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軍
摘 要:本文介紹了案例教學法的起源與發展,闡述了案例教學法在房地產估價課程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房地產估價課程案例教學法實施的要點。
關鍵詞:房地產估價;案例;案例教學法;案例庫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7740(2009)07-0072-03
一、案例教學法的起源與發展
1.案例教學法
即圍繞一定教學目的,把實際中真實的情景加以典型化處理,形成供學生思考分析和決斷的案例(通常為書面形式),通過獨立研究和相互討論的方式,來提高學員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一種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在當今世界的教育和培訓中受到重視和廣泛的應用。
其操作流程為“以例激趣——以例說理——以例導行”。教師于教學中扮演著設計者和激勵者的角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不像是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是一位很有學問的人,扮演著傳授知識者角色。
2.國內外案例教學法的發展
案例教學法的產生,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和古羅馬時代。希臘哲學家、教育家蘇格拉底,在教學中采用“問答式”教學法可以看作是案例教學的雛形。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此基礎上將問答積累的內容編輯成書,并將一個原理對應于一個例子,這些例子就是案例的雛形。而我國古代教育思想中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以史為鑒”、“舉一反三”其實就也是最早的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在課堂上的真正運用始于1910年美國哈佛大學的醫學院和法學院。從20世紀40年代中期開始,哈佛大力向其他商學院推廣案例教學法,如今教學這種新型的教學方法不僅已遍及美國,其影響也早已波及美國以外的國家。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案例教學在我國開始得以重視。
二、房地產估價課程實施案例教學法的重要意義
房地產估價是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專業學生的一門必修課,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如果在教學中只注重理論知識的系統傳授,不注重理論聯系實際,不注意培養學生運用房地產估價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出來的學生就很難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當前高校教學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理論脫離實際,尤其是房地產專業的學生,實踐鍛煉的機會明顯不足。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加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筆者認為,案例教學法應是房地產專業積極采用的教學方法,它具有啟發性,實踐性特點,是提高學生決策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有效方法。
1.案例教學法更適合房地產估價教學活動的開展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必須面臨兩個焦點問題:一是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二是使用什么教學手段來達到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房地產估價課程包含了房地產估價的基本原理、房地產價格、幾種常用的房地產估價方法、房地產估價基本程序、房地產估價報告撰寫和房地產案例分析等主要內容。課程在內容安排上既保持一致的連續性,又有一等的獨立性,特別是在房地產估價方法的教學中,可以針對特定的估價案例結合相應的估價方法,更適合案例教學法的應用。
2.案例教學法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傳統教學方法往往只注重理論知識的講授,考試往往從本本出發,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往往是生吞活剝,不一定真正地理解它,應用它。而房地產估價案例教學法是有針對性地運用估價理論知識和具體估價方法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它不僅要求學生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了解這種方法用于何處,適用于什么樣的估價對象,實際估價中可能會遇到的哪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從而既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又增長實際操作的才干。
3.案例教學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由于案例教學的特殊性,它要求每個學生都要獨立思考,事先分析案例,從中發現問題并擬定方案,然后參與課堂討論,交換意見,最后形成有創意的方案,這樣就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案例問題的解決方案可能有多種,由于案例教學法非常重視其結論的思考過程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可以不斷培養、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案例教學法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傳統的教學方法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強調理論的系統性,這種以灌輸式 為主的講授,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只是被動地吸取知識,學習積極性不高。而案例教學法大多采用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的事例,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 “師生互補,教學相輔”,要求學生以“當事人”身份身臨其境地解決問題,從而能促進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認真參與案例討論,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樣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5.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通過協作學習、問題探討及合作研究等方式,營造有利于人際交往的良好氛圍與環境,幫助學生學會分享信息、創意和研究成果,培養其團隊合作精神。
在中國傳統的教學方法中,嚴謹認真、基礎扎實是其主要特征,但由此而來的高分低能現象普遍存在,同時學生缺乏創新精神。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的競爭日趨激烈,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對我國 21 世紀的發展至關重要,社會對高校培養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社會挑選人才的標準不再只看學生考試成績的高低,關鍵是看他們在紛繁復雜的現實面前,是否具有處事、交往、決斷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因此,深化教學改革,構建新的教學模式,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關鍵。
三、房地產估價課程案例教學法實施要點
1.認真備課,精選案例
案例是案例教學法的核心,是決定課堂教學效果的核心。選擇好案例,備課是關鍵。目前有關房地產估價案例的教材迄今未有,這就給教學備課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備課不僅要將教材內容精化,而且還要翻閱大量的報紙雜志,收集房地產估價的案例,以保證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真實性、啟發性、針對性。
在選擇房地產估價項目案例時,其背景材料的來源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1)國內已經成交的知名房地產項目的評估案例;(2)一些房地產評估企業公開發表的某房地產項目估價報告;(3)當地房地產管理部門公布的某房地產項目公開成交案例;(4)因法涉及律糾紛而被媒體廣泛關注的某房地產估價項目;(5)房地產專業雜志、報紙上的典型案例介紹等。
另外,案例材料的選擇一般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1)真實性原則。材料來源必須真實可靠,切不可胡編亂造,這樣會沒有信度,我們選取的材料大多數應該是身邊具體估價實例。(2)時效性原則。案例背景材料的選擇必須具有時效性,盡量選擇最近最新的材料,這樣才不會讓學生感覺所分析的案例可望而不可及,以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3)典型性原則。案例材料的選擇要具有典型性,既可以是業內津津樂道的成功項目,也可以是因某種原因致使項目估價結果受到嚴重質疑的案例。(4)結合性原則:案例材料的選擇要與課堂教學內容有機結合,特別是與教學內容的重點相結合。如果教師能準確地把握教材,緊扣重點,于此處選材,就可以使學生在整節課中保持思維的連續性,同時激發思維能動性,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設計富有思考性的問題
富有思考性的問題或設問,總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提出一些帶有啟發性的問題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設問的設計是進行案例教學的關鍵,是把材料與知識結合起來的紐帶。好的設問既能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又能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設計問題,要圍繞課堂教學目標,通盤考慮,全面安排,使之區分主次,先后有序,發揮整體功能。一般來講在案例教學中設問的設計要遵循以下原則:(1)由淺入深。問題的設計要有梯度,要由淺入深,這樣有利于學生“入題”,符合人的邏輯思維規律,也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2)選擇切入點。從提問的流程看,在明確為什么問的基礎上,要善于確定問題的切入點,解決問什么。多角度設問。設問要體現學科綜合性和知識的整合,現在的題型一般是一個材料多個設問,而且往往是從法律、道德、心理等不同角度進行設問的。
3.組織好案例的分析與討論
通過多媒體等手段呈現案例后,組織學生對案例進行討論是案例教學法的關鍵。由于案例所提出的問題是緊扣教學內容的,要求每個學生都要結合教材內容認真分析,自己作答。而討論既可以采用分組討論,也可以在全班范圍內討論。此時,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組織、引導學生討論,讓學生各抒已見,并不要求有統一的標準答案。
4.及時做好案例的總結
在討論過程中,有些同學的觀點也許并不是正確的,作為教師首先要肯定學生的勞動,在進行案例總結時并不是簡單地給出答案,而是要指出討論的思路,應用到的原理和知識點,同時評述學生討論中成功或不足之處。
5.建立房地產估價項目案例庫
由于我國房地產業發展時間不長,國內高校房地產相關專業的教學尚屬薄弱環節,學習中能夠應用的典型的案例十分缺乏,雖然近年出版了一些房地產估價方面的教材,但教材中很少安排房地產估價項目的案例材料,這給教學帶來一定的不便,因此建立案例庫尤為重要。案例庫的建立在于平時積累,貴在堅持。
6.注意案例教學與其他教學方法的結合
案例教學法在能力培養上有著突出優勢,但也存在不足。它仍然不能取代系統性知識的傳授,學生只有掌握一定的基礎理論知識,才能實施案例教學。另外,還要創造條件讓學生接觸社會、了解項目,實地參觀、調研等,積累感性認識和直接經驗作為實施案例教學知識儲備。這也是各高校房地產專業安排大量實踐教學環節的原因之一。
四、總結
在實際的房地產估價的教學中,要求教師需要認真準備,精心挑選適宜案例,通過合理安排讓學生切身體會估價理論本質所在,最終掌握估價方法,使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得到發揮,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真正能達到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柴強.房地產估價[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出版社, 2005:3.
[2]張炯,賈仁甫,張敏莉.房地產項目策劃課程案例教學的應用研究[J].經濟師,2008,(1).
[3]劉群紅,陳雅芬.案例教學法在大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房地產市場營銷課程為例[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2).
[責任編輯周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