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網 www.sino-manager.com
話題交鋒
http://bbs.sino-manager.com/showtopic-92796.aspx
最近一個12字網帖“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在虛擬與現實中都紅得發紫,網絡上退卻熱度繼而又在傳統媒體粉墨登場。一系列的報道和評論鋪天蓋地:
● 流量:短短2天回復數300621,點擊數760萬
● 幕后:800打工者為“飯錢”制造的“假”貨
● 收益:該項策劃為公司收獲6位數的進賬
“賈君鵬”事件并不稱奇,網絡造勢早在“芙蓉姐姐”、“春哥”等流行事件里大發其威,類似的還有開心網的“停車大戰”、“買賣奴隸”、開心農場的“偷菜”……這些把握了大眾“無聊”心態的社交媒體創造了所謂的“無聊經濟”。
“無聊經濟”給營銷帶了新的視野,但會不會只是“泡沫”營銷?究竟“無聊經濟”價值幾何?
正方:社會化媒體營銷勢不可擋!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美國超過80%的主要廣告客戶正利用SNS網絡(如Facebook)進行營銷,這表明美國企業界正開始接受社交網站作為一種主流廣告平臺。在國內網絡上迅速躥紅的“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所透露出的本質,也不簡單只是某些公關公司號稱的驚天策劃,或者備受批判的無厘頭文化驅動力,而是社會化媒體營銷的一次大型演練和集中爆發。有專家認為,社會化媒體的到來,使得傳播由“教堂式”演變成了“集市式”,每個用戶都擁有了自己的“嘴巴”,而這些看似無聊卻又真實的聲音,可以幫助企業迅速觸摸到消費者心理、對產品的感受,以及最新的需求,獲取市場動態乃至公關危機的先兆。毋庸置疑,營銷的新時代已經到來,無論是無聊還是不無聊,其中蘊含的商機必定是一個藍海,利用得當便可以在真實與虛擬的商業世界翻云覆雨。
反方:無聊真的能帶來經濟效益嗎?
從“芙蓉姐姐”、“春哥”,再到賈君鵬,網絡群體性無聊走向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這些“無聊”行為似乎正在成為一種新的原動力,推動虛擬網絡世界的運轉。眾多商家甚至花重金去建造他們在廣告世界的“無聊大廈”。但是這些濃墨重彩的“無聊”是否能衍生出真實的經濟效益?投入后的成效無法得到很好的監測,顯得極為不確定,這是“無聊經濟”的一個弊端。此外,在所謂的“無聊經濟”和社會化媒體中,氛圍是“集市式”的魚龍混雜,一個不起眼的小消息都有可能被無限放大,對企業來說可謂是危機重重,一不小心就陷入危機公關的漩渦里,難以自拔。總之,“無聊”尚不能確信能帶來經濟效益,還有可能成為企業的絆腳石。
群星薈萃:
star:我覺得賈君鵬事件真的是很無聊,不過玩網絡游戲的人誰說不是在打發無聊時間呢?公關公司策劃的這起事件也是針對人群而來的,算是非常成功的,這點不可否認。
孟夫子:當物質經濟快速的發展,而相應的人的精神文化卻在低俗中萎縮不前。這種低俗,應該說在短期內是有市場的,也是可以充分利用的,但是卻不能長久。這種低俗的價值,決定于人們的價值觀,其價值在于13億人中有多少是低俗的,又有多少人是能止于謠言的智者。無聊經濟娛樂了大眾,何嘗不是被娛樂了?
星晴:在無聊經濟里善用營銷可以讓企業、廣告商和用戶達到共贏的局面。比如Facebook,據相關統計美國百強廣告客戶中有83家正在使用這個網站進行營銷,包括強生、耐克等。和以前大型品牌的互聯網廣告不同,Facebook上的廣告不是抓人眼球的醒目廣告或橫幅廣告,而是更加低調,與網站的整體設計融為一體。通常這些廣告會邀請用戶與企業互動,指引他們訪問一些網頁或使用某些應用程序,讓他們成為公司的粉絲,定期接收一些用戶感興趣又實用的最新消息,以此讓消費者和企業能夠以創新的方式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