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醒
在級別聯賽北京站的賽場上,有一位選手幾乎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他每次擊球都用力拉出莎娃式的叫喊,這種獨特的聲音拉出了所有人對網球的熱情,也拉出了級別聯賽的激情與活力,球友們都熱情的稱其為男版“莎拉波娃”。他就是鄒國敏,一個皮膚黝黑,塊頭不小,但說話走路卻極為靦腆的小伙子。
鄒國敏來自云南昆明,目前就讀于中國傳媒大學,今年大四的他學業課程都很輕松,在網上看到了級別聯賽的宣傳,便跟學校網球俱樂部的球友們一起報名參加了。
這是鄒國敏第一次參加這么大規模的正式比賽。“平時就俱樂部里幾個朋友一起打,都沒感覺了,這次這么多人參賽,挺有意思的”,說起參賽感覺,他特別興奮。鄒國敏初次了解網球是在03年,無意間在電視上看的一場網球比賽勾起了他的興趣,從此他便嘗試著去接觸網球。“但真正揮拍也就是大二那年,算起來時間并不長。網球這項運動很適合我,很有對抗性,而且也沒有身體上的接觸,不容易受傷。”他說自己屬于“比賽型”選手,練球時感覺一般,但是正式上場后狀態就出來了。這次比賽抱著來玩的心態,想跟更多的人切磋球藝,所以沒什么壓力,首先就拿下了兩輪比賽。“大家都報的3.0,水平相差不至于太遠,比的就是心態和經驗。”
雖然球齡不長,但鄒國敏絕對屬于發燒友,除了周末,幾乎每天都會打球,即便很忙的時候,每周也要抽空打上兩三次。學校的網球俱樂部氣氛很活躍,還有專門的教練。鄒國敏說自己從開始打球到現在都是在打野球,看著電視上模仿打球的動作,沒有系統地學過,直到最近才報班找了教練,糾正了從前不規范的動作。
兩輪比賽下來,鄒國敏自己也有總結:“我的優勢是發球和進攻,碰到喜歡對攻的我反而不怕,因為我也是進攻型的,但是如果對手穩定,擅長防守就比較難應付,我自己進攻的穩定性也有待提高。”
當記者提到他打球頗有些莎娃的氣勢時,鄒國敏說自己喜歡的球星正是莎拉波娃。“剛看她打球是2004年的溫網女單決賽,起初她一直處于落后狀態,打得特別被動,可是憑著一股子韌勁兒最終扳了回來,我就覺得這小姑娘挺堅強,慢慢喜歡上她了。”
網球現在已經成為了鄒國敏生活的一部分,就算不上場,守在電視機前關注賽事也能讓他充實和快樂,現在一幫朋友都是通過打球認識的,大家感情特別好。“畢業后可能就不會留北京了,對這里的氣候環境還是有些不適應,但是如果回昆明,我們這幫球友就散了,昆明的網球氛圍肯定沒有北京好,真想就這樣在一起直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