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德興
近年來,江蘇大屯鋁業有限公司黨政針對煤炭企業走“煤電鋁”產業鏈延伸的新情況、新任務、新要求,適時提出了“員工與員工的和諧、員工與企業的和諧、生產和環境的和諧、企業與社會的和諧”的企業文化構建思路,并緊密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實施,取得了顯著成效。

員工與員工的和諧
企業的發展需要多方面、多層次的員工隊伍。不同知識結構、不同年齡層次、不同文化背景的員工要組合成為和諧統一的整體,需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尋找合適的途徑,有針對性地予以實施。
大屯鋁業員工中70%是來自大屯公司高級技工學校的畢業生,這些員工大多數是“80后”的獨生子女,年齡小,缺少吃苦耐勞精神,沒有任何工作和安全保護經驗。而大屯鋁業復雜的生產工藝,特別需要團隊協作和吃苦耐勞精神。針對這種“不協調”的狀況,公司黨政以提高員工團隊精神為目標,制定了“三步走”矯正戰略。
第一步,理念灌輸。采取上大課形式,向新職工全面灌輸“大集體、大家庭、大團隊”思想和大屯公司“艱苦創業、改革創新、團結奉獻”的企業精神,從精神理論層面請專業老師講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從實用層面請老職工講員工和諧相處的必要性,從實效層面請勞動模范講培育集體意識的優越性。理論和實際的有機結合,為員工形成思想共識夯實了基礎。
第二步,規范行為。結合鋁業生產流程和工作實際,編印了《員工行為規范手冊》,人手一本,認真學習貫徹,為員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指明了方向。
第三步,優化載體。以行為規范為契機,順勢推出“師傅帶徒”、“黨員安全聯保”、“全員一日捐”、“老中青結對子”等具體活動,通過群團組織的強力推動,構建團結、互助、友愛的環境氛圍,使青年職工很快融入于大屯鋁業這個“大家庭”。通過載體建設,為青年職工成才成長搭建了相互交流的平臺,工作中他們互相支持,緊密合作;生活上互幫互助,關心友愛;學習上主動交流,共同進步,形成了濃濃的和諧文化氛圍。
和諧的員工關系,為企業的生產發展夯實了基礎。
員工與企業的和諧
大屯鋁業的人員結構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年輕化,二是知識化。面對這種特殊的人員結構和特點,公司黨政因勢利導,實現了企業與員工的共同成長、價值雙贏。
一是堅持以人為本,抓好生活后勤保障工作。從2004年投產開始,公司就積極實施了一系列“溫暖工程”,有效地解決了職工生活工作中的后顧之憂。
二是結合職工需求,搭建提高知識和技能的平臺。針對不同職工群體的需求和生產工作需要,公司與中南大學合作開辦了有色金屬冶煉專業大專班,培養了大批專業技術人才,拓展了員工發展空間;選送了近20名優秀青年職工參加集團公司定向培養的中國礦業大學脫產大專班學習;爭取大屯公司支持,及時為電解工、碳素工等特殊工種進行高級工培訓和鑒定;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經常性地開展鋁行業橫向交流,拓寬創新工作視野;每年開展各工種技術大比武活動,并選拔優秀選手參加全國性的技術比武大賽。一系列的措施,極大地激發了職工學習技術的熱情,快速提升了職工安全操作水平,有力地保證了生產系統的高效運行。
三是推行專業化管理,積極引入市場化運作模式,減輕職工和企業負擔。“高端借腦、低端借力”,有效緩解了人力資源緊張的局面,探索出了人力資源經營的一條新路。
四是制定“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全員績效考核機制,充分調動每個員工的積極性。
五是加強宣傳教育,充分發揚民主,統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加強宣傳陣地和宣傳隊伍建設,動員、組織和凝聚廣大干部職工。加強基層標準化黨支部建設,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開展黨員示范崗和示范槽活動;堅持職工思想動態跟蹤匯報制度,及時解決職工困難,理順職工情緒,促進企業穩定;開展以助學、助貧、助病為內容的“三助”基金活動,及時幫助困難職工。充分利用職代會、廠務公開等民主管理渠道,提高職工參與企業管理的意識和能力;支持共青團開展“爭先創優”、“青年文明崗”創建等活動,為青年崗位成才創造條件。
生產與環境的和諧
電解鋁企業是電力消耗大戶,存在著高磁場、高熱、多粉塵、有尾氣等環境危害因素。大屯鋁業堅持 “全面覆蓋,標本兼治,持續改進”,實現了生產和環境的和諧。
加大硬件投入,確保源頭達標。電解生產采用了技術最成熟、運行效率最高的干法凈化技術,尾氣凈化效率達到98%以上;碳素生產采用水幕除塵和電捕除塵相結合方式,有效控制粉塵排放;及時更換煙氣凈化除塵布袋、調整風量、考核電解槽蓋板操作質量、規范換極作業、及時清運殘極、改進炒渣作業條件等有效措施有力保證了車間生產環境的改善。
加大環保管控,嚴格監督考核。實施環保目標分級控制,將工業污水、廢氣、噪聲和固廢等環保指標分解到各車間污染源控制點,設立在線環保監測點,使全廠環保狀況始終處于全程監控之中。對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氣、廢油、廢物料的處理進行明確規定,固體廢渣建設高標準渣場,定點堆放,分類處置,杜絕污染環境的現象發生。積極和環保部門合作,開展環境因素分析,建立環境因素監控臺賬,為穩定生產提供支持。落實節能減排要求,利用碳素生產產生的余熱,建設了3MW余熱發電機組,每年可發電1 000萬度以上,實現了節能增效。
企業與社會的和諧
作為集團公司的下屬企業,大屯鋁業忠實履行中央企業的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實現了企業經濟與區域經濟、社會環境和諧發展。
開展精細化管理,建設“高效節約”型企業。編制出臺了《精細化作業手冊》,將每個崗位、每個流程的作業全部細化,形成規范,嚴格實施,嚴格考核,各項單耗指標明顯下降,在國內同規模、同類型廠家中處于先進水平。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眾多鋁企業關停、產能大幅縮減的嚴峻市場形勢下,大屯鋁業依靠精細化管理和靈活的經營方式,依然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為區域內鋁冶煉和加工企業應對危機提振了信心,為地方經濟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有力地推動了省級鋁產業園區的發展。
實施節能減排,建設“環境友好”型企業。針對碳素生產中瀝青熔化熱媒系統易產生尾氣的情況,積極改進生產工藝,由燃油加熱改進為煅燒余熱蒸汽加熱,既保護了環境,又節省了大量燃油費用;針對電解生產煙氣凈化系統不配套的情況,進行系統改造,增加除塵面積,徹底改善了車間作業環境;投入大量綠化資金,建設園林式工廠,廠區綠化覆蓋面積達到了40%以上;建設高標準污水處理站,不但承擔了廠區的污水處理任務,還為附近的兄弟單位、居民社區承擔了污水處理任務,樹立了中央企業講大局、負責任的良好社會形象。
開展愛心捐助,建設“社會責任”型企業。在應對“非典”、抗擊冰雪等災害中,積極號召廣大員工開展捐款、捐物行動;在抗擊汶川地震災害中,廣大職工和共產黨員、共青團員共計捐款近20萬元,積極參加抗震救災,支援災區重建;在災區希望小學的資助中,又一次捐助“愛心包裹”累計5萬多元。
帶動地方經濟,建設“礦地共榮”型企業。在實行專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的實踐中,公司十分注重當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帶動地方經濟的共同發展。公司電解生產的物料運輸、殘極清理以及碳素生產的炭塊整理、堆垛、裝卸等環節,全部外委給當地勞務公司,為地方政府減輕了就業壓力;廠區保安、保潔、兩堂一舍的專業管理等環節,也全部委托給當地專業保安和物業管理公司。此外,公司充分利用大屯鋁業和中國鋁業、五礦集團以及國內眾多大型鋁冶煉、鋁加工企業的良好合作關系,分別于2006年、2008年與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沛縣人民政府合作,在徐州和沛縣境內召開了全國性的“煤電鋁高層論壇”、“鋁產業高層論壇”等大型專業會議,匯聚了國內知名的鋁冶煉、鋁加工和從事上下游貿易的眾多廠商,交流行業信息、展示政府形象,有效地擴大了企業和鋁產業園區的知名度,為地方經濟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實現了企業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通過 “四個和諧”的強力驅動,大屯鋁業安全、生產、經營工作取得了驕人的業績,結出了累累碩果。2006至2007年,公司連續兩年被評為“年度中國十佳鋁錠廠商”;2008年,“大屯”牌鋁錠又獲得”江蘇省名牌產品”稱號、公司還相繼獲得江蘇省重合同守信用單位、江蘇省質量管理優秀企業、江蘇省和諧勞動關系模范企業、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鋁電解工藝優化與環保節能技術創新及應用”獲得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煤炭企業創辦鋁業的探索與實踐”獲得煤炭工業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二等獎。同時,化驗質檢部順利通過國家級實驗室認可,公司順利通過中質協組織的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及安全管理三體系認證。企業走上了全面協調發展的快速道,為大屯公司 “煤電鋁運”產業鏈健康發展,集團公司實現“22255”發展目標,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能源集團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責任編輯羅志榮]