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雯
摘 要:森林火災是個世界性的難題。從森林的可燃物調查入手,發現改造森林的結構,可以利用森林進行綠色防火。綠色防火有三大優勢:防火效能顯著;經濟效益好;生態和社會效益佳。利用森林進行防火,就是要把純針葉林改造成針闊混交林,提高林分的抗火性。
關鍵詞:綠色防火;針葉林;針闊混交林;林分
中圖分類號: S76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5-569X(2009)07-0091-01
1 引 言
森林火災是當今林業世界性的重大災害,每一次森林大火,都給森林資源造成巨大的損失,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生態旅游的興旺,進入林區進行經濟開發的人員增多,使森林防火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給森林防火造成了巨大壓力。
2綠色防火的三大優勢
筆者通過對地表可燃物載量、易燃可燃物垂直連續性指數、地面到第一枝下間易燃物密度的調查分析,認為針葉林燃燒性最大,最易發生地表火且轉換為樹冠火。通過林分燃燒性綜合指標與林分特征因子的相關性分析,得出平均胸徑、樹高、冠幅是影響林分燃燒性的主導因子,且成負相關。根據這一分析,筆者認為可以采取綠色防火措施,即通過營造防火林分,提高森林抗火能力的防火措施。
2.1防火效能顯著
營造綠色防火林分,把單一以針葉林為主的林分改造為以針闊混交林為主的林分,或將大面積集中連片的森林分隔成若干小區,一旦發生火情,可將火源阻隔在林緣之外;即使在林內著火,也不會使火情蔓延開來。起到阻火、隔火和斷火作用。
蒼南縣玉蒼山國有林場面積970hm2,森林覆蓋率94.9%,森林蓄積量12萬m3,成為蒼南縣防洪、防風的一道屏障和一個巨大天然蓄水池,玉蒼山也成為蒼南縣百萬人民的后花園。近5年來,火災發生率為零,其已具一定規模的綠色防護在預防和控制森林火災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2.2經濟效益好
木荷等防火樹種,不僅易于栽植,生長較快,而且材質優良,是制作家具和地板的上等原料。以木荷為例,據調查,18年生木荷林帶,平均1hm2活立木蓄積為126m3,平均每公頃木荷林年收入可達數千元。
另據專家測算,以新造木荷防火、用材兩用林為例,按現價計算,每投入1元,到公益成熟期采伐,可創產值18.58元,投入產出比是1∶18。如營造果樹型防火林分,將該種樹林分建設與農民致富結合起來,經濟效益也十分顯著。

2.3生態和社會效益
營造針闊混交林,一方面可以改變單一林分,有利于森林火災的控制、優化林種樹種結構、抑制森林病蟲害、保持生物多樣性;另一方面在原來開設防火線的山脊上進行補植,能夠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增加森林面積,有效減少雨水對防火線的沖刷,對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有明顯作用。
3 營造針闊混交林預防火災
針葉樹種構成的混交林并不能降低火災的潛在危險,針闊混交林的火災潛在危險小于純針葉林。同時我們還應看到,防火林帶的防火效應畢竟有限,只有通過營造針闊混交林,提高整個林分的抗火性,才能真正減輕火災隱患。
在我國南方林區,人工純針葉林大面積的營造使森林火災成為危害該林區的主要災害之一。以往,人們更多的是從林地生產力下降和地力衰退問題來探討解決杉木人工純林日益突出的弱點,自20世紀90年代初,有關部門才有意識地從營造單純林走向混交林。然而,將森林防火融入到人工林經營中,目前大多僅限于營造防火林帶,并沒有從林分的角度來提高整個人工林的抗火性。防火林帶的防火效應畢竟有限,只有整個林分的抗火性提高了,才能真正消除火災隱患。
嚴峻的形勢要求我們對純針葉林進行補播補植、增加針闊混交林比例、改造現有易燃林分為阻火林帶,并采取清理林地、鏟除雜草和易燃灌木、增強幼林撫育防火管理等措施,來降低森林潛在燃燒性。主要做法有以下幾方面。
3.1營造針闊葉混交林
營造針闊葉混交林是最根本的防治方法。凡馬尾松毛蟲常發區,應根據適地適樹的原則營造各種混交林,方法可帶狀、塊狀、株間混交,樹種可選擇木荷、楓香、棟栲類刺槐、苦櫟等。
據調查,松樹與木荷、刺槐混交生長良好,其原因是木荷、刺槐屬淺根生樹種,側根發達,分布在較上層、刺槐根部密生根瘤菌能改良土壤;馬尾松屬陽性樹種,木荷、剌槐屬中性偏陰樹種,在地上和地下部分競爭并不激烈。
3.2封山育林
對林木稀疏、下木較多的成片林地,進行封山育林,禁止采伐放牧,并培育闊葉樹種,逐步改變林分結構,保護冠下植被,豐富森林生物群落,創造有利于馬尾松毛蟲天敵棲息的環境。
3.3撫郁、補植、改造
對郁閉度較大的松林,加強松林撫育管理,適時撫育間伐,保護闊葉樹及其他植被,增植密源植物。對現有純林、殘林和疏林應保護林下闊葉樹或適時補植速生闊葉樹種,逐步誘導、改造為混交林。
3.4混交林的營造技術
一是把好規劃設計關。二是混交樹種選擇。馬尾松、杉木、國外松都是木荷較理想的混交樹種。營造木荷混交林能起到防火、防松毛蟲作用,生態、經濟效益都很顯著。三是造林地的選擇。木荷混交林由于發揮種間效應,杉木、馬尾松與木荷混交,只要控制混交比例,多數為立地較差的Ⅲ地位級均可取得好的混交效果,而選擇立地較好的Ⅱ地位級,混交林生長更快,效果更好。四是把好造林整地關。以專業隊施工為主,提前在冬季做好備耕工作。整地要求達到清雜干凈,帶寬10-20m,株行距2×2m,定點挖穴,規格為50×50×40cm,施基肥,回表土。五是把好種植質量關。嚴格林帶造林標準種植,要求成活率達到90%以上,對缺苗、缺株的必須于次年春補植。六是把好撫育管理關。
參考文獻:
[1]張思玉,張志翔.馬尾松木荷人工純林與混交林火災隱患的對比分析[J].森林防火,2001(3).
[2]楊慕良.蒼南林業志[M].北京:北京藝術與科技電子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