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 艷
摘 要:通過生活中的廢舊材料、可再生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進行美術創意和設計,不但能提高學生的設計創新能力和設計意識,還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合作意識以及美化生活、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意識。
關鍵詞:廢舊資源 利用 設計制作教學
新課標指出“美術課程應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關聯,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增強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并培養他們尊重和保護自然環境的態度以及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望與能力”。而通過生活中的廢舊材料、可再生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進行美術創意和設計,不但能提高學生的設計創新能力和設計意識,還能培養學生美化生活、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意識。
一、利用廢舊資源進行設計制作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標準》指出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新精神是社會成員最重要的心理品質之一。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潛伏著創造力,只是缺少發現與挖掘。而通過生活中的廢舊物品的開發和利用,能夠使學生從中獲得拓展和體驗,提高學生的設計創新能力。教師要在教學中啟發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及創造性,能夠在設計制作活動中有所突破、有所創新。在上《紙塑-瓦楞紙動物造型》一課時,正好本學期我校添置了3個計算機機房,留下了大量的包裝紙箱、紙盒和塑料泡沫,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方便。我讓學生開動腦筋,大膽想象,充分利用瓦楞紙的厚度和可變性進行創作,可以采用刻、剪、撕等分割方法來制作平面上的浮雕般的立體形象。然后啟發學生根據瓦楞紙板材挺括、軟硬適中、容易塑形的特點,發展學生的想象空間,創造出三維立體的動物形象。
二、利用廢舊資源進行設計制作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美術課程標準》要求“美術課程應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并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有將創新觀念轉化為具體成果的能力”。“技術性活動是人類社會的一種最基本的實踐活動,而美術課程向學生提供了技術性活動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培養學生勇于實踐和善于實踐的心理品質。”因此,在設計制作教學中要多給學生動手機會,推動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在《校園環境藝術品設計與模擬制作》一課中,教師鼓勵學生走出教室,到校園里進行實地考察,對校園環境藝術品的規劃與建設提出自己的意見,對校園內的幾處雕塑作品進行評價,分析假山、噴泉、雕塑的造型和色彩是否與周圍的環境協調,并提出改進意見。假如你是設計師,你會怎樣設計?同學們在上這一課時熱情高漲,紛紛獻計獻策,大家齊動手,分工合作,最后設計制作出了各種校園雕塑藝術品,然后我們邀請學校領導前來參觀,評選出優秀作品放在學校的展覽室里。另外,我們組織了大量的實踐活動,如利用報紙、彩紙、掛歷紙、線材、布料、蛋殼等廢舊材料設計學生裝,讓學生在元旦聯歡會上進行服裝表演;利用廢舊材料制作面具,與英語教師及語文教師配合,表演校園木偶劇;利用各種紙張折疊紙飛機,并組織了“校園紙飛機飛行大賽”;利用紙張折成各種小船,船上寫滿祝福語,紀念5.12大地震中喪生的汶川同胞,不但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還是對學生進行的一次極好的愛國主義教育;通過手工制作實踐活動,增強了同學們對藝術的感悟,培養了動手、動腦的能力,使同學們找到了藝術和現實生活的結合點。
三、利用廢舊資源進行設計制作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合作互動”的學習,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信息交流,培養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互相幫助的精神,營造出寬松、平和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小組合作中,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在《校園規劃模型設計制作》一課中,將學生分成幾個大組,每組在討論交流的基礎上分成主體建筑制作組,附屬建筑制作組,配套設施制作組,每組各成員之間分別同時設計制作所分工負責的建筑和區域,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要求人人參與,把各建筑部件的制作分工到人,然后各組同學把做好的模型單元組合在一起,成為一個整體。在整個設計制作過程中,充分發揮了團隊精神與合作意識,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通過各種廢舊資源的開發再利用,學生和教師能夠拋開原有固定教材教學內容的約束。不但提高了教師課程開發的能力,促進了學生的設計創新能力,而且還能使學生養成節約資源的良好習慣和廢舊資源再利用的環保意識。
作者單位:江蘇徐州銅山鎮中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