逼讓費德勒險些連世界第二的位置也不保。澳網決賽再一次輸給了納達爾,使得費德勒情不能已地在頒獎儀式上哭訴:“這簡直要殺了我。”
然而在后生可畏的情況下,費德勒并沒有放棄,他在這場與新生代球員的競爭中選擇跟隨戰術。3個多月之后的法網,當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他沒戲的時候。瑞士人等到了機會。沖擊五連冠路上的納達爾被疲勞阻擋了腳步,緊跟在身后的費德勒立馬頂上,捧起了彌補巨大遺憾的火槍手杯。
羅蘭·加洛斯登頂達成全滿貫偉業之后,超越歷史,成為GOAT(史上最偉大球員)自然而然地變成了費德勒的最大目標。桑普拉斯、拉沃爾、博格這一個個偉大的名字似乎都跨越時空,加入了費德勒競爭對手的行列。“那些紀錄有時候會讓你發狂和反常,這對我來說是個考驗。為什么我喜歡超越這些紀錄9因為我站在線那端的時候聽到了它在召喚我?!边@是費德勒給出的態度。于是,對于超脫一切束縛的費德勒來說,壓力化作了動力。即使在決勝盤8-8被逼出兩個破發點時,他仍是從容不迫并笑到最后,再次讓羅迪克感到“與費德勒生于同時代是一種悲哀”。
超越,被超越,職業網壇直在上演著一場永不停歇的長跑競賽。這場比賽沒有最終的勝者,但因為跑道上對手之間的爭先恐后,同樣顯得精彩紛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