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信勇
近幾年來,沛縣魏廟鎮黨委針對農村經濟發展和黨員干部隊伍建設的實際,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從創新制度、創新活動載體、創新用人機制、創新組織設置等方面人手,筑強村級組織戰斗堡壘,激發黨員帶頭創業致富、帶領創業致富的“雙帶”效應,適應創業富民需要,夯實加快發展基礎。
創新干部選任機制,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村級黨組織是黨在農村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去年以來,魏廟不斷拓寬選人視野,對全鎮村班子進行分類整頓提高。通過公推公選方式完成對毛寨、楊河、小樓等17個村的村支書進行配備工作。實施優秀村支書培養工程,對斗虎店、梅莊等村的黨支部書記進行調整,把年輕有魄力、文化素質較高、勇于開拓的同志選拔到村支書崗位上。一年多的實踐證明,公選出的村支書確實能夠干成事。這些村在全鎮的發展位次大大前移。按照德才兼備的原則。著重從退伍軍人、致富能手、大學生村官中培養和選拔了60名后備村干部,初步形成了一支政治素質高、年紀輕、文化程度高、懂經濟善管理、求真務實、具有無私奉獻、開拓創新的村級干部隊伍。
創新黨組織設置形式。擴大農村黨的工作覆蓋面。按照有利于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有利于充分發揮黨組織作用,有利于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的原則。不斷創新黨組織設置形式。按照把“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黨小組建在致富項目上、黨員示范在創業崗位上”的方式,形成了“一產業一支部,一鏈點一小組”的組織格局,探索出了黨建與產業相互融合、相互促動的新路子,努力提高黨員帶頭創業致富的積極性。一是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針對農戶經營分散,抗風險能力差,一些小型協會組織管理不規范,服務能力弱,農民增收緩慢等現狀,積極推行“支部+協會”的基層組織管理模式,在黨支部帶領下,建立各種協會。二是黨小組建在致富項目上。通過組建黨群共富聯體,充分發揮黨小組的帶頭致富能力。三是黨員示范崗建立創業崗位上。注重把協會中勤勞致富,帶領群眾致富能力強的黨員培養成村干部。一年來,全鎮在協會中發展新黨員多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28名。
推行無職黨員設崗定責。讓農村黨員顯身手、爭先鋒。魏廟農村基層黨組織17個。無職黨員800多名。為適應農村改革發展新形勢,讓廣大無職黨員的先進性得到充分體現,鎮黨委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因事設崗,因需設崗,以崗定人。并以黨組織為單位,從發展農村經濟、農民最盼最急、最關心的事情人手,設置思想政治類、經濟發展類等21種崗位,真正讓廣大黨員明確責任,亮明身份。增強為民服務的意識,激發黨員上崗熱情和帶動群眾進行科技致富的積極性。
積極探索“三種新途徑”。開辟流動黨員建設新天地。魏廟鎮現有1個鎮黨委,1個黨總支、23個黨支部。全鎮現有黨員1260人,其中流動黨員216人,占黨員總數的18.6%。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越來越多的農村富余勞動力向浙江、廣東等沿海地區轉移。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45歲以下的年輕黨員,流動黨員呈現流動數量多、流動范圍廣、流動時間長的趨勢。再加上下崗分流、外出務工、個體經商的黨員越來越多,黨員流動越來越頻繁,流動黨員管理面臨的新問題也多了起來。流動黨員由于自身的“流動”特性。在教育管理中存在諸多困難。今年以來,魏廟鎮著力從破解在流動黨員中及時組建黨組織難、開展活動難、培訓教育難、取得成效難等問題人手,創造性地探索出三種新途徑:一是嫁接式組建,把流動黨支部建在協會上。按照“地域相近、行業相同、利益共享、群眾自愿”的原則。在務工群眾和黨員相對集中的地方自發組建成立了各種行業協會,并在協會上自發組建流動黨員黨支部,強化流動黨員黨支部的協調、引導、服務功能,充分發揮流動黨員的示范、引領作用,吸引了一大部分在外務工優秀青年向黨組織靠攏。目前,分別在山東高唐、江蘇東海成立了運輸協會與草葦編織協會,并在協會上建立流動黨員黨支部,切實加強了全鎮在外務工經商黨員的教育和管理,取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今年已有7名優秀青年被列為入黨積極分子。二是互動式聯播。創辦流動黨員互聯網課堂。該鎮在政府網站上開設了“流動黨員在線交流”窗口。作為教育、管理流動黨員的窗口。對流動黨員進行教育管理。通過“流動黨員服務窗”欄目。及時錄入黨支部的活動安排及有關材料,使流動黨員隨時隨地能在網上看到,并按照黨支部的活動要求通過網絡參與組織生活,如學習文件、交流討論等。流動黨員也可以通過郵箱寄回合理化建議、意見和思想、工作、學習方面的匯報材料。通過“流動黨員在線交流”這一互動性欄且,加強同流動黨員的交流與溝通,及時解答他們在外地的工作、生活和學習中的疑難問題。目前,通過“流動黨員服務窗”。已收到在外務工黨員思想匯報材料35份,意見建議92條。使分散在全國各地務工的210多名流動黨員過上了正常的組織生活。三是中介式服務,分級建立流動黨員服務站。建立了流動黨員服務中心,在鎮、村分別建立了流動黨員服務站。在流動黨員服務中心(站)建立了流人和流出黨員基本情況信息庫,并設立了流動黨員咨詢服務電話。流動黨員服務中心(站)承擔流動黨員日常服務管理,主要為流動黨員提供就業、培訓和權益保障等方面的服務。目前,全鎮流動黨員服務中心(站)已舉辦流動黨員教育培訓9期,參加培訓黨員達l000余人次,為流動黨員提供就業信息62條,深受流動黨員的歡迎。
責任編輯:劉衛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