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馬
Willain采自美國南卡羅萊納州,是一個非常靦腆的美國大男孩,現在正在北京一家外資企業實習。初次看見will的時候,他正在跟盧金寶進行華北區夏季賽5.0男單的半決賽。由于跟對手交流有困難,失誤球的時候will只能很不好意思的比劃比劃,然后站對方笑笑。換場休息的時候,盧金寶下來就跟朋友一直說“別看他那么靦腆,打起球來可不含糊,勢大力沉,并且旋轉非常多,真是不好接。”果然,will很快便以6-3贏得了勝利闖入決賽。
我愛網球
will簡直就是在網球世界中長大的。擁有3.5水平的爸爸和4.0級別的媽媽,父母特別喜歡帶Will去觀看各種各樣的巡回賽,以加深孩子們對網球的熱愛。
5歲時,剛剛能夠握拍的will就開始了打網球的日子,但真正讓他愛上網球的還是網球運動本身的魅力。“首先,我非常喜歡這項高度互動的運動,它可以讓我更好地集中精神,第二,網球比賽可以帶我去很多地方,結識一些不可思議的杰出朋友;最后,作為一項個人運動,網球可以讓我更自由地安排自己的練習和比賽時間。”10歲的時候,will得到了登路普品牌的包裝贊助,曾經在一年之內參加了20多項巡回賽,還曾取得過同年齡段全美第二的好成績。
除了熱愛網球的父母,will還有一個同樣熱愛網球的妹妹。他的妹妹今年剛滿19歲,曾經是同年齡組全美排名第一的選手,并且參加過很多國際巡回賽事,明年即將加入耶魯大學女子網球隊。
哈佛高材生
提起職業網壇,提起哈佛大學,球迷們第一個聯想到的絕對是美國才子布雷克,他也許是哈佛有史以來最成功的職業網球選手。但是,在哈佛能把網球玩得轉的絕不僅僅只有布雷克——Will也是其中一人。will就讀于哈佛大學經濟專業三年級,是校男子網球隊的成員,一周平均打球25個小時,他的教練正是布雷克在哈佛念書畦的教練,Will可以說是布雷克的同門師弟了。不知道是不是被師兄布雷克戰勝傷病的精神所激勵,當will說起他一周光跑步就跑足30英里的時候,臉上絲毫沒有疲倦之態,反而是一臉的興奮。
will通常這樣安排他的一次訓練:先做基本熱身動作,然后在底線跟對方采回練幾個球,然后做全場活動。一個小時后,will會嘗試一些高空截擊球跟高壓球的練習,緊接著是20分鐘的發球練習。通常,訓練都以一盤或者一場比賽采告終——Will認為,提高訓練水平的最好辦法就是經常比賽。
結緣CRT
美國大學網球的比賽系統菲常完善,但是在美國大學中一半以上的網球選手都是外國人,豐富多元的美國文化造就了龐大的美國網球人口。相較美國大學深厚的網球文化,中國的高校在這方面難免稍顯薄弱。will來到北京后曾經去清華、北大游玩,對這兩所大學數量眾多的網球迷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相信中國網球的未來是很美好的。
這次在中國參賽,讓will對中國業余網壇的水平感到驚訝。在決賽中,will惜敗給了楊睿,獲得了北京站夏季賽5.0男單亞軍。賽后的will一臉開心,北京臥虎藏龍的業余選手讓Will感到很狀奮,大家的友好也讓他覺得非常親切,“這次比賽真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