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娟 劉海平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創新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語文教學中,恰當地運用信息技術,能夠增強語文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豐富性,從而誘發學生多思善想,主動、有個性地學習,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
一、運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是一種立足于現實而跨越于時空的思維。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想象具有“創新”的特征和內涵。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恰當運用電教媒體,結合教材內容,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想象的王國,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發展其創造力,其意義無疑是重大的。
1.借助媒體,提供想象的源泉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小學生由于年齡小、知識少、閱歷淺,接觸事物又有限的緣故,使他們的想象能力受到已有知識儲備的限制。教師可以利用媒體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豐富學生的表象儲備,開拓學生的想象空間,提高學生運用已有表象進行想象的能力。
如:學習《莫高窟》時,我播放了許多介紹莫高窟風景的錄像;學習《只有一個地球》,我帶領學生瀏覽了許多有關的網站……這些相關知識的滲透,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見聞,還可以積累學生的表象儲備,為學生的創造想象提供源泉。
2.借助媒體,創設想象的情境
激發學生的想象,需要一定的情境或條件,需要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去創設。而多媒體色彩鮮艷、聲象同步、亦動亦靜的直觀優勢可以為教學情境的創設提供便利。
如教學《月光曲》這一課時,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我讓他們伴著《月光曲》的旋律進行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些什么?悠揚美妙,跌宕起伏的樂曲給學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同學們很快地進入了課文的情境,學生在想象的過程中,不僅走進了課文的情境,也走進了音樂的情境。
3.設計作業,培養想象能力
只有創造性地教,才能使學生創造性地學。學生的想象能力的培養依賴于教師創造性設計的教學過程。如:學習《桂林山水》一課,教者運用媒體讓學生欣賞完桂林山水的美景后,引導學生想象:“作者把眼中的美景通過自己神奇的筆把它寫成一篇優美的文章,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假如你是攝影師,你會怎么做?假如你是歌唱家,你又會怎么做?”再引導學生用“假如我是……我會……”來進行說話、寫話訓練。有的學生說:“假如我是歌唱家,當看到這美麗的景色,我一定會高歌一曲。”有的學生說:“假如我是攝影師,我一定把桂林的山山水水拍下來,帶回家讓全家人分享。”還有的說:“假如我是畫家,我一定把桂林的山山水水畫下來,讓它變成永恒的記憶。”……通過這樣的訓練,就好象是給學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答案當然是五彩繽紛、百花齊放,這充分培養和發揮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二、運用信息技術,讓孩子的個性充分張揚
在語文教學中,作文最能體現學生的個性和靈性。但由于種種原因,學生害怕作文,而且經常陷入千篇一律的泥潭。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較好地改變了這一局面。
首先,網絡的開放性使學生面對無限廣闊的寫作對象,生動豐富的寫作資料。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學生可以在教師信箱上發表帖子,然后讓教師閱讀、修改。學生會獲得類同于“發表”的成就感,因此學生的寫作興趣很高。信息量的增強,豐富了學生的寫作資源,學生作文中新鮮的、有個性、有靈氣的東西就越來越多。
其次,網絡的虛擬性使學生在表達感情方面無須設防。在實體寫作環境中,學生不敢寫、不便寫、不好寫的內容通過自己申請的虛擬角色,例如:小狐貍、玫瑰等,可以真正無所顧忌地暢所欲言,寫自己不敢寫的,寫自己不便寫的,寫平時不好寫的,表達真實的自己,展露真實的個性,真正實現“童言無忌——展示生命的原生態。”實現課程標準所提倡的“重真情實感,說真話、說實話、說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
最后,網絡的對話功能,為學生提供了溝通、交換意見的平臺。學生可以通過Email等方式與老師、同學、網友取得聯系,在互不設防的情況下,他們溝通、爭論,而只有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個性最鮮明,感情最真實。
三、運用信息技術,誘發學生的問題意識
問題意識是指問題成為學生感知和思維的對象,從而在學生的心里造成一種懸而未決但又必須解決的求知狀態。問題意識會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愿望,從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問題意識還可以激發學生勇于探索、創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信息技術以其直觀形象、資源豐富、速度快等特點誘發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如:《北風和小魚》(蘇教版一年級)當畫面出現北風和小魚對話場景時,教者問小朋友:“為什么小魚不怕北風呢?”“當河面結冰時,小魚為什么還能在水底捉迷藏?”……連珠炮一般的問題在學生們迫切的心情中被提了出來。當學生迫切想解決又無法解決的時候,“電腦老師”及時來幫忙了。網絡的資源豐富性和迅速性使學生很快解決了問題,學生的探究心理得到了滿足。慢慢地,學生的問題意識得到了培養,思維越來越活躍,而且不斷冒出創新的火花。
總之,利用信息技術,以自己創新地教引發學生創新地學,以創新培養創新,就能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使每個學生真正成為具有創新性的人才。
作者單位:張家港市合興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