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蔥拌豆腐會產生結石?紅糖小牛肉,同食脹肚子?山芋加白酒,胃病跟著走?土豆加香蕉,臉上長麻子?這些分開吃都是美味的食物,搭配在一起食用真的會如此危險,產生“食物相克”效應嗎?是否有科學根據?
下期話題:化妝品和食品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具有美容護膚作用的食物,人們甚至將其有益成分添加到化妝品中。您知道哪些食物含美容護膚成分?怎樣才能發揮其美容功效?請將你所了解到的發送至郵箱:sfdlf05@hotmail.com或寫信至:上海市吳中東路513號《食品與生活》雜志社 雪莉有約欄目收,郵編200235。
再下期話題:生活中的環保物品
每月我們都會選出獨具風格的來信刊登在欄目中并送出一份禮品!
笑侃食物相克論
最早知道“食物相克”這一說,是從某一年鋪天蓋地的關于螃蟹與柿子不能同食的報道上得知的,同食會產生嚴重的腹瀉。作為東北人的我很少吃海鮮,也不愛吃海鮮,尤其是螃蟹,所以沒有機會驗證。后來我們祖祖輩輩的小蔥拌豆腐也沒能幸免地遭到了質疑,于是大家的結石病一夜之間仿佛都找到了原因,從此這道菜絕跡于江湖。牛奶的禁忌是最多的,不能加糖啦,不能與巧克力、果汁、橘子同食啦,否則就會降低牛奶的營養或者影響消化吸收。我不禁愕然,我們喝的巧克力奶、營養快線豈不都是垃圾飲品?難道我們花了高出市場同類商品的價錢卻得不到健康嗎?
西紅柿是燒菜時最好的天然顏料,維生素含量也頗為豐富,宜果宜蔬,沒有胃口時,炒菜加些它,色味就都俱全了,可是如果按照食物相克論,它居然不能和土豆、黃瓜同炒,美味的佳肴就這樣離我們遠去了!酸牛奶與香蕉不能同食,容易產生致癌物,天哪!那些生產果肉酸奶的廠家應該倒閉了吧?吃完雞蛋后不能立即飲茶,我想知道茶葉蛋算不算啊?那真是茶葉與雞蛋水乳交融的完美結合。雞肉與糯米同食會身體不適,韓國的名菜人參糯米雞不知一天要撂倒多少食客?
我們的老祖宗是何等聰明,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和什么在一起吃,經過若干年歲月的洗禮,足以證明是科學的。現在很多書上介紹的所謂的“食物相克配搭”,不要說是吃,聽我都沒聽過,難道是我們見識短淺嗎?當然不是,而是這些錯誤的配搭我們的祖先早已經試驗過了,并證明了它們的不可行性,我們甚至還會為這些古怪配搭而感到可笑。食物是為人服務的,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黑龍江沈秋媛
吃得科學避免食物相克
由于每種食物中所含的微量元素都不盡相同,有時一起吃下肚時,可能在口感上并未覺得有差異,但是你的身體卻知道這些在循環系統中會發生消化等問題,于是有“食物相克”一說。柿子性寒,老人總是說吃完柿子不要喝涼水,而我曾經因一時貪嘴而邊喝涼水邊吃柿子,結果腹瀉不止,才想起那兩樣其實對人體并沒有特別害處的食物,放在一起吃就相克。
我的美國醫生不相信食物相克,只說食物營養要均衡,但是有些時候的相克,并非我們在網上看到的那么觸目驚心,只是不應該同時食用。比如要喂養新生兒的媽媽,醫生會建議多喝牛奶和水,卻不贊成同時還喝軟飲料,包括運動型果汁,因為其中的化學成分會完全吸收奶水中的鈣質,等于直接給嬰兒喝糖水。此外,醫生認為影響奶水質量的飲料還有含咖啡因的咖啡和茶。
外公去世前幾年患有痛風癥等慢性病,醫生囑咐少吃豆制品、牛肉和紅酒,尤其是紅酒不能和牛排一起吃,否則會加重病情。至今我還沒有搞清其中原委,只知道外公只要一貪嘴,這幾樣東西吃下肚,第二天肯定腳會紅腫走不了路。
吃得科學并非指照著食物相克表來嚴格控制自己的飲食,而是根據自身條件,吃出健康的身體。
美國呂仁
食物相克不可偏聽偏信
“要抓住男人的胃才能抓住男人的心”,就像《大長今》引發了一場美食養生熱潮一樣,電影《雙食記》則用“美食等于毒藥”,狠狠地考驗了一下觀眾的承受力。原來,利用食物相克原理,美食還可以做武器,殺人于不動聲色中。其實戲劇中往往過分夸張食物相克原理,在現實生活中,這些食物相克論很多都是經不起推敲的。
營養學家歷來強調飲食“品種多樣,營養均衡”,一天當中我們會進食幾十種食物,如果這些食物中有“相克”的種類,豈不是“自絕于人民”?
其實,食物相克是中醫食療的一種說法,在現代營養或相關學科專著中并無“食物相克”一詞。中醫食療理論認為,食物也與中藥一樣具有寒、涼、溫、熱四氣和咸、酸、甘、苦、辛五味等食性;而人的體質有寒、熱、虛、實之分。如果將食性完全相反的兩種食物同時食用可能會相互抵消其食療效果。
例如溫、熱性的狗、羊肉就不能與寒、涼性的綠豆、西瓜同食;不同體質的人吃不同食性的食物也會有不同的反應,例如脾胃虛寒的人吃苦瓜、西瓜、綠豆等寒涼性食物時可能引起腹瀉;相反,體質偏熱者若進食生姜、胡椒、酒等溫熱性食物,則無異于“火上澆油”。此外,不同疾病患者應該選擇什么樣的食物也有一定講究。這些都是中醫食療配方中應特別注重的原則,也充分體現了中醫“藥食同源”的理論基礎。
食物過敏是飲食生活中常見的現象,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食物過敏系免疫變態反應,但在中醫食療養生中,也屬廣義上的食物相克。民間有很多飲食禁忌傳說,如雞蛋、糖精同食中毒、死亡;豆腐、蜂蜜同食致耳聾;土豆、香蕉同食生雀斑;牛肉、紅糖同食脹死人;狗肉、黃鱔同食則死;鯉魚、甘草同食則死亡;狗肉、綠豆同食則漲破肚……其實這都是誤傳,倘若真會產生這些結果,中國也不知有多少冤死鬼。
不同食物中的各種營養素或化學成分在人體消化、吸收和代謝過程中確實存在相互影響,其結果是影響某些營養物質的吸收與利用。如茶葉中的鞣質可干擾食物鐵的吸收,菠菜中的草酸可降低食物中鈣的吸收,鈣、磷、鐵、鋅等元素之間在消化道的吸收相互間也會存在一個適宜比例等。
但是,某種營養素偶然增多或減少,打破了與其他營養素之間的平衡只是暫時的,機體完全可以通過其他途徑如動用儲備、減少排泄、增加代謝效率來保證器官功能的正常。所以,健康的人在平衡膳食的原則下,各種食物的相互搭配可以隨心所欲。
如果是健康本身有問題特別是存在營養缺乏或患有營養相關性疾病的病人,則應有目的和針對性注意避免一些不合理的食物搭配和選擇,否則不利健康的恢復,但也不至于導致中毒或死亡。
安徽陳孟湘
400年的香濃回憶
今年5月29日,法國巴黎的郵電局發行了一款巧克力樣式的郵票,以紀念可可豆傳入法國400年。
只許聞不許吃的巧克力
為對付那些嗜食巧克力者,法國醫生研發出新的巧克力,絕不會增加體重。這種新型巧克力,混合了烹飪和噴霧的科學技術,外形如同口紅一般,里面則充滿了巧克力顆粒。最主要的是,這種巧克力不是吃的而是聞的,共有薄荷、樹莓、芒果和黑巧克力等“氣味”。如果哪天在大街上看到一位女士拿口紅對著鼻子,你不要以為她是故意搞怪,只不過是一個巧克力嗜食癥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