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首爾新聞》11月5日文章,原題:日本在湄公河流域牽制中國 本月6日至7日,日本首次與越南、泰國、柬埔寨、老撾、緬甸等湄公河流域五國在東京舉行“湄公河峰會”。中國在湄公河流域的經濟影響力正逐年增大,日本舉辦此次峰會,就是為了顯示自己在湄公河流域的存在,當然,真正用意是牽制中國。這也是構筑鳩山首相所倡導的“東亞共同體”的政治舉措。
在湄公河流域推進建設的10座水壩中,中國至少參與了4座的建設。此外,中國還積極向老撾的國家體育場和柬埔寨新國會大廈提供支援。包括湄公河流域國家在內,中國與東盟的貿易額在2007年就已經超過了日本。事實上,中國在湄公河流域的影響力已經壓過了美國和日本。
與中國側重于開發不同,鳩山政府把在湄公河地區的戰略重點放在日本的強項——環保領域。他將在峰會上宣布防止全球變暖的支援對策。
美國在湄公河流域的動作也開始加快,美國擔心一不留神就會在這一經濟潛力巨大的地區落后于中國和日本。美國對湄公河流域正表現出極大的關注。隨著日美中等國的競爭日趨激烈,湄公河流域各國的開發將大大提前。▲(作者樸洪基,張尹珠譯)
日美中在湄公河角逐影響力
環球時報2009-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