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加拿大特約記者 陶短房
中國國家統計局13日公布的部分三季度經濟數據顯示,企業家信心指數和工業景氣指數雙雙大幅攀升。中國國家統計局將在22日公布第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數據,但在這一數據公布之前,西方媒體已經紛紛作出預測,路透社將中國三季度GDP增長調高至8.9%,有的分析師更是將這一數字調至9.5%。分析人士表示,這些數字無疑都顯示了中國經濟復蘇的強勁態勢。
統計局當天公布的數據顯示,第三季度企業家信心指數為120.1,比上季度提高9.9點;全國企業景氣指數為124.4,比上季度回升8.5;工業景氣指數為120.5,比二季度提高8.5點。其中制造業企業景氣指數為120.0,比二季度提高8.3點;大型企業景氣指數為148.1,在上季度飆升17.1點的基礎上再提升15.1點。
與此同時,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3日在其網站上發表公告稱,中國9月份國內汽車總銷量同比增長77.9%,至133萬輛,其中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83.6%,至102萬輛。公告顯示,1-9月中國國內汽車總銷量和乘用車銷量增幅分別達34.2%和41.9%,增幅均創紀錄,該協會預計今年中國汽車總銷量將突破1200萬。13日公布的胡潤百富榜顯示,本次上榜的中國富豪平均財富為5.71億美元,較去年上升了近1/3 ,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
路透社12日公布的調查預測,將于10月22日公布的中國三季度GDP增幅,可能高達8.9%,理由是全球經濟復蘇跡象日趨明顯,中國政府積極財政和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延續。調查還預測,中國四季度出口同比增幅雖仍然下滑,但跌幅將收窄,并有望于年底恢復正增長。
路透社的調查詢問了16位著名經濟分析師,其中對中國三季度GDP增幅的最低預測在8.2%,最高達9.5%。調查援引摩根士丹利的報告稱,三季度中國內需復蘇明顯,已局部抵消了投資驅動效應的消退和出口的持續疲軟。在一系列利好數據的推動下,13日滬深股指走出低開高走的普漲行情,上證綜指和深成指分別上升1.44%和1.12%,收于2936.19點和11874.90點。
英國《金融時報》13日援引世界鋼鐵協會的報告表示,全球鋼鐵需求已走出谷底,需求下滑低于預期,這和中國近幾個月需求迅速回升密切相關。數據顯示,中國在全球鋼鐵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從1998年占全球需求14.7%,將上升到今年預期的47.7%,同比增長18.8%。
路透社13日則援引野村證券經濟學家薩巴拉曼的分析稱,只要內需保持目前的勢頭,出口不至于進一步崩潰,亞洲經濟“持久復蘇”的開端就可以確立,這和歐美混沌不明的經濟前景形成鮮明對比。文章認為,中國將繼續成為亞洲表現最好的經濟體,GDP增速回升,出口下滑趨勢也將得到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