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丹
以往,殷鋒只是一個人打網球,單純的愛好打球;如今,他給自己設立了人生目標,把網球當成一項事業去做,他相信一切都不會太晚。
在成都業余網球界,只要提起殷鋒的名字,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他是成都的第一代業余球員之一,最早嘗試西方式握拍打法。他對網球的狂熱一度讓他荒廢了事業,有人稱他為成都的“達維登科”,他笑而言之:“頭發比較相像吧。”他甚至擁有自己的“粉絲”,主要是40、50歲的中老年人,可見其“實力派”的深厚功力,而在妻子眼中,他是一個“從來沒發過脾氣的好人”。
我為網球狂
殷鋒是在高中二年級的時候開始接觸網球的。那時候,班上有個女同學喜歡打網球,經常把拍子帶到學校來,殷鋒看,感覺還不錯,就萌生了要去學打網球的想法。
一開始,在成都打網球的主要是些退了休的老干部,可是,按照殷鋒的說法,“當時在成都想找塊網球場簡直比找只熊貓還難”。然而,由于殷鋒父親的單位正好有很多老干部也在打網球,他們一下子就把殷鋒拉進去了。由于大家都不是專業出身,全在摸索中進行,殷鋒與老人家們比起來,年齡、身體素質、接受能力等都有著極大的優勢。從1 988年開始,殷鋒對網球的喜愛一發不可收拾。
練了幾年后,1 993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殷鋒遇到了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成都站的會長。這位日本會長酷愛網球,家里收藏著很多日本的網球雜志。他邀請殷鋒到家里做客,給殷鋒講解網球的打法。就這樣,殷鋒在成都幾乎是最早接觸到網球的西方式握拍,并大膽運用。
“剛開始時我也不習慣,球老是往下滑,久而久之習慣后,球打得特別穩,上旋高球相當不錯,我的球打過去一般入很難接應。”殷鋒仿佛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獨門秘訣”。像是對網球著魔了一般,殷鋒無心上班,每天泡在網球場,最瘋狂的時候周末從早上八點打到晚上八點。
1 999年“長城杯”單打第四,雙打第三,2003年廣州業余網球賽男雙、混雙冠軍;2007年雪佛蘭全國總決賽第三,兩屆雪佛蘭總決賽男雙前三名,2008年業余大師杯第三名……賽場上揮汗拼搏的努力換成了一個個榮耀的獎杯,殷鋒享樂其中。很多時候,他把妻子也拉到比賽的行列中,兒子到現場加油,網球永遠是這個溫馨家庭的主話題之一。
網球與事業
殷鋒曾經開過一家“成都勁美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而如今,公司的規模已經大大縮小了,成為了一家網球專賣店。就如他從西南交通大學工業民用建筑專業畢業后,不管是去電力公司還是去建筑公司工作,他都一樣無心上班,他的心里只裝有網球。
每天練球、到全國各地參加業余網球比賽,這是殷鋒的全部興趣。對于他這樣一個對網球熱愛到如癡如狂的人來說,不是專業隊員出身,也許正是讓他扼腕嘆息的最大遺憾。
“之前的不順是因為自己沒花心思。”殷鋒口中所說的“不順”,是指自己在2002年開公司的時候,仍然把全部的精力用在打網球和交朋友上,而沒有好好地去經營公司。他粗淺地認為,“只要不耽誤我打球,別人來買我的網球用品,我的生意便有了。”公司只維持了四年。這期間,殷鋒承包過網球場,承辦過大大小小的網球賽事,起起伏伏的人生經歷也讓他逐漸成熟起來。
“要經常和成功的人在一起交流,他們對你的思想和行為都會有積極的影響。”殷鋒開始覺悟了,也慶幸遇上了幫對自己幫助很大的老板朋友們。這幫老板來自各行各業,水電、建筑、網絡、家具、通訊、養殖……他們最大的交集是:打網球。
其中有一位老板的一番話啟發了殷鋒:“你看,我們打球都是各打各的,打完就走人了。如果有一個組織能把我們串聯起來,能讓我們互相交流,說不定我們大家的進步也能快一些啊。”殷鋒一下子意識到了:這是一個空缺,老板們平時的工作也是有很大壓力的,他們同樣需要個放松和發泄的平臺,而網球這個共同愛好,成為了連系大家最好的紐帶。
“1+1+N”俱樂部
2008年。殷鋒和同樣在成都業余網球圈里很有名氣的劉勇搭檔,共同成立了“1+1+N”網球俱樂部,其中第一個“1”代表來自各行各業的老板,另一個“1”代表網球教練,“N”是存在變數的嘉賓或特殊人物。
由于殷鋒對國外的網球俱樂部經營管理模式有所研究,他認真觀察了這些老板打球的特點,與之結合,采用的是積分賽制。每位老板需要打72場比賽,每贏一場積10分,輸一場積5分,主要以雙打為主,每周二、四訓練,周六比賽,教練們除了指導老板們的技戰術和充當陪練外,每周還抽簽和各位老板配對雙打。
去年,“1+1+N”網球俱樂部的總決賽在成都高新網球中心舉行,在參加俱樂部的各位老板心目中,這次總決賽的規格和分量,絲毫不亞于到北京參加中網比賽,把老板打球的服務做好了,盈利就水到渠成了。
“在打網球上,我也許是他們的老師,而從經營的管理理念等方面,他們才真正是我的老師。”殷鋒說。盡管老板們“不差錢”,但他們并不只是給殷鋒一些小恩小惠,而是幫助他解決了許多的后顧之憂。“我教他們打球,如果他們今天送我一些東西,明天送我一些東西,送完也就沒了。他們不是那樣,他們給我提供了平臺,讓我有了‘造血的功能。”殷鋒對老板們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老板們對俱樂部的支持力度也很大,經常出資贊助俱樂部到外地打比賽。“業余網球大師杯”在重慶舉行時,他們還驅車前往,3個網球寶貝、2部對講機。殷鋒負責安排好一切后勤,老板們只需專注打球。在2008年“中網網動中國”成都站的比賽里,殷鋒帶領的隊伍還拿下了團體賽的分站冠軍。
“我想把‘1+1+N俱樂部的這種積分賽做成一個全國有名的賽事,如果俱樂部能夠達到400人的高質量會員的話,我的目標就算完成了。”以往,殷鋒只是一個人打網球,單純的愛好打球;如今,他給自己設立了人生目標,把網球當成一項事業去做,他相信一切都不會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