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萍 文 波
摘要:汶川大地震后,四川的旅游業作為災后重建的重要工程,在目的地重建中選好融資模式,是恢復整個旅游產業鏈的關鍵點。本文通過真實數據闡述了汶川地震后四川旅游業面臨的具體問題,有利于理清災后重建的基本思路,結合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提出基于高效、快速、低成本的多元化的重建融資模式,為推動四川旅游業的全面復蘇創造良好的基礎條件。
關鍵詞: 旅游目的地;重建;融資
中圖分類號:F59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671—7740(2009)07—0040—03
2008年5月12日14∶28分四川省汶川地區遭受了特大地質災害,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直接受災地區達10萬平方公里,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帶來了巨大損失,給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了嚴重破壞。地震造成四川旅游業直接經濟損失624億元,相當于去年四川省全年總收入的一半,全年旅游總收入下降40%左右。據四川省旅游局數據顯示,在此次汶川地震中,四川省4 000多個旅游景區被損壞了568個,累計損失達278.40億元。據統計,地震給成都旅游造成的直接損失過億元。以航空客運量為例,年初預計會達到2 000萬人次,但2008年只能達到1 300萬人次;酒店方面,截至6月底,開房率僅30%左右;旅行社方面更為嚴重,幾乎全行業歇業。從這個意義上講,地震使四川旅游業成為一個巨大的、經濟上的“次生災害區”。因此,旅游業的恢復與重建已是當務之急,理清“重振旅游工程”思路,做好投融資工作是整個旅游產業鏈恢復的重要保障。
一、“重振旅游工程”思路
1.旅游規劃是龍頭
旅游的規劃要成為區域發展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于核心組成部分。要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多元投資的重建機制,吸引和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和支持重建。總規、詳規、功能分區、建筑選址、近期遠期建設、公共基礎設施布局、產業布局等等都是旅游業不容忽視的思考重點。例如,北川縣城一邊是喜馬拉雅山余脈,一邊是龍門山余脈,周邊都是滑坡體,就是不發生地震,一旦有暴雨,就有可能發生滑坡的現象,因此這樣的地區就不適合于規劃建設;還有如公共設施配套,如交通網絡、供水排水、電力供應、通信保障、文教衛、社會安全保障、環境保護措施等基礎設施等等,在這次汶川大地震中也顯得十分薄弱,因此科學合理規劃公共配套設施增強災害出現后的應急措施和能力意義重大。在災后重建工作中,我們需要做好統一規劃,綜合利用。
2.項目建設是關鍵
旅游業是一個社會經濟性很強的產業門類,需要大量游客參與,要善于把非物質文化形態轉化成一個物質的文化形態,需要旅游營銷活動等這樣一些項目。由于旅游需求具有多樣性和可替代性,發現新的旅游需求,發展新的旅游種類,有助于加快四川旅游業的恢復與發展。重建時應考慮選擇于適宜人居的地方布局城鎮、村落,要用好恢復重建政策;加強節能減排工作;加強防災減災體系恢復與建設;同時還應考慮人口數量的合理分布,創造合理的生活和社會活動空間。汶川地區是以山地為主,經濟主要以旅游和農業為主,城鄉比較分散,因此,對于汶川的重建一定要因地制宜,遵從“重振旅游工程”的三個方面:(1)道教和佛教文化;(2)以休閑為主的民風民俗特色旅游景點;(3)投入少見效快的旅游開發項目——農家樂;來進行恢復重建,把四川的旅游推上一個新的臺階。
3.融資體系是保障
汶川重建的關鍵是需要有合理的融資體系作保障。除了政府給予我們的政策扶持,更多的還需要我們自己在重建規劃中積極的融資,將四川的旅游做的更好。廣義上講,融資及金融。江澤民總書記曾說過:“如何運用金融這個經濟杠桿,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在災后重建中,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金融知識、了解金融機構、了解金融市場,因為災后旅游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1991年鄧小平同志視察上海時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著棋活,全盤皆活。” 目前四川省災后重建已招商引資項目685個,投資總額6 017億元。其中,基礎設施類項目85個,投資額1 900億元;文化旅游類項目218個,投資額1 558億元;優勢資源類項目165個,投資額1 494億元;高新技術類項目69個,投資額585億元。中央財政將提供重建所需的10 000億元資金中的30%,今年的700億元已經到位。其他7 000億元資金將通過地方政府投入、對口支援、國內外社會投資、金融機構融資和災區群眾自籌等多種渠道籌集。在重建規劃中運用金融這個經濟杠桿,盡快恢復和發展四川旅游業與國際接軌。通過融資快速恢復我省旅游業,這對促進我省旅游的可持續性發展和旅游業恢復是有戰略意義的。
二、汶川地震后四川旅游業融資模式
“5·12”特大地震帶給四川旅游業的不僅僅是目的地損失巨大,旅游營業額大幅減少,還有更多的是旅游營業中斷帶來的現金流停滯等突出問題。從災后重建的角度出發,本著高效、快速、低成本的融資原則重振旅游工程。四川旅游業災后迫切需要從社會捐贈、財政支持、BOT、信貸、股權、債權、貸款等方面接受多元化融資,建設人民安居樂業、城鄉共同繁榮、人與自然和諧的美麗家園。
1.財政融資
政府在災后重建給予了充分的重視,并且專門針對災后旅游成立重建專項基金。2008年8月1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支持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的實施意見》,提出了支持我市災后重建和重振經濟的一系列政策,包括建立成都市災后恢復重建專項資金、減輕企業和群眾負擔、扶持產業發展、加強市場要素供給、加快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就業援助、完善社會保障措施、穩定糧食市場和其他措施等九個方面。2008年10月30日,國家開發銀行與四川省簽訂了以規劃、融資、融智為中心的《災后重建融資服務協議》,圍繞我省災后重建過程中的資金瓶頸,運用開發性金融的原理和方法,“融資+融智”相結合,以雙方已簽訂的合作協議為基礎,通過為政府提供災后重建融資服務,為我省災后恢復重建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多種有效的資金籌措方案。面對“三年全面恢復、五年全面提升”災后恢復重建主要目標,政府為此制定了《成都市市級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其中特別針對我們旅游業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如:對全市星級飯店、旅行社、國家A級旅游景區、旅游汽車公司、重點旅游商品生產企業三年內的城市維護建設稅、企業營業稅地方所得部分實行先征后返。為保障四川旅游業的軟件不受影響,特別減免導游人員資格考試費、導游證IC卡工本費等。當然接受社會捐贈也是很好的融資方式。
2.信貸融資
通過金融機構報批發行各類信托產品、理財產品、資產證券化產品、債券等金融產品募集用于我市災后旅游恢復重建資金。開辟融資擔保綠色通道,充分利用現有四川旅游業和擔保協會這一平臺,組織較大規模擔保機構為重點恢復重建旅游開辟融資擔保綠色通道,幫助制定融資策劃、融資咨詢和融資擔保等服務計劃,向受災旅游業提供直接的融資擔保支持。我們應吸取在證券市場欠發達、交易機制不完善、整個金融制度不健全的基礎上逐步建立和發展起來的日本和中國臺灣的經驗和教訓,建立過渡性專業化的證券金融公司模式,等時機成熟后再轉為市場化模式。既降低了風險也提高了災后重建的效率。
3.股權債權融資
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重建,可以考慮發行重建股票或是國家債券,直接向金融市場籌資,當地政府提供財政撥款,各大銀行提供授信貸款,國際組織援助,各類捐款等等。積極鼓勵開展銀行承兌、直存款、大額質押存款、銀行信用證、委托貸款、直通款、對沖資金的融資模式。大量吸引民間資本投入我們四川旅游災后重建。與此同時根據我們災后重建的準確定位,在金融產品的發行上可以根據重建項目的規模、方向,確定金融產品的發行量多大,其發行完全可以全面針對企業、法人,或者少部分普通市民。好的旅游景點災后重建項目是有足夠能力吸引民間資本的。
4.BOT融資
通過基金等組織方式吸引國內外資金,在災后重建工作中充分利用融資資金恢復四川旅游建設,合理開發經營管理,做更好的規劃。特別是吸引國外資金,大膽的將國內旅游的性質改為中外合資。吸引外資時我們可以大膽發展高端旅游及深度旅游。首家外資目的進駐中國的來自歐洲的多樂美地滑雪場度假山莊就是一成功案例。多樂美地度假山莊,位于距北京226公里的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縣。這里景色秀麗,氣候宜人,夏季涼爽,冬春冰雪覆蓋。他是由世界知名的滑雪設備生產商LEITNER公司和意大利擁有450條雪道的現代化滑雪區經營商DOLOMITI超級滑雪集團共同投資興建。每到冬季,白雪皚皚,北國風情濃郁,白樺雪松覆蓋,存雪時間長達150多天。他配備專業的學校,完全能夠滿足初學到專業各階層滑雪愛好者的需求,現已成為“國家級滑雪基地”之一。
5.合理推廣公益信托
“5·12”地震發生后,公益信托的作用得到重視,中國銀監會辦公廳下發了《關于鼓勵信托公司開展公益信托業務支持災后重建工作的通知》,鼓勵信托公司依法開展公益信托業務。西安信托公司推出三年期的“西安信托五·一二抗震救災公益信托計劃”,用以支持陜西漢中、寶雞等地震災區的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據悉,該計劃共募集信托資金人民幣1 000萬元。業內人士認為,這是中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公益信托計劃。以發行公益信托的方式支持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是信托業務的一種創新,在國內尚屬首創,為參與公益事業的捐贈者提供了一種新的途徑和公益活動模式。汶川地震后旅游業的災后重建完全可以借鑒并積極采用此融資模式,在目的地的基礎設施建設、配套軟硬件的建設上達到更完美的境界。
地震后的四川仍然具備走向生態旅游、專業旅游、深度旅游的硬件。地震后受災嚴重的地區已經具備了重新進行“生態涵養”的條件。未受地震影響的區域有了客源集中的優勢。河北多樂美的滑雪度假山莊的專業融資開發模式對四川有相當大的借鑒之處。四川的地理地質情況復雜,有多種極具特色的地質地貌。經過細致的劃分和合理開發,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上都具有相當大的競爭力。因此,對于我們在融資的首要問題上就是不要僅僅局限于內部消化,在國際經濟形式不景氣的條件下,積極凸顯四川特色旅游的競爭優勢,吸引目前有投資需求的專業集團和公司。努力將我省的旅游逐漸向高端化、精細化發展。用有技術含量的旅游和高質量的接待來取代地震前高耗能、高環境代價的旅游模式。一方面能吸引融資,另一方面提升我省的旅游水平。同時,融資不是一錘子買賣,是一個過程,需要我們竭盡全力做好項目包裝,保護資金與資產的關系,讓速度和規模保證汶川地震后旅游目的地的災后重建。只要我們在重建工作中最大限度的保護自然,理解自然、順應自然的發展規律,從特種旅游入手,逐步啟動大眾旅游;從國內旅游入手,逐步恢復入境旅游;從宣傳四川旅游入手,逐步發展為口碑旅游。相信四川旅游業通過災后重建將變的更加繁榮,讓四川旅游品牌走向全球。
參考文獻:
[1]成都市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支持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的實施意見[z].
[2]楊繼紅.農村金融與市場經濟[R],1998.
[3]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課題組.金融與經濟[R],2001.
[4]姚世斌,李羽.高校融資渠道分析[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4.
[5]呂曉偉.我國小型民營企業融資問題探討[J].中州學刊,2002.
[6]陳麗英.淺析我國上市公司的再融資問題[J].福建金融,2004.
[7]金融投資報.http://www.sina.com.cn,2008.
[8]四川旅游災后重建官網.http://travel.sina.com.cn/sichuan.html,2008.
[9]四川日報,2008-08-19
[責任編輯張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