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瓊 郭 瑜
摘要:甘肅作為中國西部的經濟中心省,第三產業對甘肅經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六大支柱產業不容忽視,優化支柱產業是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的重要保證。甘肅應充分重視商貿業、物流業、金融業的發展,同時積極發展旅游、信息服務、房地產業等經濟增長亮點和新興產業,使這六大支柱產業能健康、穩步前進,共同促進甘肅第三產業的發展。
關鍵詞:甘肅;第三產業;經濟增長;支柱行業
中圖分類號:F12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23-0055-03
一、引言
隨著世界經濟區域化及全球經濟一體化步伐加快,國際競爭的激烈,中國面臨嚴峻的考驗,甘肅作為中國西北內陸腹地與陜西、寧夏、內蒙古、青海、新疆、四川相毗鄰的省區,是新亞歐大陸橋的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
另外,科技進步、生產力發展、人類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產業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2006年,甘肅省的第三產業所占的GDP的比重年已達39.54%,略高于全國的39.35%和西部平均水平38.58%,低于東部發達地區的40.79%,只有擁有發達的第三產業,尤其是以金融、物流、商貿、房地產、旅游和信息服務等六大支柱行業為主的現代服務業,才能營造一個具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為經濟發展提供持久動力。
根據產業結構理論中的配第——克拉克定理:經濟發展過程具體表現為第一產業增加值比重不斷下降;第二產業隨著工業化進程的變化而變化,即當工業化由初級階段進入加速階段,其增加值比重上升較快,當工業化進入成熟階段,其增加比重趨于緩慢上升而停滯,甚至緩慢下降;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呈上升趨勢,第三產業的發展,需要依托第二產業的發展,同時第二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度將減弱,繼續發展需要第三產業的協同和激勵。甘肅省第二產業在規模和結構上已有了很好的發展,因此要突出第三產業為第二產業服務的力度,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二、甘肅第三產業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
(一)相關分析
相關分析是討論變量之間相關程度的一種統計分析方法,通過計算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來判斷變量之間的相關程度。用SPSS軟件對甘肅第三產業增加值和全省GDP作相關分析,得到第三產業增加值和全省GDP的皮爾遜相關系數為0.984,并且相關系數一側概率小于0.01的顯著性水平為0,拒絕它們之間不相關的原假設,并且它們之間高度相關。
(二)回歸分析
回歸分析是研究一個變量或一組變量(自變量)的變動對另一個變量(因變量)變動的影響程度的一種統計分析方法,它可以根據自變量的已知固定值來估計或預測因變量的總體平均值。



以第三產業增加值為自變量,全省GDP增加值為因變量進行簡單線性回歸分析,見表1。
表1結果顯示,在這個線性回歸模型中,對常數項回歸系數的顯著性檢驗中T統計值為2.27,顯著性水平0.044,檢驗結果變量不顯著,不能通過檢驗,接受常數項回歸系數為零的原假設,常數項為零;對第三產業增加值回歸系數的顯著性檢驗中,T統計值為18.128,顯著性水平0,檢驗結果變量顯著,通過檢驗,拒絕第三產業增加值回歸系數為零的原假設,第三產業增加值系數不為零?;貧w方程的檢驗中,F統計值328.619,顯著性水平為0,檢驗結果方程通過了顯著性檢驗,從而判斷變量回歸的綜合貢獻是顯著的,即第三產業增加值和全省GDP線性關系顯著,且兩者的關系可以用一條過原點的直線表示,回歸方程為:
Y(全省GDP增加值)=2.252X(第三產業增加值)
從中可以看出第三產業每增加1 000單位,GDP就增加約2 252單位,第三產業本身就是GDP的構成之一,其余1 252單位來自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這就說明第三產業具有關聯性,它可以帶動第一和第二產業發展。
三、甘肅六大重點服務業分析
(一)對六大行業的簡單描述
從表2看出2006年甘肅第三產業各行業的構成比例中物流業(包括住宿和餐飲業)、批發零售業、房地產業、信息服務業(包括教育業)、金融業占有較強優勢,除這五類外的其他第三產業中旅游業占據較大比重。
(二)主成分分析
我們可以通過研究物流業、批發零售業、房地產業、金融業、信息服務業和旅游業六大支柱行業來考察甘肅第三產業的發展情況,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對甘肅第三產業進行描述,主成分分析是一種通過降維技術把多個指標約化為少數幾個綜合指標的統計分析方法,少數幾個綜合指標能反映原始指標的絕大部分信息。
主成分分析步驟如下:(1)將各指標的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消除量綱影響;(2)求出標準化后的六個指標的協方差矩陣;(3)求出協方差矩陣的特征值,并根據累計方差貢獻率選擇主成分;(4)求出樣本的得分及排名。
因為前兩個主成分的累計方差貢獻率已達到98.510%,足夠代表所有指標的信息,故選擇前兩個主成分。
其中Zx1、Zx2、Zx3、Zx4、Zx5、Zx6、Zx7、Zx8、Zx9為1998—2006年標準化后的年度數據。
利用表4可得到因子得分函數如下:
f1=0.984Zx1+0.982Zx2+0.991Zx3+0.941Zx4+0.997Zx5
+0.979Zx6+0.996Zx7+0.289Zx8+0.260Zx9
f2=-0.118Zx1-0.166Zx2-0.809Zx3-0.232Zx4-0.050Zx5
+0.124Zx6-0.012Zx7+0.956Zx8+0.965Zx9
利用fi=(0.76646f1i+0.21864f2i)/0.9851對兩個主成分按其貢獻率求得行業綜合實力得分及排名,見下頁表5。
從表5看出,甘肅省六大支柱產業中,商貿業、物流業、金融業仍是這六大支柱產業的核心,對第三產業的貢獻是巨大的,其發展的好壞關系到第三產業發展的整體水平。甘肅應充分重視商貿業、物流業、金融業的發展,同時積極發展旅游、信息服務、房地產業等經濟增長亮點和新興產業,使這六大支柱產業能健康、穩步前進,共同促進甘肅第三產業的發展。
四、分析結論及政策建議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甘肅作為中國西部的經濟中心省,第三產業對甘肅經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六大支柱產業不容忽視,它是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的重要保證,要進一步優化支柱產業。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幾點甘肅更好更快發展第三產業的建議:
1.確立一個內部結構優化、快速協調發展的第三產業發展戰略。加大對金融保險業、旅游業等增加值高的“朝陽產業”投入,同時繼續發展有優勢的傳統行業;
2.進一步推進第三產業的改革、開放,提高其市場化程度,逐步取消或調整不合理的產業限制政策,允許更多的經營者進入,通過平等競爭,提高服務質量;
3.確定不同地區的發展方向,有針對性的全面促進甘肅省第三產業的發展。省會蘭州應強化現有的貿易、經濟、教育科技信息中心的功能,建立起完整的社會化生產體系;張掖、金昌等中等城市要重點發展交通、通訊、科技服務等基礎產業;廣大農村地區應以農村社會化綜合服務體系的建設為核心,大力發展批發市場、集市貿易。
參考文獻:
[1]周文麗.甘肅第三產業發展戰略研究[J].調查研究,2007,(8).
[2]楊立勛,秦梓華.甘肅第三產業內部結構特征及發展對策[J].經濟縱橫,2006,(4).
[3]孫久文.中國區域經濟實證研究——結構轉變與發展戰略[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9.
[4]陳自芳.經濟增長與第三產業瓶頸[J].經濟學家,2001,(3).
[5]施燕祖.南通市第三產業發展與經濟結構調整互動問題研究[J].南通職業大學學報,2003,(4).
[6]劉秀蘭.加快西部第三產業發展的必要性問題探討[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5,(2).
[7]王榮玉.第三產業如何走循環經濟之路[J].中國創業投資與高科技,2005,(3).
[8]鄒再進.對甘肅第三產業發展的戰略分析[J].國策省情,2006,(12).
[9]秦梓華.甘肅第三產業發展現狀及內部結構特征分析[J].國策省情,2006,(1).
[10]Hans-Jorg Bullinger、Klaus-Peter Fahnrich、Thomas Meiren. Service engineering——methodical development of new service pr
oducts[J].Production Economics.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