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健
摘要:文章主要通過軟件侵權的特點及危害性的分析,探究造成計算機軟件侵權的原因,并針對性地提出預防及保護措施。
關鍵詞:軟件侵權;原因;對策
計算機軟件是國家新的經濟增長點,是知識經濟的核心。但迄今為止法律并沒有對計算機軟件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計算機軟件侵權行為仍然十分嚴重,應當對此提供特殊的法律保護。
一、計算機軟件的定義
我國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中關于計算機軟件定義的規定是:計算機軟件是指計算機“程序”及其有關“文檔”。
二、對盜版定義的認識
通常我們將未經授權,對軟件進行復制的行為,簡稱為軟件盜版。根據侵權行為發生的場合和侵權方式的不同,可歸納為六種不同的類型:
1企業盜版是指企業未經授權在其內部計算機系統中使用軟件。
2硬盤預裝盜版是計算機上預裝未經授權的計算機軟件,并將其免費奉送,以吸引用戶購買計算機。
3軟件仿冒盜版是一種以盈利為目的的最直接的軟件侵權行為。
4光盤盜版是指CD-ROM或刻錄機光盤的生產商將多個計算機程序復制到一張光盤上,并以比正版軟件價格低得多的價格出售整張光盤。
5互聯網盜版是指盜版者在Internet的站點上發布公告,出售假冒軟件或匯編軟件或允許下載軟件產品(有時需付費方可下載)。
6不同個體,包括企業與企業之間,個人與企業之間在開發、編寫軟件時的盜版問題。
三、軟件侵權的特點及危害性
作為一種知識產權,計算機軟件侵權和其它知識產權侵權相比,其特點非常突出。一是成本非常低;二是侵權程度相當嚴重。
軟件侵權在實踐中主要有以下兩大危害性:一是挫傷了軟件開發者的積極性;二是使軟件開發者缺乏足夠的開發資金。
四、計算機軟件侵權的原因分析
1軟件登記不被重視
按照我國頒布實施的《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的規定,軟件著作權登記采取自愿原則,登記與否不影響其開發完成的軟件著作權產生和軟件著作權的商業運作。由于登記并不影響實際權利的享有,故很多企業認為軟件是否進行登記并不重要。
2合同約定不夠明確
軟件著作權使用許可合同是指軟件著作權人在軟件著作權保護期內授權他人在合同規定的條件、范圍和時間內使用其軟件,并通過這種授權而獲得報酬的合同。企業在簽訂軟件著作權使用許可合同中易忽略對使用方式、使用的權利范圍進行明確約定。另外對于約定使用的權利范圍不明確,很容易在使用過程中造成權利受限或構成侵權。
3實質性權利保護遭遇忽略
《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第十條規定:本條例對軟件著作權的保護不延及開發軟件所用的思想、處理過程、操作方法或數學概念等。因此,軟件著作權的保護并不能制止以不同方式表達同一構思的實質侵權。
4保密措施不夠嚴密
軟件反向工程是指將他人的目標代碼程序利用反匯編、反編譯軟件使其還原為匯編代碼的過程。要防止他人通過反向工程獲取軟件源代碼的主要手段就只能通過技術加密行為來進行。對此,企業一要加強內部軟件的保密度,盡量減少非正當途徑獲取軟件的幾率,同時也不能完全依賴于對軟件的商業秘密保護。對于軟件本身,更應當加強技術加密手段。
5法律保護有待完善
目前對計算機軟件保護模式主要包括專利保護、版權(著作權)、商業秘密保護、不正當競爭保護和商標保護。而在我國主要通過《著作權法》實施對計算機軟件的著作權保護,同時我國出臺了專門的《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以專門立法的形式加強對計算機軟件的保護。對于計算機軟件的專利保護、商標保護,在我國的計算機軟件保護體系中很少涉及。
五、計算機軟件保護的對策
根據多宗計算機軟件侵權案件的判例,再結合我國目前保護計算機軟件各種法律的欠缺和不完善,在保護計算機軟件方面應從以下幾方面注意。
1重視軟件登記,加強識別能力。
軟件使用包括企業自行研發的軟件使用,也包括企業通過購買或被許可使用他人軟件。對于企業自行研發的軟件要做好軟件登記工作,減少侵權訴訟風險。對于企業購買他人軟件,主要是做好防盜版工作。
2重視自我保護,加強軟件加密。
就企業軟件管理而言,第一,加強對軟件產品的保密工作,減少不必要人員的接觸。第二,要避免核心員工的流失對軟件著作權實質侵權的威脅。對于軟件本身,第一,提高軟件加密程度,增加反向工程獲取軟件源代碼的難度;第二,對于能夠與企業硬件產品結合的軟件,盡量與產品一起申請專利保護。第三,對推向市場的軟件產品申請注冊商標。通過實施品牌戰略加強對軟件產品的保護。
3重視法律維權,加強侵權舉證。
當企業不可避免地遭遇到計算機軟件侵權糾紛時,如何適當地進行舉證,成為訴訟勝敗的關鍵點。企業遭遇侵權時,首先應當提供作為權利人的證據。對于沒有登記的軟件著作權,權利人可以提供軟件源程序、軟件首次開發完成的時間等證據證明自己是著作權人。其次,需要舉證的就是侵權事實的存在。
4加強懲治力度。減少軟件侵權。
(1)對侵權人采取嚴厲的經濟制裁
(2)對被侵權人給予高額的經濟補償
(3)對侵權人處以嚴厲的刑事制裁
綜上所述,我們必須認識到計算機軟件的特殊性、重要性,計算機軟件侵權行為的特殊性和嚴重的危害性,采取特殊的法律保護方法,以使我國的計算機軟件產業健康、穩步地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