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通過好幾個渠道聽到讀者的表揚,內容致,數字家庭越來越“好看”了。當前媒體市場競爭激烈,聽到褒獎,自然不勝開心。
今天的生活,物質上非常富足,精神上的需求愈發(fā)重要。對于很多人來說,閱讀已經成為種生存需求,和吃飯喝水差不多,是生活的必備基本元素,絕不能少。正因為必不可少,人們的要求往往更高。這兩年,在快速發(fā)展的”網絡快餐逼迫下,“雜志”開始向色味兼?zhèn)涞摹按蟛汀狈较虬l(fā)展。在這個上網如呼吸的時代,雜志還在和網站比誰快豈不是自找沒趣?《PIavB0v》為何遭遇危機,是因為那些情報網上到處都是,猛男們已經不需要專門買雜志。
既然是“大餐”,那味道是否夠美,則是關鍵。如果將“好看”比作“好吃”,或許其中還有很多共通的道理。油鹽醬醋,比例搭配,先后順序,爆炒火候,哪一樣都要精心調配,馬虎不得。實際上,廚師最頭疼的反而不是如何烹制,而是食客門的口味,正所謂“眾口難調”的道理。
雜志也是依然,第一眼望去讀者的視覺感受往往和字體、版面設計、圖片風格有著直接關聯,優(yōu)秀的設計自然能夠吸引眼球,如同美食的色總是能勾起食欲。但我認為,但這只是輔助因素,而不是主要因素。讀者對一本雜志長久的認可一定是其滿足了他某方面的文化饑渴,正所謂好看也。想了解時事的人,最渴望看到最內幕最有見解的評論,關注時尚的人,最渴望看到熱辣前沿的時尚潮流情報,鉆研技術的人,恨不得雜志能教他DIY出一顆CPU。
回到《數字家庭》,站在2009年的今天,突然發(fā)現曾經前衛(wèi)的“數字家庭”概念已經不再虛無縹緲,這種感覺和過去的體會完全不同,我已經習慣了從概念炒作到驚天動地口號再到產品普及的過程漫長過程。記憶中,熱炒數字家庭概念的年代已經是5年前的事情了,很快就陷入片沉寂。而現在就這么輕輕地來了,為什么?原來數字家庭并不是一個產品或者一個產業(yè),而是個圍繞著家庭數字化生活的全概括,影像、影音、電腦、網絡、通訊等數個行業(yè)的共同成熟造就了數字家庭的成熟。它已經不需要喧囂的炒作,也就是說,我們已經進入了數字家庭的時代。對這本就叫做《數字家庭》雜志的制作人員而言,我們擁有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空間,這么豐富的素材還烹飪不出一頓讓讀者大快朵頤的閱讀美食,是無能的體現。
從2005年創(chuàng)刊至今,我們經歷過轉型,“好看”與否讀者也曾經給出了不同的評價,我們都已經聽到看到。好也罷,壞也罷,過去的畢竟過去了。重要的是,面向未來,我們能否更好的滿足讀者的需要,我們的讀者必然是一群站在時代前沿的前衛(wèi)居家群體,這些人同樣包括我們自己。我們要什么?既然數字家庭是圍繞數字化家庭生活的全囊括,那我們就應該為讀者端上完整的家庭數字化解決方案,并觀察在數字化時代劇變中的家庭生活方式,和讀者同呼吸共體會,讓我們繼續(xù)努力,就為了一個簡單的目的: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