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揚等
情況不同
●陳明揚
一只小豬、一只綿羊和一頭乳牛,被關在同一個畜欄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豬,他大聲號叫,猛烈地抗拒。綿羊和乳牛討厭它的號叫,便說:“他常常捉我們,我們并不大呼小叫。”
小豬聽了,回答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要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是要我的命的! ”
立場不同、所處環境不同的人,很難了解對方的感受。因此對別人的失意、挫折、傷痛 ,不宜幸災樂禍,而應有關懷、了解的心情。要有寬容的心!
最富有的人
●一塵
擁有一顆博愛之心的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女兒曾問我:我們家有錢嗎?
我說:我們家沒錢。
她又問:我們家很窮嗎?
我說:我們家不窮。
6周歲的她似懂非懂。
前日,單位發起“冬季送寒衣”活動。晚上,我打理著一些我們一時穿不著的寒衣。女兒問:這些衣服給誰?
我說:送給窮人。
她又問:為什么?
我說:他們沒寒衣,過不了冬。
她點點頭,一副很明白的樣子。一會兒,她拿來一件小棉襖、一條圍巾、一頂帽子,說要捐出去。我正想鼓勵她兩句,不料她一把拉下她爸爸的帽子說:爸爸,求您了,把這頂帽子也送給窮人吧!
我的心一震,為女兒那小小的心。我一直以為自己富有同情心,而在這之前,我卻從末想過要將自己正需要的東西送給別人。
第二天,我送她至校門口,看著她捧著那個小包裹一蹦一跳地走進校門,我的眼睛漸漸濕潤了。
我高興,她將比我更富有。
麻雀和紅襟鳥
●張煒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時候,英國送奶公司送到每個訂戶門口的牛奶,既不用蓋子也不用封口,因此麻雀和紅襟鳥可以很容易地喝到凝固在奶瓶上層的奶油皮。后來,送奶公司把奶瓶口用錫箔紙封了起來,想防止鳥兒偷食。
沒想到,20年后,英國的麻雀都學會了用嘴把奶瓶上的錫箔紙啄開,繼續喝它們喜愛的奶油皮。然而,同樣是20年,紅襟鳥卻一直沒學會這種方法。據科學家研究,這兩種鳥在生理結構上并沒有很大區別,但為什么在進化上卻有如此大的差別呢?
這跟它們的生活習性有很大關系。麻雀是群居的鳥類,它們常常一起行動,當某只麻雀發現了啄破錫箔紙的方法,它就可以教會別的麻雀。而紅襟鳥卻喜獨居,它們圈地為主,溝通只限于求偶和對侵犯者的驅逐,因此就算有某只紅襟鳥發現了啄破錫箔紙的方法,其他的鳥也無從知道。
發展需要溝通和交流。封閉自己只能導致停滯不前。
胡佛入圈套
●佚名
美國第三十一屆總統赫伯特·胡佛,很少在公共場合發表自己的政見,也很討厭記者無休止的糾纏。
在胡佛就任總統之前,他坐火車外出考察時,和隨行的記者同坐在一節車箱里。有位記者想探尋胡佛的政見,他想了很多辦法,但這位未來的總統卻一言不發。失望、沮喪的情緒籠罩了這位專門探聽政界要人言論的記者。
這時,奔馳的火車窗外出現了一片新開墾的土地。這位記者靈機一動,故意自言自語地說:“想不到這里還是用鋤頭開墾土地呢!”
“胡說!”坐在一旁沉默得可怕的胡佛終于開腔了,“這里早就用現代化的辦法來代替那亂墾亂伐了!”跟著便大談起墾殖問題來。
就這樣,這位記者終于如愿以償、滿載而歸了。不久,《胡佛談美國農業墾殖問題》的消息就見報了。■
蚊蚊摘自“美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