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德政府增進兩國關系的主調下,也夾雜一些雜音
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 木 本報特約記者 蘇 安
第61屆法蘭克福國際書展13日開幕。正在德國進行正式訪問的國家副主席習近平于當地時間13日上午離開首都柏林,前往法蘭克福作為中方重要領導人同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出席書展開幕式并致辭。此次是中國首次以主賓國身份亮相該書展,引起各方高度關注。
德國是習近平此次歐洲五國之行的第二站,也是訪問時間最長的一站。自10日上午抵達德國后,習近平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了會談,會見了德國總統克勒,還會見了德國其他一些領導人和經濟界代表。法蘭克福是習近平訪問德國的最后一站,也是備受重視的一站。
習近平的到訪以及中國首次以主賓國身份亮相書展,引起各方高度關注。據德國媒體報道,僅法蘭克福就匯聚了1萬多名記者。中德關系再次成為熱門話題。德新社13日報道稱,德國聯邦新聞局公布消息說,習近平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在“非常友好”的氣氛中舉行了會談。兩位領導人在會談中就加強雙邊經濟合作、中德當前的經濟局勢以及伊朗核計劃問題進行了磋商。此外,哥本哈根國際氣候保護會議的準備工作也是雙方討論的議題。德新社還稱,自從2007年因德國總理默克爾會見達賴喇嘛惹怒了中國政府之后,最近幾年德中關系重新恢復正常。德國國家電視一臺還報道了“習近平與古藤貝格的數億訂單”,稱習近平與德國聯邦經濟部長古滕貝格共同主持了德中標準信息網站的開通儀式,并與德方共同出席了經濟、教育以及太陽能、機電等領域9個雙邊合作文件的簽字儀式,涉及總額可能高達數億歐元。德國《每日新聞報》報道稱,目前中德已互為所在地區最大貿易伙伴, 去年雙邊貿易額為1150億美元,相當于中國與英法意三國貿易額總和。今年中國派出龐大的赴歐采購團,采購協議為130億美元,其中有100億是來自德國。
習近平與德國企業交流的新聞也備受德國媒體關注。德國《每日鏡報》13日報道了習近平訪問與中國有歷史淵源的制藥企業拜耳先靈。在得知習近平是足球迷之后,拜耳先靈企業負責人特別為他準備了兩件禮物——一是德甲第一名勒沃庫森隊的球衣,二是由拜耳先靈生產的材料制成的2006年世界杯專用足球。
中國圖書文化和市場則在德國媒體掀起又一個關注熱點。巴伐利亞廣播電臺13日把這次書展稱為“龍和數碼的聚會”,意即中國文化與電子書潮流合一。德國國家電視一臺12日以“中國人讀什么”為題指出,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讀者,圖書市場競爭極其激烈。報道還稱上海書展正在趕上法蘭克福書展。《法蘭克福評論報》12日則 以“德國人了解中國什么”為題,長篇報道了對中國駐德國大使吳紅波的專訪。
中國此次在德國掀起的“中國風”同樣引起世界關注,韓國《東亞日報》13日題為“國力增強的中國在外交上也加速邁出大國步伐”的文章稱,“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從7日開始正在對比利時、德國、保加利亞、匈牙利、羅馬尼亞等5個國家進行為期15天的訪問,這是考慮到最近加速進行的歐洲聯合而進行的強化與歐洲外交的活動。中國的外交將在下月中旬美國總統奧巴馬訪華時達到頂峰”。美聯社13日援引法蘭克福書展主席約根·布斯的話稱,希望這次書展“是文化對話的開端,這對德國人來說尤為重要,只有對話才能拆掉彼此間的墻”。
在中德政府大力提倡增進兩國關系的主調下,也有一些雜音。《科隆城市導報》13日以“言論自由的實驗室”為題,渲染中國流亡異見人士在“書展上的挑釁”。《威斯特法倫報》則稱,這次書展注定是“不平靜的書展”。國際人權組織發言人13日還稱人權應該成為這次書展最重要的主題。德國綠黨歐洲議會議員芭芭拉·羅赫比爾在接受德意志廣播電視采訪時竟呼吁要想盡辦法在書展上向中國施壓。德國《時代》周報稱,中國是“最艱難的主賓國”,“中國有300個出版商參展,1000名作家來訪。中國欲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超級力量,但有人卻要阻擊”。▲
環球時報2009-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