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智庫調查顯示
本報駐澳大利亞特約記者 陳小丫
澳大利亞智庫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13日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有50%的澳大利亞人認為中國在澳投資過多,當地媒體評論稱,這表明澳大利亞人對于中國的熱情正在“降溫”。
這份名為《澳大利亞與全球——民意與外交政策》的年度調查報告是一份對澳大利亞外交政策的全面民意調查。問題涉及全球金融危機、氣候變化、核不擴散等政治、經濟的各個領域。報告顯示,50%的澳民眾認為中國在澳“投資過多”, 42%的人認為中國“投資適量”,只有3%的人認為中國在澳大利亞的“投資太少”。在受訪者中,有63%的人認為中國經濟對于澳大利亞最為重要,遠遠超過認同美國重要性的27%。同時有95%的澳大利亞人認為,中國“已經或者必將”成為在亞洲具有領導力的強國,而對此竟有52%的澳大利亞人感到“非常或者有些不舒服”。
該報告同時指出,在經歷了包括力拓事件等一系列中澳關系風波之后,澳大利亞人對于中國的好感正在不斷下降。40%的人認為中國將對澳大利亞的重要利益構成威脅,這個數字比2006年上升了15個百分點。而在調查中,受訪者對中國總體感覺的“熱情平均分”只有53度,遠遠低于美國的63度和新西蘭的87度,甚至比斐濟和泰國都低。
盡管澳民眾對中國的熱情下降,中國公司卻正在對澳大利亞展開新一輪的投資攻勢。《澳大利亞人報》13日的文章稱,盡管中澳關系經歷風波,兩國外交關系處于“歷史低潮”,來自中國的股權投資在澳大利亞飽受爭議,但澳大利亞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FIRB)目前卻“因為大量來自中國的投資申請忙得不可開交”。
美國《華爾街日報》13日報道稱,中國最大的鎳生產商金川集團正在競購必和必拓旗下位于西澳大利亞的雷文斯索普鎳礦;而寶山鋼鐵9日已經就收購澳鐵礦開發商阿奎拉資源公司重新向FIRB遞交了申請;兗州煤業12日也再次向FIRB提交了有關收購菲利克斯資源公司100%股權的申請。分析認為,之前澳政府限制外資投資比例的言論,是中國多家企業修改并購協議,重新遞交申請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