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景紅
摘 要:我國造園歷來注重植物景觀設計,植物與山石、水體、建筑一并作為中國古典園林造園四大要素,可見植物素材的重要性。本文通過對現代園林中的植物景觀設計進行分析,研究現代園林植物景觀設計意境美,這不僅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更是推動了我國園林藝術的發展。
關鍵詞:現代園林;植物景觀;意境美;生態價值
中圖分類號: S6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5-569X(2009)07-0018-02
1引 言
古人云:“景以境出”、“景不嫌奇,必求境實”,在園林中這個“境”便是景觀空間環境。人們對園林的空間環境有物境與意境兩層感知:物境是構成景觀的表象,包括空間的藝術布局和空間環境質量;意境是由景觀表象而引伸的意象及由此而產生的情感深度。在現實美的藝術表現中,情與景是不可分的,如果說表現園林美的關鍵在于景,那么表現景的關鍵則在于境。在構成境的諸要素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園林植物。首先是園林植物具有凈化空氣、降低噪聲、減少水土流失、改善環境、調節氣候和防風、庇蔭的功能作用,可為園林創造良好的空間環境質量;同時在園林空間表現中還具有明顯景觀特色,也是表現園林藝術特色的重要組成材料。
2園林植物在城市景觀建設中的作用
園林植物作為活體材料,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呈現出鮮明的季節性特色和興盛、衰亡的自然規律。豐富多彩的植物材料為營造園林景觀提供了廣闊的天地,而對植物造景功能的整體把握和對各類植物景觀功能的領會是營造植物景觀的基礎和前提。園林植物在園林景觀營造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1利用園林植物表現時序景觀
園林植物隨著季節的變化表現出不同的季相特征,這種盛衰榮枯的生命節律,為我們創造園林四時演變的時序景觀提供了條件。根據植物的季相變化,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種植,使得同一地點在不同時期產生不同景觀,給人不同的感受,使人能體會時令的變化。利用園林植物表現時序景觀,必須對植物材料的生長規律和四季的景觀表現有深入的了解,根據植物材料在不同季節中的不同色彩來創造園林景色供人欣賞,引起人們的不同感受。
2.2利用園林植物形成空間變化
植物本身是一個三維實體,是園林景觀營造中組成空間結構的主要成分。枝繁葉茂的高大喬木被視為單體建筑,各種藤本植物爬滿棚架及屋頂,綠籬整形修剪后頗似墻體,平坦整齊的草坪則鋪展于水平地面。因此,植物也像其他建筑、山水一樣,具有構成空間、分隔空間、引起空間變化的功能。植物造景在空間上的變化,也可通過人們視點、視線、視境的改變而產生“步移景異”的空間景觀變化。造園中運用植物組合來劃分空間,從而形成不同的景區和景點,其往往是根據空間的大小,樹木的種類、姿態、株數多少及配置方式來組織空間景觀。
3 園林植物景觀是意境創造的表象
園林植物景觀不僅給人以環境舒適、賞心悅目的物境感受,還可使不同審美經驗的人產生不同審美心理的思想內涵,王國維曰:“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悲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這個“境界”即是王昌齡所云“三境”中的“情境”與“意境”。意境是中國文學與繪畫藝術的重要美學特征,也貫穿與“詩情畫意寫入園林”的園林藝術表現中。中國文學和繪畫藝術采用比擬(興)、聯想的手法將園林植物的生態特性賦予人格化。數千年的審美意識成為中國的傳統思想。松柏已成為正義、神圣、永垂不朽的象征。所以不論宮苑寺廟,還是烈士陵園、紀念堂等都以松柏作為寄情寓意的主要表象。
4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的藝術手法
4.1對比和襯托
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態特征,運用高低、姿態、葉形葉色、花形花色的對比手法,表現一定的藝術構思,襯托出美的植物景觀。在樹叢組合時,要注意相互間的協調,不宜將形態姿色差異很大的樹種組合在一起。
4.2動勢和均衡
各種植物姿態不同,有的比較規整,如石楠、臭椿;有的有一種動勢,如松樹、榆樹、合歡。配置時,要講求植物相互之間或植物與環境中其他要素之間的和諧協調;同時還要考慮植物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和季節的變化,不要因此產生不平衡的狀況。
4.3起伏和韻律
道路兩旁和狹長形地帶的植物配置,要注意縱向的立體輪廓線和空間變換,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產生節奏韻律,避免布局呆板。
5結語
園林植物景觀設計的可持續發展應以保護環境、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創建城市文明為宗旨,尋求植物景觀的發展與自然、文化和人類生存環境和諧統一。
參考文獻:
[1]蘇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4.
[2]張寧,毛偉偉.關于城市生態園林建設的研究[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17(12):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