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勇
摘 要:從林地的內涵入手,指出赤水河流域林地亂占濫挖的十大原因,并對如何遇制亂占濫挖林地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赤水河流域;林地;亂占濫挖現象
中圖分類號:S7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5-569X(2009)07-0052-02
1 引言
赤水河是長江水域的一級支流,森林資源對赤水河流域的生存和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林地是森林資源的基礎,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亂挖濫用林地的現象也十分嚴重,保護赤水河流域的林地資源,規范林地使用,維護生態安全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2 林地的涵義
林地是指成片的天然林、次生林和人工林覆蓋的土地。包括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和防護林等各種林木的成林、幼林和苗圃等所占用的土地,不包括農業生產中的果園、桑園和茶園等的占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對林地所作的解釋是:林地包括郁閉度0.2以上的喬木林地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跡地、火燒跡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劃的宜林地。
3 林地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為何破壞森林資源尤其是濫挖林地現象會屢禁不止呢?筆者經過調查與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原因:
(1)宣傳工作沒有真正具體落實。前幾年幾乎沒有一塊宣傳保護林地資源的廣告牌,人們對保護森林資源重要性的認識普遍上存在著差距,部分干部群眾保護林地觀念淡薄,在思想上導致了亂挖濫用林地的隨意性比較大。
(2)一些地方、部門和黨政領導對林地保護法律意識還比較淡薄,在處理項目建設和林地管理問題上往往重建設、輕保護,給依法管理林地和查處林地違法案件造成困難和障礙。
(3)監管沒有真正到位。由于林地分布面廣量大,過去一般以市林業執法人員監管為主,部分鄉鎮人民政府和村委會沒有把保護林地資源列上議事日程,沒有在保護林地資源上發揮應有的作用,部分干部由于認識不到位,出現帶頭違法行為,有的村干部帶頭指使亂挖林地,這也是導致部分地區亂挖林地屢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4)林政管理機構不夠健全。林政管理部門無權對非法占用林地進行查處,往往只能依靠林區派出所進行處理,給林地管理帶來一定的難度。
(5)農用地指標的緊縮,加劇了林地保護的矛盾。近幾年來,由于經濟呈快速發展態勢,企業用地需求大增,隨著國家對農用地管理的加強,一些企業往往把目光轉向林地。尤其是一些噪音較大,排污較多的企業,包括畜禽養殖等都紛紛涌向林地。
(6)不少地方只圖眼前利益,濫用林地種植經濟作物;年青人在林中創辦“農家樂”,老年人在山上建寺廟成為一種新時尚。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親近自然的意識日益強化,選擇生態休閑成為一種新時尚,這種潛在的市場態勢成為刺激部分人在林地上違章搭棚的原因。
(7)農民修建住房隨意性比較大,修筑林區公路不辦理征占用林地手續的問題比較突出。
(8)開山采礦非法占用林地現象嚴重,一些政府部門只顧發展地方經濟,不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執行,或越權審批征占用林地,或不辦理任何林地審批手續,非法占用林地。
(9)林權證的法律效力在有些地方得不到維護,侵犯林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問題也比較突出,造成了林業用地和草原用地的矛盾,不僅影響依法管理林地,也嚴重影響了權利人行使權力。管理部門同意擅自從事開發建設,在林中空地修建房屋,非法占用林地開展森林旅游業的現象時有發生。
(10)林地主管部門與土地管理部門在林地管理上的關系尚未理順。一些建設項目占用林地,在未經林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的情況下,就辦理了建設用地的有關手續。
4 林地資源管理的對策
為了切實保護好林地資源,筆者認為今后要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必須加大對林地資源保護的宣傳力度。利用各類新聞媒體大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及其實施細則、《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規。各級林業部門要認真結合普法活動,采取各種形式廣泛深入地向全社會宣傳有關法律法規。
(2)加大對亂挖與違法使用林地案件的查處力度。建議政府牽頭開展以保護林地資源為主題的專項活動,以鄉鎮為單位,對全市亂挖濫占林地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的摸底排查,對典型案件要一抓到底,并在新聞媒體上公開曝光,樹立使用林地必須要依法的觀念。要采取嚴厲的措施,堅決遏制亂挖亂占林地行為,杜絕林地的非法流失。
(3)要抓緊編制出臺林地保護利用規劃。按照分類保護,分區管理的原則,確定林地保護、利用等級,制定分區域的林地主導用途和利用方向,確保林地面積只增不減原則的實現;正確處理好保護與發展的關系,使林地管理真正走上依法依規的軌道。
(4)要形成林地保護長效管理機制。堅持把林地放在與耕地同等重要的位置,實施最嚴格的保護管理制度,要把林地保護納入鄉鎮工作目標管理考核。一是要落實責任制,鎮鄉要有分管領導,并落實專人管理這項工作,對損壞林地行為要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制止。二是要落實獎懲制度。要積極建立以政府獎勵為導向,部分獎勵為主體的獎勵制度,同時要建立責任追究制,對監管不力導致嚴重后果的要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三是縣農林、國土、公安、城建部門要建立協作機制,確保林地管理工作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
(5)爭取國土等部門的支持,依法審核征占用林地的申請。確需征占用林地的,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必須由當地林業主管部門同意,報上級林業主管部門審批后,土地管理部門才能審批改變林地用途的申請;未經林業部門同意,國土部門不應審批征占用林地的申請。
(6)認真清查處理違法擠占林地的單位或個人,國土、林業部門應聯合行動,摸清違法擠占林地的情況,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該停止的無論何種用途一律停止使用;該復墾的,必須復墾;確需征占用林地的,依法完善相關手續,保證征占用林地合法、規范。
(7)建立有效的林地管理監督機制。在國有森林經營單位,林地林權管理設在林政股,林政股有明確職責。但僅靠林政股,無法面面俱到。因此,將林地管理融人森林管理人員責任狀中,發現占用林地和非法改變林地用途的行為,可及時向林政部門反映,配合林政部門做好林地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