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第三季度
“衰退是否結束”再成焦點
本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管克江
美國商務部29日宣布,美國第三季度GDP實現正增長3.5%,高于此前分析家預計的3.2%。這是去年第二季度以來美國經濟首次增長。美國白宮官員當天稱其為“里程碑”式進步,但仍表示美國經濟在實現完全復蘇前仍有漫漫長路要走。
《華爾街日報》網站29日說,GDP增長“非正式確認”了大蕭條之后最漫長和最深重經濟衰退的結束。GDP的增長主要由消費推動。7-9月份美國的個人消費增長3.4%,而4-6月份為減少0.9%。經濟學家認為,政府的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刺激了消費。其他方面,住宅固定投資自2005年第四季度來首次增長,政府支出增長7.9%,進出口貿易分別增長了16.4%和14.7%。除了食品和能源價格之外的核心CPI從第二季度的2%降為1.4%,顯示價格壓力有所減輕。
美聯社29日的報道稱,盡管美國第三季度經濟數據好轉,然而這并不意味著美國經濟“已經走出深淵”。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和奧巴馬總統的經濟顧問都一再警告,美國經濟的增長還不足以阻止美國失業率的飆升。目前,美國失業率已經上升至9.8%,為26年以來的最高值。許多經濟學家預測,10月份美國失業率還將上升至9.9%,明年更是可能超過10.5%。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羅默稱,美國經濟刺激方案的效果可能逐漸減退,不足以支持明年的經濟增長。由于失業率上升以及工資下降,消費依舊疲軟。
一系列數據也顯示,美國經濟復蘇的基礎還不穩固。美國商務部28日公布的數字顯示,美國9月份預售屋銷量在連續五個月上升后意外下降,這表明信貸狀況吃緊及失業擔憂使得消費者不敢輕易買房。彭博社援引分析師的話說,“美國第三季度GDP的增長主要是政府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帶動的,在個人消費方面仍然面臨很大壓力。私人消費還沒準備好從政府手里接過增長的接力棒。”彭博社對經濟學家的調查顯示,第四季度美國GDP將實現年率增長2.4%,2010年增長2.4%,2011年增長2.8%,但是仍遠低于美國過去60年的平均增速——3.4%。▲
環球時報2009-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