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8日,浙江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浙江省高新技術促進條例》。
在政府促進高新技術方面,條例規定省人民政府應當制定高新技術及其產業發展規劃,確定發展的重點領域和布局;規定了創業風險投資引導基金的設立,要求確保財政科技投入的增長幅度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并規定了對科技成果轉化的獎勵。
在高新技術研究發展方面,條例鼓勵與境外、省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業合作;加強了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鼓勵金融機構開展知識產權質押業務;規定政府優先采購、首購高新技術產品。條例還強調了高新技術研發后的轉化問題,制定了稅收優惠、獎勵措施。條例規定,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對職務科技成果依法自行投資實施轉化的,應當在項目投產后連續3—5年,從實施該職務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的新增留利中提取不低于5%的經費,獎勵完成職務科技成果的研發人員和為職務科技成果轉化作出貢獻的人員,其中對關鍵研發人員和為轉化作出重大貢獻人員的獎勵應當不低于獎金總額的70%。
在對高新技術的服務保障方面,條例給予了高新技術企業更大的自由度,如規定在高新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發展中有突出貢獻的人員,可以破格申報相應的專業技術職務資格的評審。條例還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增加對高新技術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的資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