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欣
CPU作為電腦最核心的硬件,在電腦運行時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讓我們的操作更加順利流暢,可以在CPU允許的范圍內提升它的性能,首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CPU的超頻。
什么是CPU的超頻呢?任何一個對計算機硬件感興趣的發燒友對超頻都一定不會陌生,但是更多PC的使用者可能對此并不十分清楚,所以還是先向大家講述一下。
超頻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它是指任何提高計算機某一部件工作頻率而使之工作在非標準頻率下的行為及相關行動都應該稱之為超頻,其中包括CPU超頻、主板超頻、內存超頻、顯示卡超頻和硬盤超頻等等很多部分,而就大多數人的理解,他們的理解僅僅是提高CPU的工作頻率而已,這可以算是狹義意義上的超頻概念。超頻英文是“OverClock”,也被簡寫成OC,它翻譯過來的意思是超越標準的時鐘頻率,因此很多的用戶也認為讓硬件產品以超越標準的頻率工作便是超頻了。而至于超頻的起源目前已無法考證,其起源大概是從生活在386時代的用戶開始嘗試的,至今超頻的發展還是依然有跡可尋。
一般情況下,CPU的制造商會為了保證產品質量而預留的一點頻率余地,例如實際能達到2GHz的P4 CPU可能只標識成1.8GHz來銷售,因此這一點CPU頻率的保留空間便成了部分硬件發燒友們最初的超頻的靈感來源,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把這失去的性能自己給討回來,這便發展到了CPU的超頻。
超頻的好處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可以直接提高計算機運行速度,但在實際操作中還是有一定的技巧??傮w說CPU超頻原則就是將CPU的外頻和倍頻調高,但在調整時要注意先調整外頻,再調整倍頻,因為更高的外頻總線頻率將會產生更快的內存速度、PCI接口以及硬盤速度,相對而言比提高倍頻有效。
很多朋友總想讓自己的CPU超頻,使它物超所值,可是在實際操作工程中總會失敗,試分析可能有以下的原因。
CPU的超頻首先得在硬件上具備超頻的條件,有很多CPU超頻失敗屬于“先天不足”,因為CPU的批號不同會對超頻能力有重大影響。此外散熱情況好不好也會影響到超頻的結果。超頻是一個綜合性的過程,很多時候CPU具備良好的超頻能力,可是主板、內存、顯卡等配件卻會成為超頻的“瓶頸”,這樣同樣會導致超頻失敗。因此,如果有超頻打算的用戶在組裝計算機時一定要選擇與CPU具備同樣超頻能力的硬件。
超頻工作完成后有些朋友會問,為什么計算機的配置相同超頻后的頻率也一樣,可別人的計算機工作一切正常,自己的卻會出現頻繁死機、黑屏等問題。在這里,我們還需要注意超頻后的計算機維護問題。首先,在超頻后還是選擇一款大功率的風扇吧,而且要定期檢測風扇的工作狀態,注意散熱片和扇葉的除塵以及在軸承處添加潤滑油。其次,必須在CPU和風扇之間均勻涂抹散熱硅脂,這樣有助于將CPU溫度盡快傳導至散熱片。最后是保持通風,避免使用通風效果不好的小尺寸機箱,在炎熱的夏天最好不要長時間使用超頻后的計算機并且注意及時斷電。
當然,CPU超頻不會像天上掉餡餅一樣幸運,這樣的非規則操作也一定有其負面影響。由于每塊CPU在出廠時廠家都要對其進行測試,其標注出來的頻率是標準值,如果人為地調高CPU的頻率,就相當于讓它在高負荷甚至是超負荷的狀態下運轉。在半導體制造業中,最早的互聯金屬是鋁,而且現在它也是硅片制造業中最普通的互聯金屬。在導體中,當過多的鋁原子被沖擊脫離原來的位置,在相應的位置就會產生坑洼和空洞。輕則造成某部分導線變細變薄而電阻增大,嚴重的會引起斷路。而在導線的另一些部分則會產生鋁原子堆積,形成一些小丘,如果堆積過多會造成導線于相鄰導線之間發生連接,引起短路。不論集成電路內部斷路還是短路,其后果都是災難性的。超頻的結果會使通過導線的電流增大,引起的功耗增加也會使芯片溫度上升。而電流和溫度的增加都會使芯片更容易產生電遷徙,從而對集成電路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因此長期過度超頻可能會造成CPU的永久報廢。所以超頻的直接代價就是以CPU的壽命換取高效的計算機運行效率,并且同時會影響到其他硬件的使用壽命。所以,在超頻前一定要有心理準備!
作者單位:陜西省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