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蓓蕾
每個單體技術最優秀時并非能造出世界上最好的汽車:現在需要解決的是最佳匹配問題,國際上正舉辦著一場集成競賽,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當“樓脆脆”成為上海倒塌大樓的代名詞后,人們驚嘆和疑慮時,更多地將問題歸結于施工方。此前,湖南鳳凰縣在建大橋垮塌,歸咎其責也是施工。當事故發生時,一切與設計無關,對于設計產品的人員來說從來沒有責任。當然,一件產品銷售得好,老板獎勵的是推銷員,也絕不會想到設計師在其上的貢獻。
“好與壞都與設計無關,這是中國設計的現狀。”北京工業設計促進會副理事長、秘書長宋慰祖對《汽車觀察》記者說。
在設計界有著15年經驗的宋慰祖看來,國外是將工業設計作為汽車研發的核心競爭力,而我們幾乎沒有工業設計,即便有,也是將工業設計當成美工在使用,就是“搞造型”的。而處于工業設計最高端的汽車設計更逃脫不掉這一怪圈。
非藝術品,而是商品
在入正文前,Q大家一下:設計出來的汽車成品是什么?
這個問題曾經一直困擾著宋慰祖,當他看到高檔酒店門口放著一輛凱迪拉克時,那車的氣質就顯示著酒店的檔次和進出酒店人員的高貴,它似是一件藝術品,但不全是,因為這輛凱迪拉克的:身價顯示著這家酒店的實力,所以正確說來,它是一件商品。
瓷器在中國已有千年歷史,常被人收藏為藝術品,確實在工藝上它已經非常成熟,可當瓷器上融入阿拉伯的文化和文字,這就形成了阿拉伯人的消費商品。
商品即要贏利,宋慰祖指出,評價設計好壞的標準應該是市場,被市場廣泛接受或者大量購買的設計產品才是好設計。
在絕大多數人還將設計停留在產品造型的認識上時。宋慰祖給出了一個定義:工業設計是工業化時代以先進制造為基礎,集成科學技術、社會經濟,融合文化藝術,以滿足使用者需求為導向,創造商品的科學創意、創新方法。而汽車設計正是應用這一方法的典型。
每個年代的汽車都體現著那個時代的文化。
正因為汽油機的產生,最早的汽車誕生了,車頭是一個龐大的腦袋,由于發動機個頭大,前面顯得方頭方腦,駕駛座椅和后排座位顯得比較狹窄,不難發現,這時的汽車還帶有馬車的影子。而此時,人們解決了一個有與無的問題,技術要高于一切。到上世紀30年代,汽車開始追求流線型,人們意識到“大個頭的腦袋”增加了汽車行駛的阻力,變型是在科學的角度讓其更美觀。
從國外看到國內,宋慰祖在情感上還是特別想支持國內自主品牌,他曾一度想買華晨中華,當他了解到華晨請來意大利著名的設計師只為其做外殼設計時,他的興趣點已經大打折扣。
“國內對于工業設計的流程或者工業設計系統的工作鏈尚缺乏概念。”宋慰祖感嘆,不知消費者的需求就開始造車是最大的問題,而機械設計、電子設計、電路設計、座椅設計、外殼設計等只是工業設計的一個組成部分。
他最贊賞的是美國的JEEP,認為那是將工業設計用到了極致。
在二戰以前,美國對于起源于歐洲的工業設計并不甚了解,但二戰讓美國贏得了機會。二次世界大戰使得歐洲大量的人才流入美國。此后,美國人對于工業設計有了全新的認識。當時特別在北非戰場,傳統轎車的底盤比較低,在沙漠中會陷入其中,戰場上需要一種機動性強,馬力大,不像轎車那么嬌氣,還能搭載武器的汽車,根據需求,美國的設計師很快就設計出一款將底盤提升,簡潔、粗獷的吉普車。這就是JEEP。
不是技術,是集成
中國的汽車工業已經走過53年,這和國外一百多年的歷史相比確實存在著毋庸置疑的差距,但如果以汽車工業的時間較短作為借口,宋慰祖認為并不準確:“50多年,我們一直扮演追趕者的角色,而到目前為止,卻沒有開發出真正具備中國特色的汽車,這說明我們對于汽車是什么還沒有真正了解。”
在宋慰祖看來,從造車開始,中國的設計就存在兩個誤區:一是汽車造出來能走了就和會造汽車劃上等號。這也一度使得解放牌汽車30年沒有變形。二是改革開放以后,當我們意識到外國的技術先進時,我們又將所有的問題歸結于技術、加工質量等,這也就有了后來的合資,引進國外的設備和技術,去買人家的設計。這一怪圈使得中國汽車一直延續此路線發展至今。
“真正的差距不在技術。而是在技術的集成,也就是工業設計。”宋慰祖說,不是最好的發動機+最好的地盤+最好的變速器就一定能造出最好的汽車,每一個單體技術的最優秀并非是整體最優秀,它應該是最佳的組合,各系統間達到最佳匹配;另外,在設計中還需做成本分析,即便每個部件最好,但一輛車賣到天價,也一樣沒有人買。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科學技術傳播速度加快,日益同質化。產品競爭力的體現已從傳統的技術競爭,轉向設計的競爭印技術與藝術集成創新的競爭。從目前看,一個技術出來了,如:操作軟件,不會像之前,先發布英文版,三月后再發布中文版。現在一定是同時發布,因為軟件企業都清楚,這項技術你不公布,就被其他人搶先了。現在玩的是集成競賽,而非單項的核心技術的競賽。
聯想一直被看成工業設計的領頭企業。計算機的核心技術都是英特爾的。但聯想卻從眾多的電腦公司中脫穎而出,它第一個確定市場定位明確的產品——聯想1+1家庭電腦。而1996年,聯想考慮到中國人的眾多需求,依托工業設計完成的“天琴”電腦,增加了低音炮、上網功能鍵、語音麥克、打電話等功能,將這些技術集成到其中。就如現在的手機將MP3,照相等功能集于一身一樣。而外觀整體上它并沒有做過多的改變。
聯想用技術集成的工業設計打敗了他的競爭對手,而當他遇到IBM時,這種強大的集成能力讓IBM傾心,讓其收于囊中。
這也就不得不提到近段時間北汽競購歐寶一事。宋慰祖來看,北汽要求獲取歐寶這一品牌,實際上是被踢出了局。這是因為培育一個品牌很不容易,中國的汽車企業多處于加工廠的狀態。不是有錢就能獲得一切,而國外更關注的是歐寶這個品牌,在被北汽購買后能否一直保持目前的品質?能否可持續發展?
一個品牌是可以換股東的,但品牌的背后是產品,沒有優秀的產品設計,絕對支撐不起一個品牌的長期發展。這也就是為何有著300多年歷史的中華老字號“王麻子”的倒閉。當300多年來,它永遠賣一把黑色的剪刀,沒有任何的創新和突破,在當今需求已沒有此前那么旺盛,它也只能退出歷史舞臺,而同樣的生活用品瑞士軍刀為何活著?而且越活越好?就是因為它不斷在推出新的產品,成為消費者追求的一種時尚產品。
和二次大戰后的美國一樣,今天,中國具有了同樣的條件和時機,廣攬人才,吸納技術,引入設計經驗,著眼于新興的環保能源和新動力汽車產業,是中國汽車設計的一大發展機遇。除此之外,宋慰祖說我們還缺少汽車設計的總設計師,作為中國工業設計的推手,他需要做一個橋梁,將工業設計和技術研發的兩撥人集合在一起,培育集成整合型人才。來服務于中國企業的自主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