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遠
抗戰英雄樂以琴的家在四川省蘆山縣縣城東門一個叫大水塘的地方。1931年,樂伯英為避匪患。修下了一座雕樓。雕樓落成的當年,他的六子樂以琴從這里走出大山,投筆從戎,考入中央航空學校,成為第三期學員。“8·13”淞滬杭戰役打響的第三天,他一舉擊落了日寇四架飛機。打得日寇聞風喪膽,有“空中趙子龍”之稱,與戰友并稱“中國空軍四大金鋼”,被譽為“出川抗戰第一人”。
起跑田徑投身抗日游行
解放前,從雅安到蘆山不通公路。樂以琴7歲那年,一乘小轎子,就把他抬到了雅安,送到雅安教會辦的小學接受現代教育。1926年,在雅安小學畢業后,他相繼考入雅安明德中學和成都華西協合高級中學讀書。在校期間,他不但品學兼優,樂于助人。而且還酷愛體育運動,擅長短跑,在學校和四川省的體育比賽中多次奪魁,被同學們稱為“短跑王”。
1931年8月,樂以琴從華西協和高中畢業,畢業證尚未發下,就被選為出席全國運動會的四川省田徑選手,準備赴南京參加比賽。樂以琴和其他選手在成都集訓一個月后,乘車到了重慶,正在重慶候船到南京時,“九·一八”事變爆發,全國運動會停辦,要求運動員各自返回原地。
“九·一八”的國恥深深刺痛了樂以琴,“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在未告知家中父母的情況下,樂以琴獨自買船票沿長江而下,跑到上海,打算投筆從戎,報效祖國。
“你還年輕,還是先讀書,有你報效祖國的時候。”哥哥樂以鈞正在上海,在魯迅的組織下,師從日本版畫家內山完造學木刻版畫。在樂以鈞的勸說下,樂以琴答應留下來,但他提了個要求,“反正我都到了上海,干脆就在這里報考大學。”
留在上海,報效祖國的機會要多些。頗有心計的樂以琴答應了哥哥的勸說。當時上海抗日救亡運動高漲,愛國青年和人民群眾到處集會游行,強烈要求民國政府出兵東北,收復失地。上海民眾組織大、中學生赴南京抗日請愿團,樂以琴也投身到抗日救國的戰斗行列中,他與上海學生一道赴南京,兩地學生一起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抗日請愿示威。激蕩的時代氣氛,加深了樂以琴對祖國的愛和對日本侵略者的恨。
易名報考從軍以身許國
其實樂以琴的本名叫樂以忠,樂以琴是他四哥的名字。正是由于強烈的讀書報國的熱情,樂以忠在上海參加抗日請愿活動后,受到了政府的監視。在山東齊魯大學任教的大哥樂以勛讓他到山東躲一躲,并為他辦理了報考齊魯大學的手續。
他到濟南后,由于未帶學歷證件,又急于應考-就暫時借用存于大哥處的四哥樂以琴的學歷證件去報考。當時他想得很簡單,以后有機會再向校方說明,恢復自己的真實姓名就行了。
剛考上齊魯大學,樂以忠從別人口中得知中央航校在北平秘密招生,他頓時熱血上涌,“報效祖國的機會來了!”他便瞞著兄嫂悄悄只身前往北平,以齊魯大學學生樂以琴的身份證明,報考航校。由于他體質強健,且理工科的基礎知識扎實,順利錄取,成為中央航校第三期飛行隊的學員。至此,他的名字將錯就錯,樂以忠成了樂以琴。
于是,這個坐著轎子走出深山的青年,“沒有學會走就想高飛”,這個一次又一次冒名頂替的樂以琴,不僅弄假成真,而且他以一個愛國熱血青年對祖國和民族的耿耿忠心,在抗日救國時代的琴弦上演奏了一曲激揚壯烈的樂章,成為“出川抗戰第一人”,而且在祖國的天空,他與戰友一道,打響了中國空軍對日空戰的第一槍。
饒有興趣的是,被冒名的樂以忠的四哥——真正的樂以琴,此時正在成都華西大學讀書。后來,他也懷著一顆立志報國之心,報考中央航校。但名字既為弟弟使用,怎么辦?后來,他先是冒用妹妹樂以純的名字,于1936年考入中央航校第八期。“樂以忠用了我樂以琴的名字,我樂以琴就用樂以忠的名字吧。”畢業后,他分配到航校昆明分校任教官,他在抗戰中也屢創戰功。抗戰勝利·后,他先后定居在臺灣、美國,前幾年過世。樂氏兄弟雙雙冒名從軍,一時成為抗日佳話。
“得遂凌云志,空際任回旋。報國懷壯志,正好乘風飛去,復我舊河山。努力,努力,莫偷閑茍安,民族興亡責任待吾肩……”樂以琴和戰友們高唱《航校校歌》,隨學校南遷至杭州。正是由于強烈的愛國熱忱,激勵樂以琴在杭州西子湖畔的航校學習,期間他無意游覽西湖美麗的湖光山色,刻苦學習飛行技術和空戰理論,期望早日飛上藍天,與日本空中強盜決死搏擊,消滅侵略者。
1935年,樂以琴以優異的成績從中央航校畢業后,編入駐防南昌的中國空軍第四大隊二十二分隊任分隊長,駕駛“2204”號霍克式雙翼單座戰斗機。
這時,日本侵略者的氣焰十分囂張,根本沒有把中國空軍放在眼里。樂以琴此時已下定決心,以身許國!于是,他專程跑到景德鎮,在瓷器廠定做了一批瓷杯、瓷碗,燒制時在碗胚上預先寫上有關親屬的名字,燒好后,寄回老家,讓父母分贈給所有親友,以為永久的紀念。現在這批瓷器的一部分,已由他的姐姐樂以成、哥哥樂以鈞分別捐贈給了中國軍事博物館和四川省蘆山縣博物館,成為宣揚愛國主義精神的珍貴文物展品。
空中較量初戰威震敵膽
1937年“七·七”事變后,周共第二次合作,全民族抗戰正式開始。8月13日清晨,日本海軍陸戰隊同中國守軍在上海閘北交火。上午8時,10輛日軍坦克闖入閘北橫濱路,數千名日本海軍陸戰隊士兵緊隨在坦克之后,向前推進。黃浦江中的日本軍艦也向岸上猛烈開火。駐守上海閘北的中國守軍奮起還擊,淞滬杭大戰拉開戰幕。享有東方巴黎之稱的美麗城市,到處是硝煙,斷垣、呻吟、悲憤,凄愴的氣氛籠罩著外灘。
當日下午2時,空軍總指揮周至柔將軍在南京小營總部下達了“空軍作戰命令第一號”,命令各部隊在14日黃昏以前秘密到達準備出擊位置,完成一切攻擊準備!
此時,出川抗日的川軍正在四川結集,而作為出川抗戰第一人的樂以琴已開始在空中痛擊倭寇了。
8月14日,日軍號稱空中王牌的木更津航空隊,偷襲杭州筧橋機場,妄圖一舉殲滅我軍空軍主力。樂以琴所在的中國空軍第四大隊,在大隊長高志航的率領下從河南周家口趕來。此時,日機已經返航,只有中彈的機場建筑物還在火中燃燒。看著地面上的熊熊大火,似乎一下點燃了樂以琴心中的怒火,他囑咐空勤人員為自己的飛機加足油,準備第二天向日寇討還血債。
8月15日,日機木更津隊再次轟炸杭州,中國空軍第四大隊奉命升空迎敵。大隊長高志航首開戰功,擊落日機一架。樂以琴雖然被數架敵機圍攻,但他發揮了嫻熟高超的駕駛技術,2204號霍克Ⅱ式戰斗機在空中俯仰翻飛,與敵機捉起了迷藏。突然他駕機從三千余米高處直落而下,一串憤怒的炮火將一敵機擊落;隨之向逃竄的另一敵機開火,再次擊中。敵機連墜兩機,一時陣形大亂,向東遁
逃。樂以琴率隊追至于曹娥江上,愈戰愈勇,再次將兩架逃竄之敵機擊落江中。另有一敵機也被戰友梁添成擊落。
我軍越戰越勇,其余敵機狼狽逃竄。其中一架日本飛機被樂以琴擊中后,飛行員只得跳傘,從燃燒的飛機中蹦出一個小黑點,很快又變成白色的蘑菇,在空中緩緩下降。
“鬼子跳傘了!快抓住他……”地面上觀戰的人們激動起來,人們向降落傘飄落的地方蜂擁而去。在人們憤怒的吼叫聲中,日本一等航空兵川田勝次郎被抓獲,可心里并不服氣,他用日本話嘟囔著:“要不是美國人幫你們忙,我還能被你們打下來?”此話剛巧被高志航聽到,“你來看看,是誰把你擊落的!”高志航用日語對他說。并招呼不遠處一名年輕的中國飛行員過來。他就是四大隊“2204”號戰機飛行員樂以琴。日本飛行員怔住了,他看到的是一張稚氣未脫的臉,他無可奈何地低下了頭。
“8·15”我空軍首戰大捷,一舉擊落日機六架,自己卻無一傷亡,其中四架是樂以琴一人擊落的。消息傳出,舉同振奮。國內報紙和各國通訊社紛紛報道,印發號外。大長了中國抗日軍民的志氣,極大地打擊了日本空軍不可一世的囂張氣焰和日軍“三月亡華”的夢囈。樂以琴一戰成名,成為敵寇聞名喪膽的舉世矚目的空軍英雄。世界各大報紙、通訊社發出消息,報道說:中國空軍軍魂高志航首建奇功,中國“騎士式”英雄樂以琴,一舉擊落敵機四架。空軍連戰皆捷,著實讓中國人興奮了一陣。各地、各團體的賀電如雪片般飛來,毛澤東也發了賀電,電文如下:所有前線的軍隊,不論陸軍、空軍和其他地方部隊都進行了英勇的抗戰,表示了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中國共產黨謹以無上的熱忱,向所有全國的愛國軍隊,愛國同胞,致以民族革命的敬禮。
屢建戰功英雄名滿藍天
此后數日,我空軍乘勝出擊,猛烈攻擊日海軍停泊在長江口及杭州灣的航空母艦“加賀”號、“龍驤”號及第三艦隊、補給基地和倉庫,削弱日軍海空力量,支援地面作戰部隊。
8月21日,淞滬杭戰事愈烈。正當我陸軍作戰部隊乘勝追擊前進時,突然從敵航空母艦上起飛的十余架敵機,迎面而來,低空掃射,我陸軍部隊遭此突襲,進退兩難。此時,我空軍四大隊奉命轟炸敵航空母艦,適時趕到。因戰功卓著,已擔任隊長的樂以琴率空軍二十二隊機群從高空俯沖下來,抓住戰機,再次以迅疾難防的炮火,擊落敵機兩架。日機倉皇逃簾,樂以琴率隊乘勝追擊,沖入敵軍上空一陣掃射和轟炸。這時日軍正在吳淞口、張家浜一帶登陸。突遭我空軍掃射、投彈,死亡一千余人,敵軍氣焰再次受挫。
在此后的戰斗中,樂以琴又擊落敵機兩架。自“八·一四”中日空戰以來,樂以琴所在的中國空軍第四大隊在大隊長高志航率領下,人人奮勇積極殺敵,七天之內擊落日機六十余架。日軍號稱“空中玉牌”的“木更津”和“鹿屋”兩航空隊,被我殲滅過半。日本空軍在杭州、上海等戰場一再敗北,大本營遷怒于駐臺灣的木更津和鹿屋航空隊的首戰失利:甚至揚言要對聯隊長石井義軍法制裁。
這天傍晚,臺灣松山機場,已是落日西沉。石井義肅立在跑道的盡頭。明知空中已不可能再有飛機回來了,可他還目不轉睛地盯著漸漸暗下來的天幕。
“完了,全完了!”他在心里哀嘆道。夜幕降臨,石井義步履艱難地返回聯隊部辦公室,他自知無臉向上司匯報。聯隊60架作戰飛機,出動轟炸數次,一次也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如今只剩下12架飛機,有幾架還是遍體鱗傷。
“嘭”的一聲,聯隊部辦公室大門被他沉重地關上了,在昏黃的燈光下,只見石井義把一柄閃亮的軍刀切入腹部,隨著一聲慘叫,腸子、污血一齊涌了出來,軍刀“哐當”一聲跌落在水泥地上,石井義剖腹自殺了。
戰場上。樂以琴更加勇猛頑強,技藝高超,創造了短期內擊落敵機八架的光輝戰績。人們把他和大隊長高志航、戰友劉粹剛、李桂丹稱為中國空軍克敵致勝的“四大金剛”、“空中四勇士”,樂以琴更被譽為“江南大地之鋼盔”。在當時出版的《中國的空軍》雜志第九期上有多篇文章和通訊報道樂以琴的事跡,其中一篇使用了數行這樣的大標題:
遠東大天空的饕餮之徒
攫食木更津雞群的餓鷹
情緒白熱化的青年戰士
江南大地之鋼盔——樂以琴——觸目驚心的2204……
著名畫家葉淺予曾經以“四大金剛”為內容,作了一幅漫畫,參加蘇聯抗敵漫畫展。在南京預展時,畫家發現樂以琴也前來參觀,特請他與畫家一同在此畫前合影留念。后來葉淺予撰文說,畫面上頭像最大的那個就是畫的樂以琴。
鷹擊長空忠魂長眠金陵
由于在多次空戰中,樂以琴的“2204”號戰機,均以高超的戰術和猛、準、狠的火力,左右開弓,彈無虛發,給敵機以致命的打擊,從此,日本飛行員稱樂以琴為“空中趙子龍”:以后日機一見“2204”號飛機,皆“觸目驚心”,四處逃竄。當然,“2204”號也因此成為日軍必欲攻擊除滅之目標。曾經有戰友勸告樂以琴,“日寇肯定對你恨之入骨,一定會想法不擇手段對付你。你何不將機號變更,使敵人不摸虛實免得成為日機攻擊之目標”。
樂以琴豪邁而堅定地回答:“如果因為我的英勇作戰,為國增威,這是國家也是個人的光榮。以身許國,本是男兒份內事。豈能希圖保全自己而變更機號,向敵人示弱呢!”
就在中國空軍大展雄風時,由于當時中國工業極端落后,飛機及其零部件均來自外國,而西方各國在中日戰爭中均持所謂“中立”,對日“綏靖”的政策,我空軍消耗的損失無法補充,中國空軍陷入尷尬境界。
進入9月后,由于日軍地面部隊奪取了相當縱深的灘頭陣地,因此可以修建陸上機場,日軍在崇明島、公大紗廠附近高爾夫球場等多處修建了野戰機場,日海軍第3艦隊艦載機紛紛上岸,進駐陸地機場,同時前來增援的陸軍航空隊第3飛行團也進駐搶建的王濱機場。這樣,敵擁有了多處陸地機場,飛機數量、起飛頻率、出擊強度等都大大增強。這更加加大了我空軍的壓力。上海乃至整個華東地區的空中優勢正在喪失,制空權慢慢轉移到日本一方,我機只有利用夜暗進行襲擊。
到當年十二月南京保衛戰時,我空軍能上天的飛機已不足20架,且機種不一。12月3日,日軍在海空優勢掩護下,突破我方防線進逼南京。南京危在旦夕,中國空軍僅剩樂以琴、董明德二人升空作戰,迎戰數十架日機。
樂以琴駕駛戰機在日機叢中走起了“凌波微步”,致使企圖左右夾攻他的兩架日機互撞而亡。更多的日機圍了上來,樂以琴的戰機很快中彈起火。樂以琴在跳傘時為防止給日本人當靶子,打開降落傘較遲,結果觸地犧牲。
樂以琴犧牲后,國民政府和社會各界予以隆重悼念和很高的評價。政府發給樂以琴家屬一萬二千元撫恤金。樂和洲揮淚將這筆撫恤金連同部份家產,在蘆山東街創建了私立伯英中學。當時的教育部還將樂以琴英勇抗擊日機的事跡編入小學國文課本,教育中華兒女。在航空委員會出版的《空軍抗戰三周年紀念專冊》中,國民黨空軍司令周至柔專門撰文,贊揚樂以琴忠勇為國,視死如歸的愛國精神,贊揚他有膽有識,技術超群,為中國空軍戰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抗戰勝利后,上海聯華電影制片廠還以樂以琴、閻海文、沈崇海三位空軍烈士事跡為素材,拍攝了一部故事影片《長空萬里》,講述了樂以琴在浦東一次空戰中,飛機中彈,跳傘后胸部負傷,被一位村姑營救送回部隊的事。影片由著名導演鄭君里導演,著名演員魏鶴齡飾樂以琴,白楊飾村姑。這部影片在當時傳為軍民同心抗敵的佳話。
樂以琴的愛國精神,受到后人的敬仰和紀念。1985年紀念抗戰勝利40周年時,北京、上海、南京、成都等舉行的紀念活動中,都提到樂以琴的名字和事跡。其后出版的《抗日戰爭國民黨陣亡將領錄》和《中國抗日陣亡將士傳》等專著,都編入了樂以琴的長篇傳記。樂琴的遺體和中國空軍、蘇聯、美國援華空軍170余名烈士一起安葬在南京中山陵園內的航空烈士公墓內。樂以琴之墓在公墓前排,在大隊長高志航墓的附近,這個公墓于1987年經中共中央和全國政協批準正式修繕。1995年,在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抗日戰爭勝利五十周年之際,南京市有關部門投資450萬元,在紫金山麓建成由張愛萍將軍題寫碑名的抗日航空烈士紀念碑,在紀念碑的左右,30塊高3米的黑色花崗巖碑上,用中、俄、英三種文字鐫刻著“一·二八”淞滬抗戰至1945年9月間犧牲的3500多名抗日航空烈士的英名及生平,戰功業績。樂以琴的名字也在其中。當年9月3日,抗戰勝利五十周年紀念日,南京軍民和中、美、俄等參加過中國抗日空戰的航空人員及遺屬,在紀念碑前舉行了隆重的紀念活動,樂以琴和其他抗日烈士的精神將世代為人們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