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斌
鞍鋼集團鐵路運輸公司作為鞍鋼集團公司直屬的大型物流企業,以鞍鋼“十一五”企業文化建設規劃綱要和《鞍鋼文化手冊》為指導,在集團公司高度集中統一的框架下,正確處理母子公司文化建設的關系,實現子公司文化的點狀分布走向匯聚與集成。通過對鐵路運輸特點的分析研究和多年工作實踐,以“火車頭”精神為核心的鞍鋼集團公司子公司文化——鐵運公司的“火車頭”文化應運而生。“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形象地反映了鐵路運輸的特點和鐵運公司企業管理和生產經營發展的基本要求。通過具有鐵運公司特色的“火車頭”企業文化建設,也較好地促進了企業快速發展。

加強硬件設施建設,形成具有
“火車頭”特點的物質文化
環境可以改變人。火車頭運行一段時間后需要回庫保養、整備、檢修,更新陳舊壞損部件,企業的發展需要更新淘汰落后工藝,加強基本生產要素的更新換代,形成了“火車頭”文化的物質特色。
整治企業內外環境,使企業“舊貌換新顏”。通過史無前例的調車場整治大會戰,徹底整治了調車場、鐵路沿線環境。先后投資700多萬元,共清理調車場27處,清除垃圾、廢物27萬立方米,公司所屬主要調車場及主要干線區域全部清理完畢。注重車輛維修保養工作,加強對裝卸車的管理,基本上治理了漏料的老大難問題。通過對各個車間、班組、倉庫、廁所、浴池及兩級機關的辦公場所進行了全面的裝修整治,職工工作、休息環境有了良好改善。特別是新建的靈山自動化駝峰和西區完善性改造工程,不僅滿足了鞍鋼保運保產的需要,站場的綠化工作更是創造了品牌,成為鞍鋼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引進更新設備,增強企業發展后勁。建成具自主知識產權的靈山自動化駝峰,80%的車站實現了微機聯鎖,先后引進內燃機車16臺,新購車輛300余輛,同時將所有車輛,根據用途分別著色,成為鞍鋼廠內移動的風景。冶金企業最大的百臺內燃機車檢修基地落成達產,機車模擬駕駛裝置竣工試車,新建軋鋼大橋消除東西區運輸瓶頸,營口鲅魚圈分廠實現鐵路干線通車試運行。推進信息化建設,公司局域網的開通,使辦公高效、簡捷、“無紙化”,生產和調度指揮系統ERP建設也已進入調試階段,為公司生產管理、優化運輸組織提供了可考證的科學依據。
整合硬件載體,夯實企業文化支撐。公司籌建了企業文化展覽廳和1個文化學習中心和3個專業技能培訓基地,成為新入廠職工廠情、廠史教育和提升技能的重要陣地。按照近期和長期規劃,公司每年定期召開專題企業文化推進會,總結推廣企業文化建設的作法、成果、經驗、教訓,在夯實基礎上,推進了文化建設的深度開展。
加強企業管理,形成具有
“火車頭”特點的制度文化
火車在鋼軌上運行形象地體現了“循規蹈矩”的本質特征。加強企業管理就是要“循規蹈矩”,促進企業管理水平逐步提升。
完善規章制度,建立規章制度體系。公司重新修訂、清理、承接、完善、整合企業規章制度300多項,形成較完備的規章制度體系,印刷成冊,下發到各級管理部門和單位,并以動態管理的形式輸入到公司局域網,達到隨時可查可閱,便于貫徹執行和修改完善。這些制度的出臺對堵塞管理上的漏洞,添補管理上的空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機制基本形成,“誰也不大,制度最大”的觀念已被職工廣泛認可。
貫徹落實規章制度,提高管理的執行力。公司在生產管理、設備管理、環境管理、職業道德建設等方面,建立健全了綜合的處室專業檢查制度,指標量化到人頭,基本消除了管理死角。針對近幾年管理考核實踐,今年,公司改變以往的考核方式,第一次檢查發現問題,通報基層單位整改,同一問題被連續3次發現時才考核基層單位,賦予基層單位一定的檢查考核處置權限,調動了基層單位加強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組織職工代表對兩級機關和公司的關鍵部位、崗位進行檢查視察,并對結果在公司局域網上曝光,上下互動,有效確保了規章制度全面落實。
總結管理經驗,推進管理升級。公司注重總結和推廣先進的管理經驗,助推企業管理升級。行政各系統每周業務工作例會制度、領導班子每周一例會制度等,使一周內的各項工作有始有終、有條不紊地進行。總結了信訪穩定工作“七必須”工作制度,將企業管理各項工作均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使各種問題都能得到及時有效解決。總結推廣了“六位一體”管理模式、六要安全管理模式、全員安全評價制度等一批先進的管理實踐經驗。以落實責任制為核心的“六位一體”管理模式,把在崗職工的工具箱、更衣箱、衛生分擔區、餐飲用具、安全帽乃至休息室座位都統一編號,人人落實管理責任制,形成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消除管理“真空”的良好局面。
規范職工行為,形成具有
“火車頭”特點的行為文化
鐵路運輸作業具有半軍事化的管理特點,服從命令聽從指揮是軍人的特色,也應成為從事鐵路運輸職工的真實寫照。“火車頭”的“令行禁止”行為屬性,集中反映了對職工的行為要求。
落實職工行為規范,約束職工的基本行為。公司制定下發了《職工行為準則》手冊,以“儀表端莊、舉止文雅、語言文明、嚴守紀律、遵守公德”為核心,每名職工人手一本,加強貫徹落實和檢查監督,使職工的不文明行為明顯減少。在各種會議上,隨便抽煙、打手機、遲到早退的現象徹底消失。參加各種會議只提前5分鐘到場已經成為慣例。在公開場合、大型集體活動中排隊出入、有序退場、保持紀律和秩序,做到文明禮儀已成為鐵運公司名牌和名片。
糾正行業不正之風,加強職業道德建設。針對過去“鐵老大”思想,持續堅持職業道德建設,糾正行業不正之風,增強服務意識,轉變思想觀念,經常宣傳樹立運輸保產、優質服務的先進典型,杜絕“吃拿卡要”現象,過去“惹不起、靠不住、離不開”的“鐵老大”變成誠信可靠、優質服務的合作伙伴,受到用戶的一致好評,企業形象有了良好改觀,企業聲譽不斷提高。
提高職工隊伍素質,推進素質工程建設。持續多年圍繞提高職工素質開展大討論,強力推動素質工程建設平穩縱深發展。以3個職工培訓基地為依托,采用“每周一題”、“導師帶徒”、“雙隨機”抽考、“校企聯合辦學”、“互補性知識培訓”、模擬實踐操、職工技術操作競賽、信號操表演、推廣先進操作法等多角度、多層次、多方式的培訓,使職工隊伍的素質狀況有了大幅度提升,公司主體生產崗位職工職業技能初、中、高級工比率均超過集團公司要求標準。
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形成具有
“火車頭”特點的精神文化
“火車頭”全天候運行,“開拓創新、勇往直前”,“牽引、推進、制動”是火車頭文化的核心理念,體現鐵運人面對困難、風雨同舟、敢于爭取最后勝利的“火車頭”精神。
領導帶頭,率先垂范。開展“火車頭四好團隊”評比,堅持抓好領導班子建設,充分發揮領導班子的示范帶動作用。通過每兩個月一次班子最佳工作成果評選、開展“黨員爭當火車頭”活動,有力地促進了領導班子建設和黨員領導干部模范帶頭作用的充分發揮。廣泛宣傳鞍鋼評選廉潔標兵和各類先進典型事跡,極大地激發和調動了廣大員工的積極性。廣泛宣傳樹立“從優秀走向卓越”的理念,發揚火車頭“開拓創新、勇往直前”的精神,實現了一年一個新臺階,三年跨出一大步!
文化建設,理念先行。注重加強對公司文化理念的征集總結提煉,形成了“崗位是稀缺資源、競爭是上崗途徑、素質是上崗保證”的擇優競聘上崗理念;“塑全新鐵運形象,創最佳服務品牌”和“用戶永遠是對的”的服務用戶理念;“嚴密制度、嚴格管理、嚴肅考核”的管理理念;“工作要精心、過程要精細、結果要精品”的工作(作業)理念;“盡職盡責、盡心盡力、盡善盡美”的做事理念;“落實工作責任制、明確工作責任人、增強工作責任心,出現問題要追究責任人”的責任理念;“敢于說這是我的錯”、“問題到我這里結束”、“第一次就要把事情做好”、“把每一件小事做好”、“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的精品理念等,鍛煉和造就了優秀的職工隊伍,樹立了最佳服務形象,提高了企業經營品質。
積極營造,和諧氛圍。公司利用“群芳園”、“榮辱園”、“每周一星”等專欄,宣傳職工身上的閃光點。在局域網上開設了《榮譽冊》,集中宣傳為公司爭光添彩、作出貢獻的好人好事。通過參與選樹鐵運“十風”典型活動,進行榮辱觀宣傳教育,營造新時期精神文明之風;舉辦了《感動鐵運——2007我身邊人和事》推介會,廣泛宣傳在抗擊百年不遇暴風雪和運輸保產中的先進典型事跡等,營造了“心齊、氣順、風正、勁足”的和諧氛圍。公司還積極參與政府和社會組織的各種公益活動,涌現30余名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其中蔣貴寶、徐英軍等已配型成功,蔣貴寶同志有幸成為遼寧造血干細胞捐獻第一人。積極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用積極向上的文化體育活動提高職工情趣追求,倡導并踐行“快樂工作,健康生活”理念。開展“健康之星”評選活動,幫助職工提高健康水平,精神飽滿、心情愉快地投入工作,形成了與企業休戚與共的意識、團隊精神、自我管理的良好觀念和習慣,心齊、氣順、風正、勁足的和諧氛圍已經形成。
[責任編輯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