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 名
歐陽海生于湖南桂陽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7歲就拿著打狗棍乞討。寒冬臘月,他光著腳擔著木炭沿街叫賣,1949年,共產黨解放了他的家鄉,歐陽海第一次嘗到了人間的溫暖,他做夢都想成為一名手握鋼槍的戰士,為人民站崗放哨,保衛革命的勝利果實。
一個寒冬的深夜,歐陽海的家鄉突然來了一隊進山剿匪的解放軍,他們要找人帶路。歐陽海搶著說:“我去,我去!”他冒著風雪把解放軍送到目的地,戀戀不舍地說:“叔叔,我跟你們去當兵!”戰士們拍著他的肩膀親切地說:“你還小,等長大了再來吧!”1958年冬天,歐陽海到了應征入伍的年齡,他跑了幾個地方去報名,可是都撲了空,后來等新兵在沙溪集合時,沒報上名的歐陽海纏著兵役局的干部苦苦哀求。領隊的同志被他的熱情感動了,額外批準了他入伍。
一到連隊,歐陽海就貪婪地閱讀黃繼光、董存瑞等英雄的故事,英雄們的形象經常在他腦海里閃現。他恨自己出生得太晚,沒有趕上那英雄輩出的年代。有一天,他看了電影《百萬農奴站起來》,想到自己的童年和農奴一樣苦,便含著淚花跑到連部說:“指導員,我要去西藏,為西藏人民報仇!”指導員拉著他爬上山頂,指著遠方說:“你看,美蔣匪幫就在祖國的大門口磨刀,人民要我們把守祖國的南大門,這里就是我們的戰斗崗位。”歐陽海明白了當前工作的意義,滿懷熱情地投入到工作當中去。
在施工的時候,他積極苦干。扛木頭,別人扛一根,他扛兩根;別人一天跑4趟,他跑5趟、6趟;鞋破了,他光著腳干;腳板磨破了,他撕塊舊布包著繼續勞動:別人休息了,他仍在繼續工作。提起歐陽海的干勁,連隊的干部說:“我們都不敢表揚他,真怕他累壞了。”
歐陽海入伍才3個月就加入了共青團,并第一次立下了三等功。入伍一年后,歐陽海被提拔為班長。為了搞好全班的工作,他處處帶頭,拼命工作。5次射擊比賽,他4次都是優秀:單、雙杠訓練,上級要求完成3個練習,他完成了7個;學戰術,他白天摸爬滾打,夜晚鉆研教材,熟悉條令。歐陽海的干勁鼓舞了全班的戰士們,僅幾個月的時間,他帶領的第四班就成為了全師的戰術標兵班,他也第二次立下了二三等功。
1960年5月,歐陽海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深感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他認為,作為一個共產黨員,每時每刻都應拼命工作,勇挑重擔。
1963年11月18日清晨,部隊野營訓練沿鐵路行軍,行至湖南衡山車站南峽符時,一輛滿載旅客的列車急駛而來,一匹馱著炮架的軍馬突然受驚,躥上鐵道,橫立于鐵軌之間。眼見火車就要與軍馬相撞,在那千鈞一發之際,歐陽海躍上鐵路,奮力把驚馬推出了鐵軌,避免了列車脫軌,保住了旅客們的生命安全,而他卻獻出了年僅23歲的生命。
歐陽海是繼雷鋒之后,存中國人民解放軍這所大學校里涌出的又一名共產主義戰士。1964年,中國共產黨廣州軍區委員會追授他為“愛民模范”。同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的班為“歐陽海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