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宏
有效的歷史教學就是利用最少的時間(課堂四十五分鐘教學)、最簡短的文字(充分體現課本的權威性)來詮釋歷史發展的變化規律和認知歷史事件的一般規律性,讓學生掌握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在高一中國近代現代歷史上冊辛亥革命的講述中我作了如下嘗試:
先小結:前面我們學習了辛亥革命的背景,中國同盟會的成立和革命形勢的發展。革命的經過:辛亥革命的爆發。結果:中華民國成立。而臨時政府由南京遷往北京則標志著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那么,如何評價辛亥革命呢?現在我們繼續學習辛亥革命的功績和教訓。
破題,從標題上看,課本編輯對辛亥革命的評價從兩方面分析,第一,辛亥革命有成功之處,即具有偉大的歷史功績。第二,辛亥革命也有不成功之處或者說辛亥革命的最終結果是失敗的。因為成功的是經驗,失敗的才是教訓。因此我們對這個問題將從三方面分析說明:1.辛亥革命的性質。2.歷史功績。3.失敗的原因、表現。
一、辛亥革命的性質(關于性質在考查時可作為問答題,也可作為選擇題)
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反帝反封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毛澤東稱它為:“中國近代一場更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請回答為什么?A.辛亥革命有全國統一的資產階級政黨領導。1905年成立同盟會,制定了章程,設立了領導機構,創辦了《民報》為機關刊物,領導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B.辛亥革命有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綱領。三民主義反映了資產階級在政治、經濟上的利益要求,是資產階級革命綱領。C.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喚醒了民眾進行反封建的斗爭。革命派通過與保皇派的論戰傳播了革命思想,把眾多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吸引到革命派一邊。革命派發動了一系列武裝起義,激發了人們的革命情緒,推動了各地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爭。D.它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專制統治,成立了中華民國,頒布了《約法》,標志著中國的舊民主主義革命發展到了最高峰。
二、歷史功績:反封建——反帝——資本主義——國際意義
通過辛亥革命的性質: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反帝反封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可知革命的主要任務是反帝反封建,為資本主義發展開辟道路。同時任何國家的革命也不是孤立的,因而又具有世界意義。
1.辛亥革命給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以致命一擊。
說明: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政府。
2.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
說明:辛亥革命開創了比較完整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3.辛亥革命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有利于發展民族資本主義經濟,建立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法令,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4.辛亥革命對近代亞洲各國被壓迫的解放運動產生了比較廣泛的影響,為亞洲民族解放斗爭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三、失敗的原因、表現及教訓
根本的原因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沒有改變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沒有完成。
說明: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1.辛亥革命沒有徹底的反帝綱領,革命派人對帝國主義心存幻想,企圖得到帝國主義的承認。辛亥革命后帝國主義列強共同侵略中國的局面沒有改變。2.辛亥革命也沒有徹底的反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綱領,沒有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平均地權的主張沒有實行,沒有充分發動和依靠中國革命的主要力量——農民。
表現:辛亥革命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也沒有得到徹底改變,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竊取。
作者單位:甘肅省武威第十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